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瘾的无题诗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4:0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8:29
无题就是没有主题,就是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想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中心思想,只是朦朦胧胧,只是一些思想的片断。摘要:"感时伤事"是李商隐无题诗重要的情感特征。无题诗中的悲剧性情致与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感悟是分不开的,这就使得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
PS:
关键词:无题诗感伤情感
一、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风格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的一生是无奈的,翻开记载他生平事迹的史料,他一生坎坷的仕途可以看到他创作的灵魂实在的缘由和题材,从书生到进士到朋党之争到排挤被贬最后客死他乡,李商隐就这样身不由己的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而不能自拔,及至一人独处,不堪回首往昔,写诗便成了他无奈的倾诉和悲哀的写照。
李商隐是历来运用比、兴手法相当突出的诗人之一。他的创作个性也是比较复杂的,他的诗歌风格的深微也正是源于他的复杂的创作个性。他善于汲取前代诗人之长,经过反复酝酿,从而逐步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继承了杜甫的"转益多师"的文艺主张,极力反对"偏巧",提倡"兼材",但他的所谓"兼材"并不等于大杂烩,而是有他的匠心独运的。他认为作家应该是"行道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反对"文必有师法"的(《献京兆河东公启》)那一套囿于儒家"道流"的旧说。他认为反映真感情的文章,必然是"咏叹以通性灵"的作品。作家的客观环境不同,"性灵"不同,所以在作品中的反映,也就"阴阳参舒,其途不一;安乐哀思,其源数千"。"不一"和"数千",都说明李商隐他看到了真正具有创作个性的诗文,都是能抒发作者的独特"性灵"的,同时也应该是汲取众长的"兼材",而不应陷于"偏巧"。李商隐诗歌创作实践,证明确实如此。他的古体诗主要学习李贺,但有时也取法左思、高适、岑参和韩愈。他的七律主要学习杜甫,但偶然也汲取刘禹锡的雄浑、倜傥的长处。他的七绝诗汲取了李白的飘逸,王昌龄的深润,甚至还借鉴了"大历十才子"中的部分诗人从平易中见精微的某些可取之处。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风格
李商隐以写诗出名,李商隐的诗以《无题》出名。
无题诗是指他所创作的部分以"无题"命名和以诗歌开头两个字为题目的诗。这些诗作,不仅内涵丰富,耐人咀嚼,其审美价值更是异彩纷呈,凄美绝伦。
李商隐的诗现存约600首,其中*诗感慨讽喻,颇有深度和广度。直接触及时政的诗很多,尤其是《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从农村残破,民不聊生的景象,追溯唐朝200年的统治盛衰,风格接近杜诗,其咏史诗托古讽今,成就很大。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挚细腻,感伤气息很浓。无题诗是他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还有一些诗寄兴难明。此外,有少数艳情篇什,轻薄浮艳。这些诗并非作于一时一地,亦无统一思想贯穿。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因而统名为"无题"。由于它们比较隐晦曲折,千百年来解说纷纭。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此诗是追诗之题,应是诗的内涵的指向,提炼或概括,好比是诗的眼,无题的诗,其内容呈扇形或趋于辐射,看似模棱两可,朦胧含混,却是蕴有某些暗示或思考于其中的。他的《无题》,一共大约有二十首之多,在他的整个创作中占的比例并不大。可是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却超过了他的其它诗作,李商隐的无题,以七律为主要形式。这类主题,以抒情的深细婉曲、意境的含蓄朦胧为主要特色。
感伤情调是中国文学作品情感抒发的一大传统,自宋玉《九辨》以来,历来不绝。李所处的晚唐时代,社会的衰落,民生的寥落,国家的动荡,使得人们对于外界的关注,内转到对个体心灵的审视和体味。因此,社会现实造成了义山忧郁哀婉的感伤之情,将两情情境作为审美视角,或忧叹离怀之意,或哀婉异地之思,或缠绵两情之悦,往往于无望中带有执着。于迷惘中凝结清晰,似暗淡而不低迷,似茫然而愈固执。诗人心灵细腻,多愁善感。其以《无题》为代表的爱情诗,多传达的是一种没有确定感和目标感,扑朔迷离的特殊爱情生活的感受。在这其中,诗人或融入人生体验,或注入自身幻想,或虚无,或泛化,"已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无题》),将感伤的情绪倾于朦胧瑰丽诗境,融入多方感触于沉博绝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
