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5:4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5:21
大乘佛教脱胎于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形成新的佛法,而小乘佛教仍然坚守传统的佛。
1、在对待佛的问题上,
大乘佛教把佛神化了,建立了法身佛与三世诸方佛的观念。在《华严经》中描写了一个庄严美丽的佛的世界。强调依靠佛的神恩和他力得救,而把佛视为超人的存在。奉其为全智全能的最高人格神,彼岸世界的统治者。十方三世有无量无数的诸佛。佛是各个世界和极乐国土的主宰者。
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而不是实身,佛陀的实身是积累了极长时期修行而成的;佛陀的色身、寿命和威力都是无边无际的;佛陀永远化度众生无有疲厌。
而由上座部分离出的最大的一部——说一切有部则不承认自己是“小乘”,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佛之说,认为释迦牟尼佛是觉着、教主、传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觉悟者。认为世界上的佛只有一个,那就是释迦牟尼佛。
2、在追求的目的上:
大乘佛教以成佛为目的,致力于一切众生的解脱。以菩提(觉悟、智慧)为目标,指斥原始佛教(小乘)只求个人解脱。
而原始佛教(小乘)以追求成就阿罗汉为目标。小乘所追求的积累功德,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达到涅槃境界。这种自我解脱,偏重于断除烦恼,灭绝生死。
3、在修行方法上,
原始佛教(小乘)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的本质,由于种行为(业)和种种烦恼(惑)而产生的,应当追求断业灭惑,不使其再生。因此主张个人远离社会,想解脱必须出家,过禁欲生活(直到如今,南传佛教国家还有许多青年出家作一年或几年比丘,然后再还俗)。
而北传佛教(大乘)则重视主观求道的愿望,而不是单纯讲业报。不仅重视个人修养,而且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菩萨行,也就是利他的实践活动。大乘佛教用菩萨的观点代替了涅槃观点。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
由出家人即不能生产物质产品,也不能生产人。长期以往,社会将无法继续存在,人类也将灭亡。大乘佛教逐渐改变了这个弊端,想解脱——涅槃成佛,不必下这么大力量,你只要膜拜或口颂佛号等等,就可达到目的。
4、在佛教理论上,
小乘佛教认为自己是佛教的正统。指责大乘佛教的教义是杜撰的,“大乘非佛说”。小乘佛教只承认人无我,就是没有主宰,没有独立永恒的实体,而不承认宇宙是空的,而是有的(法有),这是所谓的人空法有说。佛所说的语言并不全部都是经教,佛并不是以一切因说一切法。
而大乘佛教对佛说有自由解释、发挥的色彩,他们认为不仅人空,宇宙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体,也是空的。佛所说一切言语都是随机说法,佛以一音说一切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5:22
1:定义上的区别: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的相应梵文1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称“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里面的“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
2:思想特点上的区别:
大乘佛教:佛陀的遗留原则(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来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境界广大无艮,修行果位直趋无上菩提。
小乘佛教:保持了释迦牟尼的遗教,着重伦理教诲,只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不拜偶像,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主观的真实性,但不彻底否认客观存在 。
3:修行内容的区别:
