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4 20: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0:35
铙,原是原始社会末期象征氏族贵族权力的礼乐器,用陶土制成。铙盛行于商代,是军队中所用乐器之一,宋后渐少使用。
演奏时可手持或植于座上,商代的铙为青铜铸造,外形似倒置的钟,体小而短阔,下有中空短柄,装入木桶柄后可执,以棰敲击当口方形鼓起处而鸣。
铙因其形体不同而有大铙、小铙之分。湖南宁乡出土了商象纹大铙;由多枚铙组成一套的称为编铙,小型编铙一般为三枚一组。
浏阳古乐
即浏阳文庙古乐器,为“全国仅存之物”,在清末民初时最负盛名,有“用乐古礼在浏阳”之称。我国古乐源远流长。相传伏羲氏创琴瑟,周初即有“金、石、竹、匏、土、木、丝、革等8类乐器,称为“八音”,史称周朝礼乐。秦时,除曲阜外, 各地古乐皆失传。渐渐地,曲阜古乐亦残缺不齐了。
浏阳古乐器涉及金、石、土、革、丝、木、匏、竹8类,如编钟、特磬、编磬、洞箫、龙笛、琴、瑟、笙、竽、敔、应鼓等,数量相当庞大。 浏阳旧有三套完整的雅乐乐器,到后来,由于时局*不定,致使古乐器散失和损坏的很多,如在军阀混战期间,一套极为宝贵的玉质特磬下落不明;抗战中期,*省*调浏阳古乐 器去耒阳演奏,途中遇敌机轰炸,损失部分;日军占领浏阳期间,礼乐局虽早将古乐器深埋土中,但仍被窃去铜质编钟八口…… 如今存放在湖南省博物馆的一套古乐器,由原来的三套拼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