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血糖稳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2 03:1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0:41
稳态(Homeostasis)”这一生理学重要概念,最早于1926年被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赖于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内在规律。坎农强调,稳态不是静态的,相反,它是一个动态的自我调节系统,涉及到各个系统、器官的协调工作,能够让我们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时保持生存能力。比如,不管外界温度如何波动,人体温度始终保值恒定。2021年,戴维·朱利叶斯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还因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不止体温,为了保证机体各重要脏器正常运转,健康人的血糖也能通过自主调节,保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内,而糖尿病患者正是因为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血糖的稳态被打破。为了唤起公众对糖尿病防治的重视,关爱糖尿病患者,“医学界”诚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延兵教授与我们共话血糖稳态的自主调节。
初识血糖稳态自主调节
,时长02:42
人体存在一整套精密的血糖调节机制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若无任何*,在摄入食物后,人体的血糖会出现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上升。但是,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糖在机体各相关器官共同协调下,始终保持在3.9~5.6 mmol/L(70~100mg/dL),这种相对稳定的血糖状态被称为血糖稳态。
健康的机体能不受外界干扰始终保持血糖稳态,这就说明血糖稳态是可以自主调节的。受葡萄糖水平介导而维持血糖稳态的血糖调节过程,就是自主调节血糖稳态的过程。血糖稳态是确保大脑、红细胞等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细胞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1-2]。
李延兵教授指出,血糖稳态系统由多个参与葡萄糖*与利用的器官组成,包括大脑、胰岛、肝脏、肠道、肌肉与脂肪等。其中,肝脏、胰腺、肠道是三大血糖*核心器官,这些器官在感知到血糖水平的变化后,根据变化的血糖水平自主通过一系列作用对血糖进行*,从而维持血糖稳态,而无须过于依赖复杂的大脑信号接收-反馈过程,这就叫做血糖稳态自主调节。
比如,胰腺在感知到血糖的波动后可自主释放胰岛素或胰高糖素,肝脏可储存或释放葡萄糖;肠道可释放肠促胰素,这些机制都能*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以及糖原贮存,都是自主进行的[1,3,4]。
然而,血糖*核心器官并非始终在工作,而是需要葡萄糖调定点作为工作的“开启点”。只有当血糖水平发生达到葡萄糖调定点的变化时,血糖*核心器官才会“自主应答”。此外,每条控糖机制的葡萄糖调定点并不一致,如:当葡萄糖浓度<4mmol/L时,胰岛α细胞开始工作,启动胰高糖素释放机制;当葡萄糖浓度>5mmol/L时,胰岛β细胞开始工作,启动胰岛素分泌;当葡萄糖浓度到5.5mmol/L左右,肠道L细胞就开始分泌胰高糖素样肽-1(GLP-1);而当葡萄糖浓度到10mmol/L的时候,肝脏就开启肝糖原的合成,此时,肝糖原的输出受到抑制[2]。
葡萄糖激酶(GK)是血糖*核心器官发挥作用的“芯片”,它存在于血糖*核心器官内,是细胞内葡萄糖代谢的第一个关键酶,也是开启血糖*的第一步。当血糖水平发生阈值外的变化时,GK通过改变糖代谢速率,将血糖信号转化为对血糖*核心器官控糖激素分泌指令,开启后续降糖或升糖机制[1-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0:42
正常生理状态时,人体血糖水平稳定在3.9~5.6 mmol/L(稳态平衡),以确保大脑、红细胞等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这种状态称之为血糖稳态(Glucose Homeostasis)。葡萄糖激酶(GK)在血糖稳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0:42
血糖稳态是指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时,血糖水平稳定在3.9~5.6 mmol/L(稳态平衡),以确保大脑、红细胞等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状态,稳态是一个动态的自我调节系统,血糖稳态涉及到各个系统、器官的协调工作,并且能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时保持生存能力。
在生理性稳态*系统中,葡萄糖激酶(GK)是极为重要的,它具有感知葡萄糖浓度和*核心调糖靶器官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当它敏锐感受葡萄糖浓度变化,就会启动参与血糖调节系统的不同类型细胞(β细胞、α细胞、肠道L细胞等)释放控糖激素(胰岛素、胰高糖素、GLP-1等),并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的合成或分解,使葡萄糖浓度始终维持在稳态范围内,以此来确定血糖水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