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汕头市和平镇的家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0:57
和平镇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部,地处练江下游,镇域面积51.9平方公里,全镇人口18.3万人,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逾10万人。和平镇东临金浦街道,北与西胪镇、铜盂镇接壤,西临潮南区峡山街道,南与潮南区胪岗镇、成田镇、陇田镇、井都镇接壤。324国道、237省道、省道和惠公路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越,是潮阳区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平镇经济总量大,是潮阳区经济强镇、工业重镇,也是广东省中心镇。
公元1125年,大峰法师从福建云游到蚝坪(今和平)。时逢干旱,瘟疫流行,不时可见陈尸在路上,大峰看到这种情形,于是设坛于“狮尾石”(今大峰石)一边念经为百姓祈福,一边清洁饮水,并采药为民众治病。
当时,练江(古大川)连通大海,水流湍急,两岸阻隔,时有覆舟溺死乡民之
事发生,大峰祖师急乡民所难,立愿建起和平桥,以通往来。他亲临江边量度江水深浅高下,四处奔走,募众出资。他到福建募捐三年,筹集了一笔捐款,返回潮阳
建设和平桥。建炎元年(1127),当桥建至16孔,只差首尾2孔就完工时,大峰因年事高,操劳过度而圆寂。大峰圆寂后,人们为他这种舍己利人的精神所感
动,齐心协力继续他未竞的事业,终于建成了和平桥,方便了此地交通。
公元1278年10月,右丞相文天祥率领一支抗元队伍,丛南岭经惠州、海丰进入潮阳县境。当队伍来到离县城几里远的地方,白马突然一声嘶叫,停步不前了。看来,战马不能再支持了,文天祥不禁热泪盈眶,向养马屯长唤了一声:“把马抬进潮阳城!”
文天祥把队伍带到城郊的东山安营扎寨,他带着仰慕崇敬的心情,走进了建在
东山麓的纪念唐代张巡、许远的“双忠庙”,拜谒了这两位爱国将军的忠魂。回想这几年的征战历程,禁不住情怀激荡,拔出宝剑,用剑锋划石壁题了一首《沁园
春》词:“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
钢。嗟哉人生翕叹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遗容俨雅,枯木寒寒鸦几夕阳?邮停下,有奸雄过此,仔细
思量”
他赋完词章,如举杯向双忠公祷告:“二公忠义炯炯,我与二公同心。如许我
忠义,请饮此杯,并愿献乘马。”话未落,文天祥杯中的酒竟分左右自倾其半,那匹白马也在此时停止了呼吸,倒毙在庙门外。文天祥怀着悲壮的心情,把白马葬于
山坡的一棵青松树下,至今,东山坡还留有“文马碣”遗迹。
文天祥在东山匆匆一宿,便又拔营启程来到距潮阳县城二十里的海口(即今海
门)村外的海边,在那山河破碎,元兵穷追的艰难日子,文天祥从江西转战进入广东,而陆秀夫却携小朝廷从福州由海路南下。文天祥来到海口,就是要追寻朝廷帝
舟帆影。他在将士的簇拥下,登上了屹立海边的巨石,向着大海眺望,可是沧海茫茫,哪有帝舟影子?不禁顿足长叹。他脚下那块巍峨巨石,霎时被踏裂,成为象—
朵多瓣莲花。这就是人们所叫的莲花峰。
文天祥望不见帝舟,心中郁郁,拔剑在路旁的一块石头上,刻下“终南”两字,而且有意把“南”字中间的“半”刻成“午”,以寄中午望帝之意。
当时,降元的叛将陈懿、刘兴,勾结汉奸张弘范,气势汹汹,追赶文天祥部队。文天祥从海门西征路上,经过蚝坪时,与叛军展开一场激战,并获大胜,刘兴被擒,当场被处活斩,使军心大振,群情欢跃。
战地之夜辗转不眠。凌晨,他在朦胧之际,忽听帐外人声喧哗。文天祥披衣出
帐,一打听,原来是他的爱女监娘昨夜在野间遗失一把御赐玉扇,乡亲们郑重地把它送回来。文天祥此时心情十分激动,他有感蚝坪民心的纯朴,地气的和平,便挥
笔疾书“和平里”三个大字,赠给蚝坪人民。此后,蚝坪人民便把蚝坪改为“和平”,文天祥书写的“和平里”三个大字,被刻在大石上,保存至今。
文天祥于十二月退出潮阳,转到海丰北五坡岭,准备进山固守,不幸被元兵追上。文天祥措手不及被俘。 1279年(祥兴二年)正月二日,文天祥被囚禁在船舱里,准备西渡,因海上起风而拖迟四天,才于六日从潮阳启航。囚船停泊潮阳之时,田心人陈梦龙曾组织义军劫救不遂。
文天祥在潮阳活动前后只有三个月左右,然而他那撼天动地的故事,七百年来,至今依然在人民中到处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