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姓的起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04 03:0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7:56
一、姓氏源流 闻(Wén 闻)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他博学多识,很有名气。他的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得姓始祖:少正卯(见上)。先秦典籍中有的提到孔子诛杀少正卯,有的则没有记载。这样,孔子是否诛杀少正卯,成了后世聚讼疑问。据《荀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也就是说,孔子在鲁国由司寇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就杀死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种恶行,并且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杀不可。后来的《尹文子》、《说苑》、《孔子家语》等书,都引用《荀子》的说法,认为孔子杀了少正卯。然而,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
其主要理由是:
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
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孔于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上述两说各自成理,流传至今。那么,孔子究竟有没有诛杀少正卯呢?学术界对此事的真伪,争论热烈,各执己见,双方都有相当多的论据,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迁徙分布 (缺)闻姓在*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春秋时候,鲁国有个很有名的学者叫作少正卯,讲学做学问,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人,被称为“闻人”(闻在古汉语里是闻达,出名的意思)。他的后代以他为骄傲,就以“闻人”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闻人氏。后来闻人氏把姓氏简化为闻,世代相传,就形成了闻这个姓氏。又据《风俗通》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古籍记载,闻姓本是闻人之后,后改单姓为闻。由此可知,单姓的“闻”与复姓的“闻人”姓,实际上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不过是先有闻人氏,后有闻氏罢了。换句话说,闻姓是从闻人氏分支出来的。那么,闻姓是在可时而来的呢?据考证推测,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因为,翻遍有关史册,在此之前未有闻姓的记载和活动足迹。
望族居吴兴郡(今浙江省吴兴县一带)。另有一支是单字闻姓,文天祥(护国公)军败后,其二十四子带其后人从江西吉安迁居至湖北省浠水(麻城)市,并改文为闻,与南方闻人氏不同的是此支后人比较高大。“闻”氏由“文”改来的说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闻氏宗谱》:“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国公军溃于空坑,始祖良辅公被执,在潜逃于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这里所说的信国公就是文天祥,而蕲则是今天的湖北省浠水县。
700多年来,闻家宗谱都采纳此说,闻家人也都自认为是文天祥后人,闻一多研究界也大多承认了这个说法。然而,1992年,《闻一多传》的作者闻黎明以史学研究者的严谨态度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说:“这种说法很难考证,且记载时间去事500年(1277年-1781年)”,“宗谱所言确否,尚待证实。”因为“闻”本来也是一个姓氏。这个问题,闻一多本人也产生过兴趣。他在清华读书期间曾想撰写一篇《闻氏先德考》,但终因资料不足,只在日记中写下了“不得其详”这样一个没有结论的结论。
三、历史名人
闻启祥:明朝人。自幼聪慧,好读书,以文章著称,居家不仕。后来有人几次推荐他作官,他坚辞不赴,誓作平民终身。
闻元奎:明朝人。以孝友出名。与人交,敬而有辩。由贡生授江阴训导,迁上海教谕。教导严谨,以身作则,造就人才甚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1809-1946),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爱国人士。曾留学美国,学美术、文学。早年参加新月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著有《红烛》、《死水》等诗。后来参加反对*、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特务暗杀,时年47岁。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等编成《闻一多全集》。
此外,闻氏名人还有:宋代有画家闻秀才、名士闻见昌、闻舜举,明代有名宦闻克祈、学者闻璋、吏部尚书闻渊、广东近察使闻良辅,清代有金石收藏家闻珽……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吴兴郡:三国时吴置。相当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宣兴一带。
2、堂号 超卓堂:超卓就是特别高超的意思。明朝时候,闻良辅才能和德行都特别高超。初为监察御史,后来升大理少卿,出使暹罗,权操虎节(古时出行*所拿的表示身份的符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水国用龙节),官至广东按察使。
====================================================================
【闻姓宗祠通用对联】 〖闻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闻人;
