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7 15: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8:51
《封神演义》大家都知道,姬昌在里面是周文王,大儿子伯邑考和二儿子姬发是儿子里最为出名的,但是他不仅仅只有这两个儿子,他这一生总共养育了18个儿子。但是令人感到很奇怪的是,他的儿子们就姬发姓姬,其他人的姓氏都不是姬姓,终其原因是为何呢?下面让我们深刻探讨一下。
姬昌的儿子诸如伯邑考、管叔鲜、毛叔郑等等,和当时的传统有一些联系,所以他们不用姬氏这个姓氏。那时候,商周时期的百姓正常都是不称呼姓的。当时的百姓还有朋友都不叫他们为姬昌、姬发的,都以名来称呼,在那时候叫人都不用称呼姓氏的(对于成年男子),至于现在这些广为流传现在所认知的带姓氏的叫法是我们后世给硬生生的加上去的,虽不符合历史,但这样叫只为了方便我们对他们更好的记忆,以便区分他们家族之人。
关于记载姬昌的儿子《史记·管蔡世家》一书中有所提到,姬发的名字不是直接称呼的,周武王这个称呼才是在书里面一直对姬发的称呼,并非直呼其名,直接喊名字其实是很不礼貌不尊敬的。起名也是有讲究的,男孩和女孩在当时的年代就是不一样的。只有年龄到达15周岁的时候,身为上流家族的女子才会有名字,被取上一个正式好听的名字,在那个时候他们是有姓氏的,这是为了避免当代人们近亲结婚,所以女孩子们都带着姓氏称呼,其实也更好听了。
在当时的年代,通婚是在氏族之间经常看到的,之所以女子不知道男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哥哥或者亲戚,是因为当时的男子是不依据血缘取姓氏的,如果这时给女子冠有姓氏,这样一区分,就更容易分别开来,就可以让男子避免近亲通婚,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孩子会有残疾,寿命不长等等,这就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来源。
除了男女之间的差别之外,在兄弟之中的排行对男子取名字也尤为重要,比如伯、叔、季就都不一样,在姬昌的儿子中就很好的区别。拿毛叔郑当个范例,''毛''它指的是封地;''叔''指的是在兄弟间的排名,''郑''就是他原有的名字,所以''姬郑''才是他原本的名字。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大家千万不要叫他''姬郑'',这是对他非常不尊重的,可以称呼他''郑'',也可以称呼他为''叔郑'',甚至直接称呼他''毛叔郑'',这些都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能叫''姬郑''。
但是有一些人他们就可以不按当时的规矩取名字,因为他们都是有着特殊地位的爵位或者是王位。比如说周公旦和周武王,如果大家都叫他是姬旦,谐音为''鸡蛋'',那肯定是不敬的,甚至有性命之险,这样的称呼实在是对人太不尊重了,也许当时叫了君王并没有什么反应,但是私下就要小心了。周朝还未建立,伯邑考就去世了并没有赶上这一制度,所以他的姓名就不太一样和其他人相比,这也更好区分,伯邑考并没有封地之类的,后来就把他的排名''伯''放在了第一位,后面''邑考''二字则表示尊敬和怀念,是对他死后祭祀所用的敬称,也是莫大的殊荣。
在书《史记·卷三十五》中有说道,本来伯邑考是要被姬昌立为太子的,但是在姬昌私下里偷偷观察后,他发现了姬发的闪光点,他发现姬发比伯邑考更加优秀,于是他就把太子之位传给了姬发,并且姬发将江山打理的也很好,百姓繁荣,国库充裕,人人欣喜。而且伯邑考离世的早,在建朝前就已经离世了,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才把他称作伯邑考。在古代那时候,名字就是地位的标志,放到现在来看也是不易,能保持原来名字的人应该没多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