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亨利 向教皇格利高里 下跪3天3夜的事,谁知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0 02: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05:37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编辑本段事件经过
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趁德国国内局势未稳之际,命令亨利四世放弃任命德国境内各教会主教的权 亨利四世
利,宣布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甚至可以罢免皇帝。 对此,亨利四世以召集德意志主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相对抗。国王亨利四世与教皇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于是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德皇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与此同时德国国内以公爵鲁道夫为首闹独立的一些诸侯宣称,倘若亨利四世不能得到教皇的宽恕,他们将不承认他的君主地位。教皇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亨利四世*妥协。他再也无法顾及自己高贵的皇帝身份,1077年1月他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演出了一场“负荆请罪”。 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去了远离罗马,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拜见教皇。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站在城堡门前求饶。 当时大雪纷飞,地冻天寒,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赤足披毡,一直在雪地站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教皇格列高里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直到让亨利四世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追问最后教皇客死他乡了么
追答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05:38
1056年,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登上皇位后,摆在他面前的主要有两大难题:桀骜不驯的德意志诸侯、力量极大且难以对付的罗马教会。尤其是1073年,老教皇去世,新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即位后,形势更加严峻:格列高利七世一上台就发布训令,宣布教皇拥有罢免皇帝的权力。亨利四世得知后怒不可遏,决定好好整治一下教会。
1075年6月,亨利四世在战场上平定了地方诸侯的叛乱,开始腾出手来削弱教会势力。亨利四世坚持要控制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所有主教的任免权,并拒绝让得到教皇支持的米兰总主教就职,为此与格列高利七世发生激烈冲突。格列高利七世明确警告亨利四世不要干预米兰总主教职位的授职,否则就将他逐出教会。
亨利四世也不甘示弱,于1076年1月召开会议,宣称格列高利七世压根就是一个冒牌教徒,拟通过决议把格列高利七世逐出教坛。但是,当时绝大部分教徒是支持格列高利七世的,亨利四世并未成功。作为报复,格列高利七世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次月宣布对亨利四世处以绝罚(神职人员和教徒所受的重大处分):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据此,亨利四世的臣民作为上帝的子民,都将不再对他效忠。
本来就包藏祸心的德意志地方诸侯立刻宣称,如果亨利四世不能在一年之内恢复教籍,他们就不再承认他的合法性,并将拥立新皇帝!
在严峻的形势下,亨利四世再也无法顾及自己的皇帝身份,决定去“负荆请罪”。当时格列高利七世正在用早餐,突然得知亨利四世来了,以为对方是来讨伐的,吓得饭也顾不上吃便逃往一位朋友的领地——位于意大利半岛北端的卡诺莎城堡。
亨利四世没有放弃,带着老婆、孩子一路追了过去。格列高利七世担心有诈,不肯出来相见,亨利四世又想出一招:他光着脚丫子,披着一块破毛毯,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且一站就是三天三夜。

格列高利七世最终被他的诚心所打动,会见了亨利四世。亨利四世立刻虔诚地趴到地上,去亲吻格列高利七世的靴子尖儿。格列高利七世见状,决定取消对亨利四世的绝罚。这就是欧洲史上著名的“卡诺莎觐见”。这一事件后,德意志境内反对皇帝的联盟垮台了,亨利四世占据了上风。
接下来,亨利四世着手回国收拾残局。显然,所谓的请罪是亨利四世故意演给格列高利七世看的。在稳定了国内局势后,1080年,亨利四世就派人给格列高利七世送信,亮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要求他承认自己为皇帝,并威胁说,如果这个条件不能得到满足,自己将册封一位新教皇。
格列高利七世大怒,再次对亨利四世处以绝罚。可是这时,亨利四世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教众心中都取得了优势,于是,他马上予以回敬,再度宣布废黜格列高利七世,并任命了新教皇。1084年,亨利四世干脆率大军进攻罗马,格列高利七世只得仓皇出逃。

后来,格列高利七世虽然一度借助军队返回罗马,但是,这些军队在罗马大肆抢劫,激起罗马市民的强烈不满,无奈,他只能再次离开罗马,最终客死他乡。亨利四世以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度笑到了最后,不仅打击了教皇的气焰,也使德意志诸侯见识了他的厉害,对他以后巩固政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本文选自《百家讲坛》杂志,作者李方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