大乘佛教:大乘主张信徒可以作为居士,照常过家庭生活、经营,布施即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就可以超脱轮回。大乘三藏经典可谓博大精深,传统上分成五类,分别为华严门、方等门、般若门、法华门、涅槃门,称五大部。《般若经》与《华严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无量寿经》等都是重要经典之一。
小乘佛教:小乘认为必须自己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日的生活。中国现存小乘律典,函盖了众多古印度宗派:《五分律》为传承自古印度(化地部)、《四分律》为(法藏部)、《摩诃僧祗律》为(大众部)、《十诵律》为(说一切有部)以及属南方上座部的《善见律毗婆沙》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大乘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小乘佛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5:22
「大乘」
先解释大乘的「大」字。大是无量无边的意思,因为无量无边,所以名之为「大」。若是有量、有边,则不名为大。又,大是无方所之义;若是有方所,便有所限,就不能称之为大。「无方所」是指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两问。若在内,在某个东西一袅面,就不可能为大。在外,亦是有界限可寻,也不为大。若不在内、不在外,而在两间,在内外两者中间,这更不能称为大了。另外,「大」还有无相之义。一切有形相的、可加以叙说的,都不能算是大。以无相故,名之为大。「无相」是没有方、 圆、大、小(体积、形状之相);无青、黄、赤、白(色相),故名之为大;若有方、 圆、大、小,种种体积与形相所限,则不名为大。若有青、黄、赤、白种种颜色所限,也不名为大。无量、无边、无方所、无形、无相,其结果是「不着一切处」:以不着一切处,故名为大。因为佛体证了这样的深理,所以佛称为「无所著等正觉」。何谓「无所著」呢?于三界之中不着一法;行于一切,不着一切;以无量大智起无量大悲,摄受度化无量众生,这样就名之为「大」。「大」有如「等虚空、遍法界」一样地容纳一切,所以称之为大。怎么个*?一切法都为它所包含。正如如来的智慧与慈悲:如来的智慧无所不及、 无所不至;如来的慈悲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所以称为大。大又如大地,如大地一般,可以覆载一切,无有分别;一切善恶众生、草木土石、腐尸粪尿,它都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故地名为大地。如来之悲智广大,亦复如是,无所不包,故名为大。接下来解释「乘」。何谓「乘」呢?「乘」字有人读作cheng。有人读为sheng。此「乘」字当动词用时念cheng,当名词用时念sheng,此处是作名词,故应读作sheng,是车乘之义,表示如来之法有如车乘一般,能运载一切众生,到达涅盘彼岸,故称如来之法为「乘」。「如来所说法为 乘,那么到底如来说了什么法呢?如来说了「五乘」之法:
1、人乘
2、天乘
3、声闻乘
4、缘觉乘
5、菩萨乘
为何如来要说「五」乘之法呢?这完全是依众生的根器之不同而有所差别,如来本身并无分别心。有如陶师作种种器,都是依陶土的质料而作。若是劣质的土,他就依其性而作成较差的器皿。若是质料佳的土,则作成上好的磁器。总而言之,只要是块材料,他就能依其不同的性质,令其成就种种不同的器。如来亦复如是,说种种的法,为的是应众生根器的不同而因材施教,皆令有所成就。如来从不因为众生愚痴、合钝而不度、不为之说法。若我们是愚合之人,他就会选用与我们相应的适合于愚痴、合钝人之法来说,令我们也能得到利益、有所成就。若我们是根器比较好一点的人,如来就为我们说甚深微妙的法门。若是上上根器者,则为我们说上上之法,使我们能得大受用,成就大智慧。「如来不舍一切众生」这件事,我们从如来所说的五乘法中,便可充分明了。「五乘」之间的差别如下:
(1) 人乘
这是为贪着「人相」及贪着「人间果报」的人所说的法。我们常听到人讲:「我来世将如何如何」,「我来世要作男人」,或「我来世要生于富有之家」或是「我来世要作个有学问的人」等等。他希望来世再来作人,便是不能舍「人相」。众生的贪着心是很微妙而不可思议的,若要众生舍弃自己的本相(我相),那是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如来为此等人说「人乘」之法,令他们依法修行,来世还能够再得人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并能有机会冉进修善法,最后终能渐渐具足佛道。这可见如来用心之良苦。要如何修,来世才能再得人身呢?须知来世能再得人身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如佛在经上对舍利弗说:来世堕于地狱、 饿鬼、畜生的众生之数量,有如「大地」之土;而来世能再得人身的,则有如「甲头土」,(「甲头土」是指甲尖所容纳的污垢),若以指甲尖内的土,来与整个大地的土相比,那真是微不足道。所以佛常说「人身难得」。因此,佛以慈悲而为众生说来世能再得人身之妙法,此妙法即是受持五戒。如法受持佛制五戒,来世便得再生为人,且得为有福之人。这便是所谓「人乘」之法。