望出吴兴。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闻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权操虎节;化洽象山。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德清人闻良辅,才干与品行都出类拔萃,洪武年间任监察御史,后历官大理少卿、广东按察使。曾出使暹罗(今泰国)。下联典指宋代人闻韶,官象山县知事,对百姓普及教化,贤能称第一。 居仁孝友;莅政勤民。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鄞县人闻璋,字廷实,继承父亲闻可信敦厚善良的遗风,家庭富裕,凡向他借贷,无不答应,即使有不还的,他也不责怪,再借还给。居家孝友恭俭,人称“笃行君子”。下联典指闻璋的孙子闻泽,字美中,正德年间进士,历官兵部主事、江西布政司参议。曾因谏武宗南巡而受杖刑。居家孝友,为官忠勤,人们都说他能继承家中世代相传的美德。 文章名世;直谅敷陈。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批宋·闻见昌。下联典指明·闻克祈。
-----------------------------------------------------------------
〖闻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门人有高弟;耳鼓容雅声。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闻姓“闻”这字的析字联。 兄弟两进士;父子皆仁君。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闻泽、闻渊兄弟二人(鄞县人),皆举进士。下联典指明代名人闻璋,鄞县人,秉承其父可信之风,宽厚坦夷,时人称为“笃行君子”。
-----------------------------------------------------------------
〖闻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遥看北斗挂南岳;常撞大吕应黄钟。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自题联。
-----------------------------------------------------------------
〖闻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华国文章,姓字标题雁塔;问政得失,直亮殿奏龙墀。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名士闻见昌事典。下联典指代名宦闻克新事典。 自始迁灵,三百余年绵葛藟;由明而后,一十七世绍箕裘。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固镇县县城闻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闻氏由河南固始迁来(固镇明清时为灵璧县地)。“葛藟”,比喻枝叶繁茂,能庇护本根。下联典指自明代以来,本支闻氏已历十七世。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666663.html?wtp=tt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7:56
一、姓氏源流 闻(Wén 闻)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他博学多识,很有名气。他的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得姓始祖:少正卯(见上)。先秦典籍中有的提到孔子诛杀少正卯,有的则没有记载。这样,孔子是否诛杀少正卯,成了后世聚讼疑问。据《苟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也就是说,孔子在鲁国由司寇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就杀死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种恶行,并且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杀不可。后来的《尹文子》、《说苑》、《孔子家语》等书,都引用《荀子》的说法,认为孔子杀了少正卯。然而,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于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上述两说各自成理,流传至今。那么,孔子究竟有没有诛杀少正卯呢?学术界对此事的真伪,争论热烈,各执己见,双方都有相当多的论据,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迁徙分布 (缺)闻姓在*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候,鲁国有个很有名的学者叫作少正卯,讲学做学问,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人,被称为“闻人”(闻在古汉语里是闻达,出名的意思)。他的后代以他为骄傲,就以“闻人”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闻人氏。后来闻人氏把姓氏简化为闻,世代相传,就形成了闻这个姓氏。又据《风俗通》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古籍记载,闻姓本是闻人之后,后改单姓为闻。由此可知,单姓的“闻”与复姓的“闻人”姓,实际上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不过是先有闻人氏,后有闻氏罢了。换名话说,闻姓是从闻人氏分支出来的。那么,闻姓是在可时而来的呢?据考证推测,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因为,翻遍有关史册,在此之前未有闻姓的记载和活动足迹。望族居吴兴郡(今浙江省吴兴县一带)。另有一支是单字闻姓,文天祥(护国公)军败后,其二十四子带其后人从江西吉安迁居至湖北省浠水(麻城)市,并改文为闻,与南方闻人氏不同的是此支后人比较高大。“闻”氏由“文”改来的说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闻氏宗谱》:“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国公军溃于空坑,始祖良辅公被执,在潜逃于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这里所说的信国公就是文天祥,而蕲则是今天的湖北省浠水县。