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5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56
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拓展资料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阳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56
1、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2、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3、致良知
《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明镜说(与神秀的说法存在差异)
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5、培根说
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6、立诚说
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7、知行合一
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8、拔本塞源说
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9、至善
《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10、静与动
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11、儒家经典学习的顺序(一家之言)
立诚志、《大学》明白方法与方向、《孟子》激发道义之心、《论语》约束日常行为、《中庸》了解终极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57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亲,您好,王阳明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三点:1.知行合一 2.致良知 3.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所谓阳明学派,就是形成于明代中期,由王阳明奠定,由其弟子后学继承和发展,兴于明末,化于明清,开创新时代的良知学。这种以良知为德行之本体,以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干,以学以致用为目的的良知之学,是一种具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
2.王阳明的 "良知 "本体论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良知 "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它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认知主体。其次,"良知 "不仅是 "明辨是非 "的 "知识心",也是 "知善知恶 "的 "道德心",但它主要指的是道德心。
3.王阳明在致良知的方*方面,他详细阐述道: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因此,阳明的学习不是死板的学习,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际意义的新鲜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57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