( 2 )天乘
很多人看了「七仙女」或是其它电影、小说中的仙境,即心生羡慕。若有人于此等境界,心生欢喜,乃至于起爱恋之心,甚至起了想要来世生为天人之念。若此生天之念变得非常强烈,以致此生所行皆以来世生天受乐为目标,对于这种人,如来便因势利导,教他如何于来世生于天道受福之法。天道比起人道来讲,福报又好得多,而如来所开示来世生天之法是:此生要行「十善道」,这就是所谓的「天乘」之法(「十善」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 不瞋,不邪见)。诸位可以看看十善业报经,经里把修十善的种种因缘业果,讲得十分详尽。大乘地藏十轮经中也非常称扬赞叹如来的十善道,在此经中,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开示十善业道的道理。为佛弟子持五戒,再修十善,便可以生「欲界天」。欲界天共计有六层,称为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 焰摩天、 兜率天、 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越往上者,福报越大,天寿也越长。若再上修禅定,得禅之后,来世便可生于「色界天」(得色界定者),甚至「无色界天」(得无色界定者)。这种于今世持戒修福,得生欲界天,乃至进修四禅八定,得生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往生善道之法门,称为「天乘」之法。
( 3 )声闻乘(小乘)
有些修行人想求佛慧以得解脱,但是他们只求自我解脱,不能顾及他人,所以可说是偏于自利的人。据实而言,一个人生性自私与不自私是由不得人的,那完全是由宿昔无量劫的业习力熏习而来,非一朝一夕所成。因此有的人生性就是只顾自己,这点从学生时代就可以看得出来。有的人功课很好,可是若有人拿问题去请教他,他就推说不会,尤其是临考试前更是如此;这种人,若学佛,即是小乘根人,只求自利,不会广利众生。另外一种人,他自己懂得很多,但生性慷慨好助他人,乃至于常能舍己而利人,因此,虽然考试在即,甚至连他自己功课都还没复习完,但只要有人请求,他甚至会义不容辞地为大伙儿开个临时小补习班。在下我就曾干过这种事。考试过后,我的成绩可能不会比那位功课好却不愿教人的成绩好,因为我花了很多时问为大家温习功课,自己准备考试的时问就少了,所以在名次上常输给他,而那个人却因赢了我而十分欢喜。如果是菩萨道根器的人,就不会在意于名次是第一或第一),分数多五分或少五分。若过于在乎自己的名位与所得,就不是菩萨道根器的人。菩萨道根器的人最在意的是:他所拥有的东西,能不能与大家分亨,广利众生。然而在那时候,我并没有正式开始信佛学佛,却自然地会如此做。记得在高中时代还作了很多傻事,例如:帮同学作弊,应人之请把考卷露出一点点给别人看,以为是在乐善好施。而且常常是由我最先露出考卷给后面的一位抄,后面这位再露给其它的人,就这样一整排的人答案都一样― 局中生大家相当合作。那时候,我以为那是在帮助别人,当然心中多少也有青少年*考试制度的反动心理,但是那种行为确是不对的,等于是害了别人。现在所讲的所谓声闻乘人,就是没有发大悲心的人,只顾自己好,他只要自己得利益就够了。所以此种根性的人,他若学佛,且努力精进学得很好、修得很有境界,乃至能达到自我解脱,可是一旦他能自得解脱时,他就要走了,再也不来此世问了。然而,这并不是指他今生丝毫都不教导他人,所以才称为小乘;而是指他若证了阿罗汉,就入于涅盘,而不再来此世问度人。阿罗汉是小乘最高的果位,是大圣人,具有大神通,能腾身上空,作十八变,具三明六通,有能力度众生出苦,可是因他没有发大悲愿,所以不愿为度众生而再入娑婆,这就有负如来之大恩。若佛如来也是如此,无视三界众生沦溺之苦,而只自求安乐,则一切众生皆不能得度生死苦海;如此,影响所及,则世间将无佛法存在;因为佛若不说法度人,世问即无佛法,如是佛种即断。所以佛法之修行人弘法利生,即是绍隆佛种,令佛种不断,令法不灭;反之,即是断佛种性。因为小乘人不绍隆佛种,而令佛种断绝,所以佛在经中说小乘人为「焦芽败种」,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可知,我们修行有无发起「愿心」,非常重要,所修法门正不正,也是同等重要。