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3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23:49
意思是:屈辱太久的人一但站起来必定会雪耻,沉迷太久的人一但振作必定有所作为。
出自清代魏源的《默觚·学篇七》。
原文:
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故不如意之事,如意之所伏也;快意之事,忤意之所乘也。消与长聚门,祸与福同根。岂惟世事物理有然哉?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
译文:
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相反的东西,互相转。屈辱太久的人一但站起来必定会雪耻,沉迷太久的人一但振作必定有所作为。不如意的事情,会有如意的事情在其中,快意的事情,也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在其中。事物的消亡和生长都聚集在一个地方,人生的祸与福都出自一个根源。
这难道不是世界事物的物理特征吗?学问的道理,得到它其实不难,但失去它必定很容易,只有能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并且不会失去。
扩展资料
《默觚》一书的题目“默”取之于魏源的字“默深”,觚为古代木简,所以取“默觚”为篇名。这部著作是魏源于清道光十五至十九年(1835~1839)居扬州“洁园”时所撰,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分《学篇》和《治篇》两大部分,学篇14篇,治篇16篇,编入《古微堂内集》。
光绪四年(1878)淮南书局刻本《古微堂集》、宣统元年(1909)国学扶轮社印行的《魏默深文集》和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魏源集》等书,均收录。
《默觚》反对“生而知之”说,也反对脱离实际的“心性迂谈”和“玄虚之理”,认为人的知识是通过习行取得的。
《默觚》还突出地讲到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变易进化的观点。它说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它认为矛盾相克,互相转化,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
据此,作者得出结论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是他主张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他又认为,封建社会的 “道”是永远不变的。
《默觚》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它夸大心的作用,认为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包容和支配宇宙万物,万物皆备于我。因此在认识上,“回光返照,则为独知独觉;彻悟心源,万物备我,则为大知大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默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23:49
语出清·魏源《默觚·学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