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中的自己和照片里的自己,哪一个更贴近别人眼中看到的自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9:5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1:57
照片更贴近。
人们在照镜子时,也不能有对自己完全真实客观的定位。因为大脑会自动进行“脑补”,所以镜子中的*概比真实长相好看30%。
也就是说,实际上真实的长相比自我感觉上的自己要丑30%左右这就是很多人照相时感觉不像。所以,根本没有不上相这一说,而是自己眼睛的滤镜效果太强大了。
扩展资料: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总觉得照片里的自己很丑,特别是别人给自己拍的照片,更是不忍直视。
第一,平时最常用镜子感知自己的外貌。在灯光和银镀层的作用下,镜子有显瘦显白的效果,所以镜中的自己要比实际上好看。
第二,每个人都有一点自恋倾向,为获得更好的自我认同感,照镜子时会不由自主地选取并定格在看上去较好的角度和表情,留存在记忆中,作为对自我的印象。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莫道丑人多作怪镜中自己美30%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1:57
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镜子中的自己恰好是自己的镜像,左右相反。不信你可以在镜子前举起左手,但镜子中的自己却是举起右手。而照片中的自己,就是他人眼中的自己。你可以举起左手让朋友帮你拍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你一样是举起左手。
好了,现在我们发现了这两种关于你的图像。但是,仅仅把一个照片做一个镜像处理,并不会改变照片中人物的美貌程度。但为何我们都认为镜子中的自己比照片中的自己更漂亮呢?甚至一些智能手机厂家为自己的手机产品开发了*反转功能,让你用手机*出镜子中的自己。
这是因为,曝光效应(
Exposure
effect)。社会心理学家
Robert
Zajonc
发现,仅仅在一群不懂中文的美国学生面前,多次呈现一些汉字,而另一些汉字则更少出现。最后这群学生就报告说,更喜欢那些仅仅因为看了更多次的汉字。后续的实验发现,给你拍很多照片,一些进行镜像处理,而一些保持原状。你自己更喜欢那些做了镜像处理的照片,因为你经常从镜子中看到它。而你的朋友却觉得原版照片中的你更漂亮,因为那才是他们眼中经常看到的你。
曝光效应的威力极大,仅仅因为更加熟悉某个对象,人们就会更喜欢这个对象。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个效应,在自己的男神或者女神面前经常出现,混个脸熟。而男神或女神会仅仅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以后,比起更陌生的人,他们会更爱你的容颜。
而广告也是如此,仅仅让某个商品在我们面前多次出现,我们就能更喜欢它而不是它的竞争产品。仅仅因为某个人的名字更常出现,我们就更喜欢这个名字,说不定还会更喜欢这个人。所以,家长取名可别用太生僻的字眼哦。
熟悉可以产生美,而美则能诱发喜欢。也可以是熟悉诱发喜欢,而喜欢使得我们认为某个对象更美。所以,让我们去熟悉这个世界,也让这个世界更熟悉我们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1:58
镜子中的自己恰好是自己的镜像,左右相反。不信你可以在镜子前举起左手,但镜子中的自己却是举起右手。而照片中的自己,就是他人眼中的自己。你可以举起左手让朋友帮你拍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你一样是举起左手。
好了,现在我们发现了这两种关于你的图像。但是,仅仅把一个照片做一个镜像处理,并不会改变照片中人物的美貌程度。但为何我们都认为镜子中的自己比照片中的自己更漂亮呢?甚至一些智能手机厂家为自己的手机产品开发了*反转功能,让你用手机*出镜子中的自己。
这是因为,曝光效应( Exposure effect)。社会心理学家
Robert Zajonc
发现,仅仅在一群不懂中文的美国学生面前,多次呈现一些汉字,而另一些汉字则更少出现。最后这群学生就报告说,更喜欢那些仅仅因为看了更多次的汉字。后续的实验发现,给你拍很多照片,一些进行镜像处理,而一些保持原状。你自己更喜欢那些做了镜像处理的照片,因为你经常从镜子中看到它。而你的朋友却觉得原版照片中的你更漂亮,因为那才是他们眼中经常看到的你。
曝光效应的威力极大,仅仅因为更加熟悉某个对象,人们就会更喜欢这个对象。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个效应,在自己的男神或者女神面前经常出现,混个脸熟。而男神或女神会仅仅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以后,比起更陌生的人,他们会更爱你的容颜。
1. 镜像和别人眼里看到的你,是左右颠倒的。
2. 比较别人拍摄的视频和镜子里的自己,可以检验左右颠倒的影响。
3. 对称性强的人更美,也可以说,他们看到的镜像,和别人眼里的样子很接近,但曝光效应或许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更好看。
照片和别人眼中自己的差别。
这里我觉得 @Andy Lee 老师的观点不够严谨。照片中的你,并不能说就是别人眼中的你。
这里有两个问题:
1. 焦距。
我们把问题简化,不考虑光线、视角、加工等等摄影技术方面的因素,单说焦距。先看一张图,说明不同焦距对人像的作用。