学佛求般若智慧固然是对的,但须如大智度论所说的:「观空不取证」才好。然而这必须具有菩萨的愿心与智慧,才能不取偏空,不证小果,这就是所谓的「中道之行」。如来的「中道」是很难行的,其困难,犹如走在钢索上一样。走钢索的人,不能一动都不动、老站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他若一动很容易不是偏左就是偏右,若偏得过多就「堕」下去了,这就称为「堕于二边」。能平平稳稳地一直保持在中道上而不堕于两边,实在非常困难,必须有很大的道力才行。所以一般人不是「堕于生死」,就是「堕于涅盘」;堕于生死的是凡夫、外道,堕于涅盘的是二乘,都是「两边」。若能够立在中道的钢索上,不偏不堕― 不堕几外,亦不堕一)乘;不贪生死,亦不着涅盘― 这才是菩萨之所行。然而声闻乘人无始劫来,或一向不发广大悲愿,只求自利;或虽发愿但不能坚持,寻即退心;佛为这种小根小机之人所说的法,就称为「声闻乘法」:四圣谛、八正道之法。四圣谛是总原理,八正道是为了要实现四圣谛之真理― 如何能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法门。四圣谛「苦、 集、灭、 道」中的「道圣谛」就是指八正道而言:由修八正道而能够知苦、断集、 证灭。所谓证灭,指的是「证涅盘」。「涅盘」一词很难理解。记得我在初中时,历史课本中讲到佛教时,提到了「涅盘」这个词,我自从那一次看到以后,就从没忘记过;而且也不知为什么,我一直都很喜欢佛教的名词,且一旦看到了就念念不忘。后来学佛之后,才知道这可能是由于往昔的业习力之故,所以一见即生欢喜。涅盘,梵文为。「词在印欧语系中是否定的意思。印欧语中凡是含有否定意义的字眼,大都是以这个字母开头,如等,法文是,德文是。印欧语系都很类近。最妙的是俄文的g 念成久久,与中文「涅」音很近似。涅盘是无生之意,这样说明之后可能比较容易记。我们在美国学佛法,若是修菩萨道,应该自行教他,有因缘也应该接引接引洋人。学一些英文佛学名词,我觉得也是修福、利他的好方法之一。所以偶而看一看英文版的佛书,参考一下,了解一些名词的英译,也是修集檀波罗蜜的资粮。最后,关于小乘佛法,还有三个名词须要说明」下,那就是:「根本佛教」、「原始佛教」及「南传佛教」。这些名词,都是近代日本的佛学家喊出来的,本来是没有的,而我们台湾的」些佛学家,不知究一袅,也跟着人家喊。日本佛学家把小乘教称为「根本佛教」,其实是不正确的,而且正好相反。为什么呢?因为整个佛教的「根」与「本」都是大乘,而不是小乘。为什么?因为若无佛世尊的大乘心,为度无量众生出生死苦海,因而出家、修道、 证果、说法,世间怎么会有佛法?又,如果佛无大乘心,为度众生不辞劳苦,证果不久就入涅盘,怎么会有佛法留传下来?怎么会有佛教出现于世?故知佛的大乘无量悲心才是佛教自首至尾、自始至终的「根本」;是故当知:大乘方为佛教的根本,因此,「根本佛教」实是大乘― 亦即:大乘才是「根本佛教」!诸学佛者应详审细究,万不可盲目地人云亦云,作颠倒说,而言「小乘教是根本佛教」,这不但错解了佛意,也辜负了佛的本心:以佛实不教人只求自度,不顾众生;佛在经中在在处处劝发菩提心,希望众生皆发无上菩提之心,荷担如来家业,广度众生 ― 是故佛法行人,自受益已,切莫背弃佛恩,应作大乘行人,是则为佛之真子。千万不可愚迷不清,人云亦云,妄造重罪而不觉知。又有佛学家把小乘教称为「原始佛教」,这在用词上,同样也是大为不当,因为诸佛菩萨的「最初发心」,才真正是佛教的「原」与「始」;若无此最「原始」之大发心,即无人为度众生而修行;若无人为度众生而修行,即无人发无上菩提心(只为自度者,不算真正发菩提心);若无人发菩提心而修行,则无人能证菩提,成就佛道、广度众生;若无人成佛道,说法广度众生,怎么会有佛教?是故应知,佛教之「原始」,实在于诸佛菩萨之一念悲心,发菩提心,而累劫勤苦修行,自致成佛,广度众生。故佛教之「原始」为一切佛菩萨之悲心、 菩提心,亦即是「大乘心」,是广度一切众生之心,而绝非是只求自利的小乘心。而今之人,业障重,迷糊不清,生颠倒见,反称小乘为佛教之原始;以知见颠倒故,反过来劝大乘人转而修学小乘,背舍大乘,而发扬小乘精神,以为修学根本;如此劝人背舍大乘,速令佛种断绝,罪咎不轻。故知称小乘教为「原始佛教」,亦是一大错谬,如此用词之不当,会误导众生,学佛之人应能善于分别了知;不但应如实了知,且应常如是自勉勉他:我应「常随佛学,成就大乘,不学罗汉。」接着,所谓「南传佛教」,也是日本佛学家喊出来的,这个词是个中性之词,不含褒贬,所谓「南传佛教」,是相对于「北传佛教」而言。北传是指传到中国的大乘佛法。须知,佛在拘尸那城双树林入涅盘前,佛对阿难说:我欲涅盘,为我敷床座,头朝北,脚朝南,因为将来我的*向北传,小法向南传。故知北传之大乘如佛之「首」,南传之小乘如佛之足。因此智者应知:何者是「本」、 何者是「末」?何者是「先」、何者是「后」?不要随人作颠倒说,违佛本意,辜负于佛。