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5 03: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5:28
三国时候的少数民族总体来说,都是处在衰落阶段。匈奴已经完全衰落,乌桓正在崛起,被曹操击溃,未能形成统一联盟,鲜卑还没有崛起,关中氐羌经过东汉长期打击,也还没有缓过劲儿来,所以整体来看,当时的外部威胁并不大。
三国时的北匈奴已经开始西迁,一部分南下附汉。汉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刘虞在幽州牧任上的时候,对匈奴以招抚为主,总体比较安定。公孙瓒崛起后,匈奴曾经投靠过公孙瓒,后来公孙瓒被袁绍消灭,匈奴又支持过袁绍反对曹操的战争。
到曹操消灭袁绍势力之后,南匈奴被曹操分为五部进行安置,主要就是安置在并州境内,这也是导致并州后来成为五胡的巢穴,并且以此为根据地崛起,最后消灭了东晋。刘渊等匈奴贵族的祖先,就是在这个时期进入的山西境内,并逐步和汉族融合。如果不是八王之乱,这部分匈奴应该会比较顺利的完成汉化的过程。
匈奴衰落之后,乌桓才开始崛起,但乌桓的发展比较慢,才刚进入部落联盟阶段,各部落之后相互还没有来得及完成统一,就被曹操击溃。
一般而言,要形成对中原的威胁和压力,起码要完成自己的内部统一才有可能。统一之后再南侵,可以获得好处,又可以推动进一步的统一,并逐步形成*集权的游牧帝国。每个草原游牧帝国的崛起,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匈奴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个过程,是因为在战国时期与匈奴相邻的秦燕赵三国中,秦国和赵国的重心放在中原,燕国势力比较小,而且主要是向辽东发展,所以都对匈奴采取防御*,没有主动出击。
可以说,战国时期就是匈奴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匈奴抓住了这个机会,所以崛起了。乌桓运气就没那么好了。曹操和袁绍对峙只持续了十多年就结束了,这个战略机遇期太短了,乌桓也没有得到中行悦之类的汉人帮忙,所以崛起比较慢,等曹操消灭袁绍,战略机遇期结束,很快就被曹操击败了。
鲜卑先出现的檀石槐,已经完成了部落联盟,开始试图加强*集权,但还没完成这个过程他就死了,他死后联盟瓦解,这个过程就中断了一段时间。等到轲比能的时候又试图重新开始这个进程,但仍然没有最后完成,就被曹魏分化、瓦解、拉一派打一派等手段击败了,同样没能完成这个过程。
鲜卑再次崛起,并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了,慕容,拓拔,宇文这些部落崛起,都是在刘渊、石勒完全消灭了西晋,东晋已经完全无力控制中原地区的时候。如果不是刘渊、石勒前仆后继的把晋朝赶到南方去,又无力完成中原地区统一,鲜卑能否崛起,还是另一码事。
氐羌也一样。氐羌本来就是东汉版图内部的少数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不一样,虽然东汉时期时叛时服,叛服无常,但经过东汉的长期打击,到三国的时候,总体上还是比较乐意依附于汉人势力的。只要有比较强大的势力,他们就愿意依附。前秦的崛起也是因为中原长期战乱,氐族最初也只是以自保为目的,并不是要独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