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6: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3:45
1. 韩林儿、刘福通的大宋政权 元末红巾军大宋政权一度占有河南、山东,声势浩大,后来被察罕帖木儿击溃后,仍然占据皖北一带。刘福通虽然结局悲惨,但他是终结蒙古人在中国统治的关键人物,红巾军是最重要的反元力量。没有刘福通的红巾军在北方闹得天翻地覆,把蒙元官军打得落花流水,那些北方割据军阀也没机会发家,朱元璋的北伐也不会那么顺利。
2. 孛罗帖木儿 此人虽是蒙古人,但最后并不忠于元朝。孛罗帖木儿是当时北方和察罕帖木儿并列的大军阀,两人分割了当时北方的东部,察罕帖木儿在南,孛罗帖木儿在北,他俩和其他割据军阀分别组成孛罗军阀集团和察罕军阀集团,孛罗帖木儿看不起察罕帖木儿的出身,双方经常互相攻打扩充己方的实力。孛罗帖木儿以清君侧的名义占据大都后飞扬跋扈,被顺帝派出刺客暗杀。
3. 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是个汉化色目人,他的侄子扩廓帖木儿是汉化的蒙古人。察罕帖木儿的能力强悍,打得刘福通大宋政权节节败退。察罕是曹操之类的人物,大肆在北方吞并异己扩充自己的地盘,令朝廷非常不满。察罕死后,扩廓自知实力尚不足叛元,就顺水推舟向元顺帝讲和,顺帝遭受大败,底气不足,也只得答应。朱元璋北伐时,扩廓见自己地盘不保,才行动起来抗明,被杀得大败逃回了草原。
4. 长江中游的陈友谅 元末南方割据势力就多如牛毛,当时长江中游的陈友谅割据势力是其中最强大的一股,陈友谅堪称乱世之枭雄,手下人才济济。当时南方除了朱元璋,就数陈友谅最有帝王相。后来朱元璋灭陈友谅时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险象环生,朱元璋本人甚至差点丧命。
5. 苏西、浙西、皖东的朱元璋 朱元璋乃乱世之大枭雄,平民白手起家,最终当上皇帝,相当具有励志意义。朱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后自立门户。此时他的实力在诸大咖们中仅位居中下。后在众文士的帮助下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渐趋明确。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北伐,结束蒙元在中原的统治。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6. 苏东、浙北的张士诚 如果说元末南方陈友谅最强,那张士诚则是最富。苏州、杭州与绍兴这些富得流油的地方都在张士诚手里,江淮盐场也被张士诚控制,可以说张士诚占据了当时中国最精华的地盘。张士诚硬实力也比较强,但张士诚没有太大的进取心,这导致他没有抓住朱元璋攻陈友谅的天赐良机,最后身死国灭。不过张士诚很得吴地百姓民心,这和朱元璋加在江南人民头上的重赋形成鲜明对比。
7. 关中西部和陇西的李思齐 元末关陇军阀之一,和另一军阀张良弼并列,实力稍强,地盘大致是关中西部和陇西。李思齐是河南罗山县的一名典吏,官位非常低下,但其人一呼百应,组织义兵联合察罕帖木儿围剿红巾军,大获成功,很是给汉人长脸。李思齐因为和察罕帖木儿合作得很愉快,便成为察罕的坚实同盟,共抗孛罗帖木儿。察罕死后,朝廷让扩廓总制天下兵马,李看不起扩廓,便同老冤家张良弼讲和,共拒扩廓。
8. 浙东的方国珍 方国珍海盗出身,是南方起义军中资格最老的,因为他1348年就起兵了,而其他人起兵都是1351年后了。方国珍割据浙东,结束了蒙元政权在浙东的残暴统治,方国珍也做了不少保境安民的好事,是元末浙东人民的福音。可惜方国珍地盘不大,而且胸无大志,只求割据自保,后投降朱元璋得以善终。
9. 四川的明玉珍 明玉珍是元末南方割据势力中除陈友谅、朱元璋外称帝的第三个人。明玉珍占有全川,可惜四川被蒙古攻宋时弄得残破不堪,巴蜀中心成都更是残破不堪。明玉珍的大夏国没有像其他巴蜀政权那样定都成都,而是选择了重庆。明玉珍曾致力开疆拓土,一度攻下云南梁王的都城,但可惜没坚持处,又被梁王打回来了。此后明玉珍基本就割据一方了。明玉珍死后,他的大夏国被朱元璋所灭。
10. 福建的陈友定 陈友定小商人出身,以讨贼出家,多次抵抗陈友谅对福建的入侵,在福建声势大振。此人虽打着元朝旗号,但所作所为都是割据之举,比如诛杀不肯听命于他的元朝*罗良和陈瑞孙等人,架空元廷委派的福建地区蒙古长官,实为乱世枭雄。此外陈友定还平定了泉州地区的亦思巴奚穆斯林反元叛军,诛杀了大量色目人。后来朱元璋围困陈友定,陈兵败被俘,不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