700多年来,闻家宗谱都采纳此说,闻家人也都自认为是文天祥后人,闻一多研究界也大多承认了这个说法。然而,1992年,《闻一多传》的作者闻黎明以史学研究者的严谨态度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说:“这种说法很难考证,且记载时间去事500年(1277年-1781年)”,“宗谱所言确否,尚待证实。”因为“闻”本来也是一个姓氏。这个问题,闻一多本人也产生过兴趣。他在清华读书期间曾想撰写一篇《闻氏先德考》,但终因资料不足,只在日记中写下了“不得其详”这样一个没有结论的结论。 三、历史名人 闻启祥:明朝人。自幼聪慧,好读书,以文章著称,居家不仕。后来有人几次推荐他作官,他坚辞不赴,誓作平民终身。 闻元奎:明朝人。以孝友出名。与人交,敬而有辩。由贡生授江阴训导,迁上海教谕。教导严谨,以身作则,造就人才甚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1809-1946),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爱国人士。曾留学美国,学美术、文学。早年参加新月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著有《红烛》、《死水》等诗。后来参加反对*、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特务暗杀,时年47岁。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等编成《闻一多全集》。 此外,闻氏名人还有:宋代有画家闻秀才、名士闻见昌、闻舜举,明代有名宦闻克祈、学者闻璋、吏部尚书闻渊、广东近察使闻良辅,清代有金石收藏家闻珽……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吴兴郡:三国时吴置。相当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宣兴一带。 2、堂号 超卓堂:超卓就是特别高超的意思。明朝时候,闻良辅才能和德行都特别高超。初为监察御史,后来升大理少卿,出使暹罗,权操虎节(古时出行*所拿的表示身份的符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水国用龙节),官至广东按察使。 --- 【闻姓宗祠通用对联】 〖闻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闻人;望出吴兴。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闻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权操虎节;化洽象山。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德清人闻良辅,才干与品行都出类拔萃,洪武年间任监察御史,后历官大理少卿、广东按察使。曾出使暹罗(今泰国)。下联典指宋代人闻韶,官象山县知事,对百姓普及教化,贤能称第一。 居仁孝友;莅政勤民。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鄞县人闻璋,字廷实,继承父亲闻可信敦厚善良的遗风,家庭富裕,凡向他借贷,无不答应,即使有不还的,他也不责怪,再借还给。居家孝友恭俭,人称“笃行君子”。下联典指闻璋的孙子闻泽,字美中,正德年间进士,历官兵部主事、江西布政司参议。曾因谏武宗南巡而受杖刑。居家孝友,为官忠勤,人们都说他能继承家中世代相传的美德。 文章名世;直谅敷陈。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批宋·闻见昌。下联典指明·闻克祈。 --- 〖闻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门人有高弟;耳鼓容雅声。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闻姓“闻”这字的析字联。 兄弟两进士;父子皆仁君。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闻泽、闻渊兄弟二人(鄞县人),皆举进士。下联典指明代名人闻璋,鄞县人,秉承其父可信之风,宽厚坦夷,时人称为“笃行君子”。 --- 〖闻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遥看北斗挂南岳;常撞大吕应黄钟。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自题联。 --- 〖闻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华国文章,姓字标题雁塔;问政得失,直亮殿奏龙墀。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名士闻见昌事典。下联典指代名宦闻克新事典。 自始迁灵,三百余年绵葛藟;由明而后,一十七世绍箕裘。 ——佚名撰闻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固镇县县城闻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闻氏由河南固始迁来(固镇明清时为灵璧县地)。“葛藟”,比喻枝叶繁茂,能庇护本根。下联典指自明代以来,本支闻氏已历十七世。
取自"http://www.wiki.cn/wiki/%E9%97%BB%E5%A7%93"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7:57
[闻氏属地]
吴兴郡,现在浙江省吴兴县。
[闻氏来历]
闻姓是由复姓闻人单化而来。据《风俗通》记载:上古闻人氏的后代,其子孙以“闻人”为姓,但有一部分子孙,只以闻为姓。闻人氏改为闻氏,约是在汉—宋之间。
相传春秋时代鲁国有个人物叫少正卯。由于他也聚众讲学,对孔子的私学有很大影响。孔子做了鲁国司寇以后,就以“改政”为名,将在当时远近闻名的少正卯杀了,而少正卯的后代子孙就以此事做了姓氏,以“闻人”为姓。
[闻氏名望]
闻氏名人,宋有画家闻秀才,有进士闻见昌、闻舜举;明有吏部尚书闻渊;近代有一位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7:57
这里有介绍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666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