把50mm圈出来,是因为人眼的等效焦距是50mm左右。
焦距约小,约接近广角,造成的效果是会拉大脸的面积,这里的照片都是横幅,所以比较明显的效果是,脸被拉宽了。
焦距越大,约接近长焦,造成的效果是脸上的五官的透视效果减弱,换句话说,立体感减弱,五官被压扁。
所以,照片和别人眼里的样子并不相同,很多时候,相机的拍摄焦距都不是恰好在50mm左右。比如,iPhone镜头的等效焦距大约是30mm,拍出来,五官会立体一些,如果是竖着拍,还会显得脸长一些。
2. 冻脸效应。
@eno-one 老师在为什么有些美女不上相? - eno-one 的回答 中说过这个研究,直接引用了。
冻脸效应
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认为视频中的人比同一个视频的截图更好看。换句话说,就算你觉得自己在照片里看上去非常不堪也无须担心,别人就会觉得你会动的真人要好看得多。
视频中某人在说话时画面被暂停时,此人的静态形象通常没有视频播放时的动态图像好看。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Robert Post)和他的团队把这种静态脸相对动态脸没那么有吸引力的现象称为“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
人们会把在不同位置、不同侧面的同一张脸进行平均化。
这与先前研究所发现的“平均脸更有吸引力”是一致的。另一个可能是“他们(动态脸)更好地激活了我们的面部识别神经机制”。毕竟,相机是不久之前才发明出来的,我们大脑的脸部识别系统本来就是演化来加工动态脸,而不是静态脸。
随着进化,我们更习惯于看动态的面孔,而非静态的面孔。因为大脑更容易识别动态面孔,这不需要费太多精力,这一结果可能意味着动态面孔可能被认为更加有魅力。
研究者的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肖像摄影如此具有挑战性。“冻脸效应”可以说明为什么脸部摄影那么难掌握,以及为什么人们往往认为真人漂亮过上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1:58
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镜子中的自己恰好是自己的镜像,左右相反。不信你可以在镜子前举起左手,但镜子中的自己却是举起右手。而照片中的自己,就是他人眼中的自己。你可以举起左手让朋友帮你拍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你一样是举起左手。
好了,现在我们发现了这两种关于你的图像。但是,仅仅把一个照片做一个镜像处理,并不会改变照片中人物的美貌程度。但为何我们都认为镜子中的自己比照片中的自己更漂亮呢?甚至一些智能手机厂家为自己的手机产品开发了*反转功能,让你用手机*出镜子中的自己。
这是因为,曝光效应( Exposure effect)。社会心理学家 Robert Zajonc 发现,仅仅在一群不懂中文的美国学生面前,多次呈现一些汉字,而另一些汉字则更少出现。最后这群学生就报告说,更喜欢那些仅仅因为看了更多次的汉字。后续的实验发现,给你拍很多照片,一些进行镜像处理,而一些保持原状。你自己更喜欢那些做了镜像处理的照片,因为你经常从镜子中看到它。而你的朋友却觉得原版照片中的你更漂亮,因为那才是他们眼中经常看到的你。
曝光效应的威力极大,仅仅因为更加熟悉某个对象,人们就会更喜欢这个对象。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个效应,在自己的男神或者女神面前经常出现,混个脸熟。而男神或女神会仅仅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以后,比起更陌生的人,他们会更爱你的容颜。
而广告也是如此,仅仅让某个商品在我们面前多次出现,我们就能更喜欢它而不是它的竞争产品。仅仅因为某个人的名字更常出现,我们就更喜欢这个名字,说不定还会更喜欢这个人。所以,家长取名可别用太生僻的字眼哦。
熟悉可以产生美,而美则能诱发喜欢。也可以是熟悉诱发喜欢,而喜欢使得我们认为某个对象更美。所以,让我们去熟悉这个世界,也让这个世界更熟悉我们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1:59
严格来说,照片分为两种照片:*照片(用手机的前置相机拍摄)和他拍照片(用手机的后置相机拍摄)。
*照片和镜子中的自己是一样的,而他拍照片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一样的。但是*照片和他拍照片其实成左右镜像对称关系,不信你可以自己用手机验证一下,很简单。比如举起左手,分别用手机的前置相机和后置相机*一张,会发现前置相机的照片左手在左边,后置相机拍的照片左手在右边。
我们平时很少从别人视角看自己,基本上都是从镜子或前置相机的预览中观察或打扮自己,因此更习惯这个视角的自己。而别人也不会经常从镜子或前置相机去看我们,因此他们更习惯第三人称视角的我们的样子,只是一个习惯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左右脸比较对称的人来说,区别不大。然而现实中左右脸完全对称的人是非常罕见的。左右脸是否对称也不是美丑的标准,因为很多颜值明星的脸也不左右对称。
如果我们能够经常通过第三人称视角,去打扮自己,是能够更迎合别人的审美的,让自己更受欢迎。也会在偶然从别人拍的视频或照片中看到自己时,不会觉得那么陌生和奇怪。“镜像相机”这个app可以将前置相机的预览界面左右镜像翻折,翻折后就是别人眼中的我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