又,众所周知,末法时期魔强法弱,众生修行,魔事重重。在『 大般若经及 大智度论中,都有「觉魔事品」,经论上说:什么是「菩萨魔事」呢?若菩萨舍大悲心,弃舍大乘,而退堕修行小乘,即是菩萨魔事。为什么?因为菩萨若舍大乘,趣学小乘,即无法圆成佛道,广度众生,因此众生即不能得度生死苦海,而常出没六道,长劫堕于魔之数中,增长魔之势力,因此魔大欢喜。是故当知:若菩萨弃舍大乘,堕于一、乘,即是菩萨魔事。大般若经上又说:若菩萨堕于外道或凡夫之贪求境界,亦是菩萨魔事。为什么?因为若菩萨不一心趣求修证清净佛法,而贪取外道、凡夫杂染之法,于其境界心生爱着,贪恋不舍,如此则自度尚且不能,何况能证菩提、广度众生?因此魔大欢喜,长其势力故。所以须知:菩萨堕于凡夫、外道境界,亦是菩萨魔事。
综上所述,依经论而言,若菩萨不一心趣求大乘无上菩提,而退堕余乘:一退而为声闻乘、缘觉乘,冉退而为外道、 凡夫之境界,都是菩萨魔事。而这种魔事,当今之世非常普遍;佛之四众弟子除大根器人,很少有能幸免者:不是堕于一、乘,修二乘行、取二乘境界,就是堕凡夫或外道,行凡夫行、外道行,取凡夫、外道境界,举如贪着种种世间法,从事种种世俗之事业(如*、商业、文化、企业、社福、医药、卜筮、风水、命相、气功等等生死之业)皆非正务,皆是菩萨魔事。如此魔事,岂可不知、岂可不觉、岂可不畏?有心者欲于此理深入觉知者,可直阅大般若经,或大智度论;学佛者首先须确立大乘,发无上菩提之心,才是名符其实的学「佛」,因佛自身是大乘,不是小乘,因此不可将佛「矮化」,大乘佛法行人若着于小乘行,则不名「学佛」,应名「学罗汉」,或名「负佛」,以深负佛恩故,断佛种性故;若杂习凡夫、外道行,更加不得名为「学佛」,应名「坏佛」、「污佛」,以杂坏佛法、 染污佛法、混淆正法故,欺诳如来故,欺世盗名故。是故大乘行人若以好心学佛,则于如是等境界应能善于了知抉择,则能正「解如来真实义」,如是则庶几不为愚妄之人所误,亦不误导众生,而不负佛本心,苟能如是,则正法有望矣。
( 4 )缘觉乘
对另一种小乘心人,佛就为他们讲「缘觉」之法。什么是「缘觉」呢?缘觉是观十二因缘而觉悟之义。声闻乘的修行主要是观四谛,而以苦谛为本。而缘觉乘行人则是观诸法无常,以无常为本。十一)因缘,我想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不过若要把十二因缘法详细发挥,则须另作一个专题来研讨才行。十一)因缘的要目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一大苦聚」。此处的「缘」这个字作何解释呢?缘在此处是动词,而且是及物动词,若译为白话则为:「以… … 为缘而有己。所以十二因缘整段翻译起来为:「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 二、 」以下类推。这个「缘」也可以说是「因」的意思。声闻与缘觉又合称「二乘」,一)乘人因了知诸法无我、无常,心生厌离,所以不愿意在三界中流转,要急求出离。缘觉乘人所证的果位是辟支佛果,果位比阿罗汉高,然而他们证得果位之后,也与阿罗汉一样不再来了。从表相、 不了义谛来看,缘觉乘人证得了果位,入了涅盘,就永不再来此世间。然而从佛最究竟、了义的法来看,二乘人也必当成佛,详如法华经授记品中说,但是他们却必须先回小向大。也就是说他入了涅盘,经过很长久的一段时问,受够了涅盘乐后,会不思议地发出大乘心,然后回小向大,再于大乘道中修行,度化众生。不过究竟须要多久的时间,二乘人才能从涅盘中回小向大呢?佛说缘觉辟支佛须要过一万劫,而声闻乘的阿罗汉则须要两万劫。您看,这大乘心的发起,可真不容易哩l 佛是一切智人,佛语谛实,决定不虚。再说一万劫到底有多久?我们先来说一劫有多久?这实在是非凡夫智慧所可了知的时问单位。佛在解释「一劫」的久暂时,作了如下的譬喻:譬如有人拿一件大衣,每一百年才去拂一块大石头一次,一直要拂到那块大石头被拂成粉末之后,这样得为一劫。要拂到石头变成灰,那真不知道要多久呢!阿罗汉要经过两万个这样的长劫才能回小向大。而在这二万劫之内,他是灰身泯智,受涅盘乐,然而众生于三途六道之中受苦无量,他也是过来人,岂会不知?在二万劫中,我们众生不知又遭受了多少生死、枉受多少沉沦之苦?而他老人家却安安稳稳地在上面自受涅盘寂静之乐,一点也不为所动。最可怕的是阿罗汉由于佛的教导,己经证得了三明六通,可以看到前世八万劫,后世八万劫,因此他可以历历在目地照见在我们众生中,有那些累劫以来曾与他有过父、 母、兄、弟、姊、妹、师长、夫妻、儿、女等的亲属关系,但他还是能依旧不为所动,自得其乐― ― 怎么忍得下心呢?所以菩萨道的行者,必不取声闻、缘觉乘,对于二乘法,虽发广大心而修学,但只是修习而不取证,这等于说只修学分而不要文凭,亦即大般若经中所说:「菩萨观空而不取证」
菩萨乘
