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2 22:2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3:53
《核舟记》里的核舟是明代的匠人王叔远所做,中国台北故宫展出的核舟是清代乾隆二年陈祖章用橄榄核做的,这两个不是同一个东西。
中学时的一篇课文《核舟记》里写道“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短短的篇幅却很有画面感,引人入胜。
中国台北故宫里的雕刻橄榄核的灵感是从苏东坡的《后赤壁赋》中获取的,《后赤壁赋》是由苏东坡在湖北在黄州写作的,初冬的一个晚上,苏东坡和两名客人舒适地坐在小船船舱里,桌面上杯盘狼藉,房间外面是童子,船夫和舵手,人物雕刻得很小,但表情的详细程度却有所不同。
1737年,一批广东的橄榄仁原料被转移到北京故宫造办处,一位老工匠拿起它仔细看了看,老工匠的名字是陈祖章,和橄榄核一样,来自远方广东。在造办处里,像陈祖章这样的工匠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南匠,指具有特殊工艺的人,必须将其送交到造办处为宫廷应急为目的,在人数最多的时候,造办处总共有42个车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熟练工匠,并且受到严格控制,即使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也会遭到毒打,有些人甚至面临巨大的危险也要逃走。
而中国台北故宫里展示的这枚核舟,就是陈祖章雕刻的,在《核舟记》中描写的哪枚核舟很漂亮,*游客自然会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核舟认为是《核舟记》里的核舟,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导游和专家也没有给出解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3:53
台北故宫有很多镇馆之宝,什么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等,其中,有一件特别特别小的珍宝尤其受到小朋友的喜爱。
核舟。听到这两字你是否想到了小学时学的一篇文章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你看台北故宫里的这枚小核舟,它刻画的内容和这《核舟记》上几乎一致。那么,它俩是一个东西吗?
其实,咱们只用从《核舟记》的第一句话和台北故宫这枚核舟的雕刻年份就可以得到答案。
《核舟记》里的核舟是明代匠人王叔远所做,而台故宫里的这个是清代乾隆二年陈祖章用橄榄核所雕。因此它俩年代都不同,不是同一个东西!
那么,这枚台北故宫所雕的橄榄核舟有什么精妙之处呢?小君个人觉得,陈祖章大师能在如此小的果核上雕这么多的人物造型,简直就是鬼斧神工!这么核舟题材取自《后赤壁赋》,这是苏东坡在贬官湖北黄州时所写。在这枚核舟上,苏东坡和友人一起喝酒泛舟湖上,旁边还有童子、艄公等,惟妙惟肖。
更神奇的是,舟中的窗户是可以自由开闭的,而在舟底还刻有苏东坡《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简直精细写到这,不禁为古代的“工匠精神”点赞,在那个没有机械帮助的时代,全靠这一刀一刀的精雕细琢,在如此小的果核上雕出那么多的东西,真应了那句话:“任何事,只要你认真就什么都成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3:54
在这枚核舟上,苏东坡和友人一起喝酒泛舟湖上,旁边还有童子、艄公等,惟妙惟肖。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3:55
从2004年开始,台北故宫与外界合作,陆续推出了一批宣传作品。在这些广告宣传片当中,《到故宫找惊喜》,充满了孩子式的顽皮和童趣,那枚当年差点被遗漏的雕橄榄核小舟成了故事的主角。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3:55
苏东坡在贬官湖北黄州时所写。在这枚核舟上,苏东坡和友人一起喝酒泛舟湖上,旁边还有童子、艄公等,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