较之宋后诗人愈来愈多的追求诗作中的理念和趣味,晚唐诗人李义山则更喜欢、也更擅长于用独到的目光去审度人情、世情、时情,抒写自身的感怀情绪,展示出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李商隐《无题》诗多以相思为题材,描写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渺落失望而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表现出了各种复杂思想情绪。单就一些具体的诗篇来说,《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帏深下莫愁堂",道出了少女相思时的期待、自伤的心情。而七绝《无题》(自道萦回)则蕴涵着徒有姿颜,世无赏音的哀怨与感慨。凡此种种,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抒发爱情的不幸,表现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阻碍、期待与失望、执着与缠绵、苦闷与悲愤,处处宣泄的是感伤的主导情感。
李商隐的爱情不太清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本意的朦胧,我想这并不是爱情的失意或是受挫,从他的现实生活理解为仕途的失意和生活困顿的无奈的表白也不足为过。
三、无题诗深层的含义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引发一首诗的心境仅仅像一道闪电,是为了抗拒沉长无聊的生活而向死亡的自毁性堕落。在这光芒四射的一瞬间,在向无垠的深渊下落时所造成的失重中,诗人的感慨穿透了日常的语言世界,进入了生命深处的永恒涌动中。在这不可遏止的波涛中,天才诗人的歌唱和呼唤就成了诗歌。而这样的诗一旦完成就摆脱了诗人,脱离了写诗时的心境。象一个黑洞,孤立、燃烧而自足。
清代诗人王士祯说过:"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难人解"。(《渔阳集》)这固然着重说明李商隐《锦瑟》诗的寓意深微,但也不妨认为兼指李不少诗篇也都相当难解。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的一些"无题"诗,在意境上的确表现为扑朔迷离的想象和绵邈沉沉的寄托。有些作品的确难以索解,有些作品也往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理清脉络,而不同于那些含义显豁,一目了然的诗作。这些特点之所以形成,有的固然是因为作者运用的象征、比拟手法偏于晦涩,但有的却也因为诗作的含蓄深沉而有待于读者顺理成章的探讨和细心的咀嚼。
谁又能说李商隐的一生不是一次心灵无题的茫然不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生孤苦起落的际遇与他心灵共鸣相通?李商隐便是这样寂寞无奈的走完了一生,伴随着《无题》的渴求和愁肠的诉衷,命运也就和《无题》打上了情结。
一千年前的李商隐的无题情感已经不能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声音犹在,而无言的文字却载着他的心灵从浩浩荡荡的历史穿透而来。一首首无题诗,是他一生命运的浓缩,"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他一生的无题情结,便是惘然和追忆吧。
参考文献:
1.《无题的难题:重谈李商隐的无题诗》李靖国《名作欣赏》1999.5
2.《也谈李商隐的无题诗》蓝柯《河池师专学校》1999.3
3.《生物意向与人格精神:李商隐"无题"诗意象特征分析》孙金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0.1
4.奇解一则(谈《无题》)姚文元文汇报1963.6.7
5.《关于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董乃斌《文史知识》1999.5
教师点评;
“谁又能说李商隐的一生不是一次心灵无题的茫然不知”,这是作者在深入理解李商隐《无题》诗的过程中闪过的思维火花。由对诗作的剖析转入对人生的思索,本文的结尾意味深长。刘红霞
文章出处:基础部
文章作者:装饰0413班 方雪明 (指导教师:庄小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1 08:29
一回答:李商隐无题诗共计七首,如下:
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4、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6、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
不去,因寄。
7、
谢傅门庭旧末行, 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 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 万里西风夜正长。
二、扩展知识:
1、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 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2、无题诗由来:李商隐的无题诗,是指李商隐所创作的部分以"无题"命名和以诗歌开头两个字为题目的诗。
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时世艰难,仕途坎坷,婚姻不幸,爱情多舛,目睹身受的*打击,夹缝中求生存的境遇,令其饱受磨难。
他的诗作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抒写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无论是*诗,还是咏史诗,或者咏物诗,都写得浓缛典丽,曲折深婉。不仅内涵丰富,耐人咀嚼,而且异彩纷呈,凄美绝伦。在晚唐以心情意绪构成诗歌主题的诗坛上,他以绮艳深幽之诗笔,抒写自己的深情与苦调,在浓厚的感伤情绪与悲剧意识中展示出凄婉迷离、静谧深邃的诗境,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绝响千古。
所以无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环境的,既有无法用简短的题目表达自己意境意愿的原因,也有迫于历史*情况的原因。当然这也就是现代人认为李商隐的诗晦涩难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