「菩萨」一词,全文是「菩提萨埵」。我想大家都已知道这是梵文的音译,其拉丁拼音是。中国人喜好简省,所以到后来,便常常只用前面和中间的两个字「菩萨」代替「菩提萨睡」四个字,结果「菩萨」一词反而比较流行,家喻户晓。「菩提」的意思是「觉」,「萨埵」之义是「有情」。有情或众生,一般的英译为、繁。「觉有情」有三种意义:
1 、求觉的有情:即是正在求正觉的有情,尚未到达佛无上正觉的境界。此处这「求觉」一)字是动词的「现在进行式」,表求觉的动作正在进行的状态,故这些菩萨即是在「因位」中的菩萨,其中包括从信位到住、行、 向、乃至十地菩萨,都可说是因位的「求觉之有情」。
2 、已觉了的有情:已经觉了的有情,例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普贤菩萨等。这些是「果位」的大菩萨,位居等觉或妙觉,亦即是己经觉了(开悟)的有情,经中说「等妙如佛」,故这些菩萨之觉悟已等同于佛。更何况有些大菩萨,是成佛之后乘愿再来而示现为菩萨的。
3 、众生觉了的有情:前面两种都是依自修而言,现在这种则是依化他而言。能自修觉悟之道,且能化他,令修觉悟之道,这种有情,就是菩萨行人。菩萨累劫辛勤,都是为了利益无量众生,其所修学,也都不是为求自利,不为自求安乐,所以菩萨之发心甚难。因此经上说菩萨一人发心,魔宫震裂,魔大恐惧;可知菩萨之可贵,以其能继佛种性,荷担如来家业的缘故。以上所讲的人乘、天乘、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合称为「五乘佛法」。五乘中,声闻、缘觉、菩萨又合称「三乘」,三乘乃圣人所修。人乘与天乘则是凡夫境界,依之而修者,虽可得人天之福报,但不能解脱三界轮回之苦。虽然如是,但连佛法中的人天乘也是不同于世间法、或外道怯的,甚至远远超过一切世间、几外之法,而「不与外道共」。不说别的,单就人乘中的五戒来说,其中任何一戒都远超出任何世间外道之法。例如不杀生戒,外道通常只教不杀人、但可杀其它众生;或不可杀自己人、但可以杀异教徒,故不究竟;因此可知唯有佛法才是究竟之法,可令众生到达彼岸。所以佛法中,即使是「人天乘」之法,也是世问所无的妙宝,也都是从佛的萨婆若海中所流出的大悲大智法门,能令众生离苦得乐。故称佛口亲说的五乘法宝为「五乘佛法」接着,除了这「五乘」外,我的讲义大纲上还有一项「一佛乘」「-佛乘」「一佛乘」是什么呢?所谓「五乘法」、或「三乘法」、或「二乘法」,依佛在法华经中所开示的,都不是究竟的,唯有「一佛乘」才是究竟的。所谓一佛乘,就是六祖大师最初到五祖弘忍大师处时,五祖大师问他:「汝从何处来,欲求何物?」六祖大师回答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或许有初发心人看六祖坛经,看到此处,会心生疑念,说:哇,怎么这么大的口气,事实上,六祖大师所说的那句话,是表明了他己发了所谓「最上乘心」。「唯求作佛」,这是甚难稀有之事。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可能这样想:我要是能够作到菩萨就己经很不错、很不简单了,哪还敢奢求什么「最上乘」、「无上乘」呢?所言「一佛乘」,其意义是:只此一乘为真实,非二、 非三;所谓二乘、 三乘,都只是权设之法!因为佛设二乘、三乘、五乘,「一切皆为一佛乘故」此义即是说:佛之所以开示二乘、三乘、乃至人天五乘之佛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成熟、成就、 引导众生趣向一佛乘,趣求无上菩提,成就佛道,与佛无异。这是『 法华经的要旨。我们学佛皆应发此无上道心,唯求作佛,不求其余,其意在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5:23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今学术界沿用之,已无贬义。亦称“二乘”,及“声闻乘”、“缘觉乘”。其主要经典是后来在各部派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小乘佛教在中国曾相当流行,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数学以及此后的[田比]昙学、成实学、俱舍学等,均属小乘类。中国的律学和唐代创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为依据。现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及东南亚各国,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也属于这个系统。