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30 05: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15
现在很多人都非常的重视健康方面的保养,而且很多人都在进行养肝护肝。但是很多人又是没有正确的养生意识,养生方法也是不对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现在除了维生素,还有一些护眼护肝的保健品,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保健品是否适合自己,只知道吃了这种保健品之后,会对自己得身体有养护作用,所以就会进行食用。
但其实也要健康的服用保健品,这样才能够对于我们的身体起到保护的作用,还能使保健品发挥最好的作用。其实对于维生素这种保健品,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要知道维生素,是维持我们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机能的物质,维生素是我们身体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须要通过食物来提供。而且维生素对于我们人体来说也是非常需要的。
其实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需求量会比较的小,但维生素也是我们人体不能缺乏的。如果缺少的话也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比如说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会可能导致败血病。如果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使角膜干燥,还可能会形成夜盲。如果缺乏维生素D,那么还可能会出现佝偻病。所以维生素对于人体来说是比较重要,但是需要的量是比较少的。
对于保健品,其实不管是维生素,还是一些养眼养肝的保健品,都是要讲究适量。因为不管是什么保健品,如果服用过量的话,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要知道物极必反这个原理。在食用保健品的时候,要通过正确的渠道进行购买,而且不要相信保健品可以包治百病。在使用保健品的时候也要适度和适量,在自己不确定的情况下,也要及时的寻求医生的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8:33
健康服用保健品的第一守则:保健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第二守则:针对不同保健功能服用保健品,不能过量服用。第三守则:勿相信超过标签标识的功能,认准蓝帽子。只要遵守上面的守则,就不至于因为误信保健品而延误了疾病治疗,也不会因为吃错保健品而伤害了身体,更不会出现交“智商税”等情况了。
很多经销人员在销售推广保健品的时候,总喜欢夸大保健品的功能,实际上,国家对于保健品的功能范围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增强免疫力、补钙、补铁、补充维生素等等,但是任何保健品都不具备有治疗疾病的功效。比如老年人的常见病三高,就不能想着通过吃保健品来控制,当然,大豆卵磷脂软胶囊、鱼油软胶囊之类的保健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身体的机能,不过想要靠这些来治病,那就没啥希望了。所以在吃的时候,千万不能把它当成药物,如果有病,是需要去医院治疗,而不该想着吃保健品就好,避免耽误治疗。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的时候,我们可以摄入水果、蔬菜等方式来补充维生素。除此之外,摄入具有对应维生素补充功能的保健品也是可取的方法。截止2022年6月30日,国家受理的保健品主要有27种功能的功能,一般一种保健品只具有一种保健功能,你需要什么样功能的保健品,就吃对应的保健品就可以。比如有点失眠的朋友,可以吃褪黑素片;有些便秘的朋友,可以吃芦荟软胶囊;想要调整肠胃的朋友,可以吃益生菌等等……选对功能的保健品,对人体还是有益的。不要想着补钙,吃一大堆无关功能的保健品,浪费钱还伤身体。
但是也存在一种误区:既然保健品对身体有益,那我多吃一点,是不是就对身体更好了?其实并非如此,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营养物质跟是有一个区间的,在这个数值范围内,就是正常水平,如果低于正常水平或高于正常水平,比如缺乏维生素D跟钙,那我们在吃保健品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补钙类的保健品。但是,每日摄入的量不能超过标签说明标识的量,比如一天吃一粒,你吃了三粒,效果并不会倍增,反而更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像摄入蛋白质过多,就会加重肾脏的负荷,如果不能及时排出,还会有造成身体疾病的隐患。所以,要吃对保健品,不仅仅要吃对功能,也要吃对分量。
根据《食品安全法》跟《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 等国家规定,保健品的包装说明是必须符合法规的,在购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包装是否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是否有蓝帽标志,是否有对应的保健功能、生产厂家等信息,如果是不规范,如果对应信息不完整的保健品,就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不要购买。有一些商家在销售的时候,为了能够卖出去商品,还使用了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说法,把保健品本身的功能夸大、扩大范围,比如只能增加骨密度的氨糖软骨素片,夸大成可以治疗关节炎、骨质疏松之类疾病的良药,遇到这样的商家,千万不要信,还可以举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0:08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1:59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