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6:5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2:26
对于《1984》是久闻大名,毕竟乔治·奥威尔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以前读过他的《动物庄园》,同一类型的书,个人更喜欢《1984》,可读性更强,前者我时常缺乏读下去的兴趣,是*迫着自己读完的。《1984》有很多中译本,在多看阅读平台上就有九种译本的电子书。之前我读过一点戴锦华译本,是盗版的,后来多看限免本书(富强 译),领取后我便转而读本书。相比于戴本中加入的《作者简介》和《<1984>与世纪记忆》等文章,我更喜欢富本的简洁,没有署名的前言,没有后记,就单纯呈现奥威尔所写的故事给我们,实际连前言都不必有。《1984》本是一本有很强的倾向性的书,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认识便读是最好的,不必知道作者是谁,他的思想是什么,他的作品表达了什么。当我们知道它是一本反乌托邦小说的时候,阅读时便戴上了有色眼镜。不过本书实在太有名了,在阅读前很难对它没有了解,若没有一点点了解可能也不会有兴趣读它。读本书,我们当然会联想现实,前苏联,红色高棉,如今的朝鲜。那么多曾经以社会主义命名国名的国家,最像奥威尔在《1984》中描述的场景的恐怕还是朝鲜。不过书中的内容哪里是简简单单地反对布尔什维克,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三大国中分别有不同的原则,在大洋国的哲学叫“英社原则”——即英格兰社会主义,欧亚国则称为新布尔什维主义,东亚国的是“崇死”“灭我”原则——从这一点推断,东亚国的统治国大概是日本,而非中国。或许控制人民的目的是相同的,思想内核却是不同的。通过对大洋国的结构,在奥威尔的描绘中,政党的领导人不再如皇帝那般谋求子孙世袭,而是以中心党的永世存续为奋斗目标,他们的追求就是单纯的权力,获取权力就是为了保有权力,保有权力为获取权力服务。中心党不会以“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后争取无产者的力量,因为如此不过是陷入中等人推翻上等人奴役下等人的历史循环中而已,他们想实现的是永保上等人地位,为中心党,为中心党成员,为中心党成员组成的中心党。在这样的*中,最享受的是中心党成员,最受苦不是下层的无产者,反而是15%左右的外围党成员——他们的思想被控制着,说白了,中心党通过阻断外围党永远断绝了中等人推翻上等人的路径。无产者不必*太多,只要他们受的教育不够,没有中等人鼓动,他们永远会满足于“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很多人读了本书还会联想自身情况,感到自己似乎存在于“1984”这个年份中。诚然,有些自由我们没有享受,我们有网络长城,在学校里有控制,在家里有*,入得社会也是在某个组织中受到制约。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中国几乎是如今世界上国内环境最为和平稳定的国家了,没有战争,经济发展。*、南海等问题,*可以选择武力,然而我们一直用的是协商谈判方式,十分克制。大洋国不同,中心党选择战争方式,与他国的战争,甚至是杜撰战争,消耗社会剩余生产品,只配发给人民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品。倒不是说只要不是奥威尔描述的方式,现实就一定不是“1984”,只是你看如今的现状,1984并没有发生,或者说早已是过去。我们都是从学生成长起来的,接受学校教育,最开始我们也崇拜党,到了大学可能觉得他一无是处,我也是这样。上一段文字是我被*的证明吗,如温斯顿那般?显然不是。如今党确在通过反腐的方式加强权力控制,我们的社会也不存在“兄弟会”那样的组织。不过在互联网时代,发生的一切我们都可以看到,进步在不断发生,没有谁去阻止这样的进程发生,反而存在众多推动力量。我想我们读《1984》不是读过之后觉得社会黑暗,觉得自己正在受苦,它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反乌托邦,我们不要奢望绝对的美好快速达到,人民公社时期我们在这一点上吃过亏。我们要警惕不让“1984”写入现实,这是必须要做的,然后好好奋斗,自由平等我们已经获得,接下来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获取幸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2:26
村上的作品中常提到《1984》,于是想一探究竟,读罢发觉这是一本极恐怖的小说,整个人都不好了,恍恍惚惚,庆幸自己还算自由,书中描绘的极权主义世界简直就是噩梦,而且根本无力挣脱,《1984》是奥威尔在1948年写的,虽然书中预言的极权世界至今没有实现(当然以后也不会实现),但细想起来,小说完全可以折射现实世界的一些现象,比如统治者致力于控制群众的思想等等。*类的书短期内是不想再看了,比较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世上既有真理又有非真理,若你紧握真理,就算全世界都反对你,你也没有疯,理智不是统计学上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2:27
《一九八四》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