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时期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除此之外,陈隋之际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创立的“华严宗”,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中,吸收了大乘各学派的说法,以至中国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当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所依经典说,可以说空宗色彩稍多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经典,则可说有宗色彩稍多些。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入我国,以后主要在*、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因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故名。又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或“二乘”。传出印度本土的大乘佛教(即北传佛教)主要指中国佛教中的汉、藏两大系统。
佛教派别。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于印度,而后传播至中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尼以至斯里兰卡。它是北传佛教的主流。大乘思想根源于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许多理论创造,如不仅讲人无我,而且*无我;强调菩萨理想胜过阿罗汉,宣称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伦理中倡导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等。
特征 大乘同样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作为预备功夫的理论,思索了存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其对最高体验的追求和修持实践可回溯至印度的瑜伽传统。这种禅定止观的修持目的在于排除分别心,达到无所见,体会不可言说的绝对境界。被称作般若智慧的理性活动是受到鼓励的,但它最终仍然是为了导向对空性的认知。大乘理论中的涅盘不仅仅是寂灭不生或超越轮回流转,它是佛的境界,故又可以称法身、佛性、真如等,即我们所谓的绝对者或本然之体。涅盘是无所不知的存在,按佛教的说法,它不是某种世间的知识,而是明净的心识之体,它反映世间一切生灭而本无的诸相却不为其所染。这种状态也就是密教中修持者在本心中去寻求的空。通过观想,修习者可以有无量诸佛现前,因为空是一切缘生相有者之母, 秘密咒术和陀罗尼一类的经典被合法地吸收到大乘中来。
阿弥陀佛净土(*布达拉宫壁画)
基本教义 佛陀在大乘佛教中已经神化并形成泛指的多数,例如佛的品格同样可见于大日如来、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等等。有的佛被认为是某种新教义和仪式的揭示者。阿弥陀佛是净土信仰的中心,融合了印度和伊朗的宗教观念;焰光佛是乔答摩之前24佛之首,反映了伊朗和中亚古国的神王观念。大乘发展伴随着《譬喻经》和《出曜经》等的流行,该类经典认为佛陀教说不是唯一的一种而应有不同层次,因为信众的根器与宿业本来就不一样。乔答摩也不再是历史上的释迦族圣人,而是出世间的佛了。菩萨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发菩提心,立誓愿要为众生利益不入涅盘,履行艰苦的十波罗蜜修行而历经十地。前六地仍属初发意的预备阶段,七地以上虽有缺陷,但已具佛性而不退转,第十地则至于来生成佛的候补阶次了。佛的三身学说是大乘学说的主要论题。三身为变化身、受用身、自性身。变化身指佛陀为度脱众生,随应显化之身;受用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乐并给十地菩萨示现功德之身;自性身即是作本体之法身。法身已见于较早的《法华经》。许多大乘经典都说佛有无量之多,但一致承认其本质为同一的法身。佛同无为法是同一的,从而与菩提与涅盘也就没有差别。大乘佛教最初的经典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或别的佛为天人讲述的。有资格听闻这些经典的是声闻及菩萨二众。经典本身的神秘性,同时也是晚出性质被说成是保留在雪山或龙宫,而等到机缘成熟时才向人们显示,为此,它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
将众生引入净土的引路菩萨
宗派与主张 大乘佛教派别包括中观派、瑜伽行派等 ,以及别的一些或以经典为宗依,或以修持主张为差别形成的宗派,如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三论宗、禅宗等,它们代表了大乘思想从印度向中国和日本传播的千余年间的演化结果。中观派的思想依据在般若经类中,其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为龙树及提婆等。依据他们的论著,以后形成了中国的三论宗。龙树的《中论》,在从缘起而显示相待性相对性 ,从不生不灭之八不而肯定空性与中道;从世俗与胜义二谛来看待缘起、空、假,从而得出中道正观。中观思想对于天台、华严、禅宗都有所影响。在印度,中观思想刺激了瑜伽行派的产生。无著、世亲等将《楞伽经》等的思想系统化。其学说可概括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它描述世界的虚幻性及本体真实性用三性三无性的理论;认为解脱过程无非转染成净,转识成智。主张通过修习瑜伽功夫而培养正智。瑜伽行派的特征是瑜伽观想和琐细的心理分析。在中国及日本这一学说通常称唯识宗或法相宗。真谛(6世纪 )译出《摄大乘论》为瑜伽行哲学流通之始,玄奘师徒是中国以及日本法相宗的创立人。玄奘的学术渊源可回溯至那烂陀寺的*一系。华严宗的思想根源在印度,但宗派成立是中国才有的。该宗成立的依据是《华严经》,该经主旨是说大日如来为世间万法本源,一微尘一刹那均同全体和永恒是同一的圆融的。由此引出华严宗的宇宙论及世界观——法界缘起,以及一整套关于顿悟的信解行证理论。华严宗在中国的思想前导是依于《十地经论》的地论学派(6世纪)。天台宗也是佛教在中国和日 本发展的产物,但其思想可以追溯到印度经典《法华经》。该经由鸠摩罗什译出并由慧文慧思加以发挥,但该宗真正的创立者是在天台山传教的智?。《法华经》的要义可归结为开仍实,会三归一。但在天台宗体系中,佛陀教说被归纳为五时八教。天台宗的中心教义是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禅定修持则主张一心三观。净土宗经典主要是《无量寿经》,该经出现于2世纪时北印度,宣扬了对无量光佛的信仰及其果报。3世纪时这一信仰传至中国并逐步成为重要的派别。在日本,起初净土信仰与天台宗合流,至13世纪才分立为一大派别。净土宗认为解脱之道不在读经和习禅,而主要应取念佛法门。印度的净土信仰取何种仪轨并不清楚,但大约不外称名念佛或观相念佛。大乘佛教宗派中最重要的还有在中国和日本发展了千余年的禅宗。禅宗的经典依据在《楞伽经》和《六祖坛经》。前一部经说众生皆具佛性,亦即空性。悟入此理即是菩提。佛性或空性不可言说,因为它是离言分别的。只有个人的直接体证才可以把握它。《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的著作。禅宗以后发展为五家七宗。其中的临济与曹洞禅法传到了日本。在日本另有一个依《法华经》而持净净土信仰的日莲宗。它创立于13世纪并一直流传至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5:24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为:流传地区不同、宗旨不同、起源不同。
一、流传地区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包括了中国内地,也包括了韩国、日本、越南这一带。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暹包括了印度、暹罗北部和中部地区。
二、宗旨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要普渡众生。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
三、起源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是脱胎于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大乘佛教的源头。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发展于印度,阿育王时代派遣多位法师向各地和国外传播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百度百科——小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