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9:52
共1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27 09:57
气温在15度左右时人体就会感觉到凉,气温在10度以下就会感觉到冻。
气温是一气象术语,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0 02:25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 18 ~ 23度,湿度45 ~ 65% RH。
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 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
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感觉温度还与风速和湿度有关 以上只是从温度的高低谈论冷、热,这还不全面。其实,所谓冷、热,是人们的一种感觉,它与实际气温不完全是一回事,感觉温度除与气温有关外,还与风速和湿度等有关。例如冬季南方的阴雨天,人们感到透心的冷;而在北方刮大风时,就感到刺骨的寒。
在夏季台风或暴雨到来之前,由于气温高于体温,气温对人体起加热的作用,人只能靠出汗耗热来维持体温平衡,如果这时空气湿度大,汗又不易挥发,人体就会感到闷热异常。如果这时清风徐来,加快了人体热量的散发,人体马上就感到凉快。这都说明谈论冷、热时不能忽略风和湿度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0 03:43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18℃到25℃之间。
当环境温度在18℃到25℃,相对湿度在40%到70%时,人体感觉最舒适,人的正常体温37℃,可以得出人体在22-24℃时感觉最舒适,因为37℃与0.618的乘积为 23℃,在这一环境温度中,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理功能均处于最佳状态。
对此,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表示,确实,不论春夏秋冬,23℃最让人感到舒适,工作时不会觉得热、睡眠时不会觉得冷。
体感温度和大气的湿度关系密切,如果空气的湿度比较大,人就会感到比较闷热。一般而言,气温达到32℃,相对湿度超过80%,人会感到非常闷热、不舒服。如果气温在35℃以上,空气湿度小,又有风,虽然会感觉到太阳比较晒,但人体不会那么难受。
国外的相关研究称22℃到23℃为中性温度。在中性温度状况下,人体既不需要释放多余热量,也不需要保暖,人体与外界热量交换很少。此时,人体处于能量消耗的最低点,人体感觉也是最舒适的。中性温度是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几率的最低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0 05:18
人体舒适温度是18℃到25℃。
当环境温度在18℃到25℃,相对湿度在40%到70%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温度在26℃到30℃,湿度小于60%时,人体感觉热而不闷;温度高于30℃,湿度大于70%时,人体感觉闷热。
在低于18℃的房间里,人体会感觉冷;而在高于26℃的房间里,人体会感觉热。这也是北方集中供暖规定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18℃的原因,还是夏季空调房间设置温度建议不低于26℃(省电和人体舒适兼顾的选择)的理由。
人体最佳的舒适度与海拔高低、纬度高低都有一定关系。我们通常认为22℃到23℃是中低纬度平原地区人体的最佳舒适温度,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高纬度的哈尔滨人来说,他们会觉得此环境温度下感觉还略偏热一点;同样,对于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拉萨居民而言,他们也会觉得有点偏热。
在北方的冬季,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昏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同时,若室内外温差过于悬殊,所居人群也容易患伤风感冒。
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每年春季停暖气之后,中老年人患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明显增多就是最好的例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0 07:09
当环境温度在18℃到25℃,相对湿度在40%到70%时,人体感觉最舒适。
温度在26℃到30℃,湿度小于60%时,人体感觉热而不闷;温度高于30℃,湿度大于70%时,人体感觉闷热。
一般来说,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以借助体温调节来保持平衡,但调节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就可能影响到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导致人出现中暑和热疲劳。
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孩子活泼好动,体温一般会比成年人高一点,而且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新陈代谢旺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还不健全,在高温环境下身体自我调节能力比成年人弱,所以孩子一般会更怕热。
国外的相关研究称22℃到23℃为中性温度。在中性温度状况下,人体既不需要释放多余热量,也不需要保暖,人体与外界热量交换很少。此时,人体处于能量消耗的最低点,人体感觉也是最舒适的。中性温度是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几率的最低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0 09:17
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3℃。
当环境条件为温度25℃,人体处于最正常最理想的热平衡状态,感觉最为舒适,反应最为良好。实际上,人体所感觉到的有效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要相应略低一些,一般约低1~2℃,但是,人体实际所感觉到的温度并没有那么高。
人体代谢率,服装热阻息息相关,并不能以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温度就奇怪说人原本不会感觉热,但实际上27度时,人体代谢已然升高,空气温度已经升高使人产生不适,热感已经右移至不适的区间。
夏季当有热风吹来时,由于汗水蒸发快,入体虽感到干热但并不闷热。反之,在冬季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对流换热快,散热效率也高,所以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有风时人体会感到更冷。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它决定着排汗的散热效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0 11:42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习惯不同,对温度的敏感度也不同,所以不是一概而论的。通常人在安静状态*感最舒适的温度为21-24℃。
一般来说,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不仅大汗淋漓,容易食欲不振,而且心情烦躁,易产生过激行为,心境低落;温度升到38℃,躁动不安、叫骂、摔东西等情况会明显增多;温度升到40℃,打架斗殴、自杀等事件的发生几率,会比平常高出许多。气温在20℃—22℃的情况下,人心情舒畅;在18℃、20℃时人的工作效率最高。气温过低时,人会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lO℃以下时感到沉闷、情绪低落。气温低于4℃严重影响思维效率。
天气对人的影响:
1、湿热天气会影响人反应的准确性。人的反应性在6月份最好,12月份最差。所以,冬季交通事故率一般较高。
2、气温在18℃时,人脑思维最为敏捷;35℃以上人脑会感到疲劳;温度低虽使人脑清醒,但用脑效率并不理想。
3、气压、气温、湿度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均不大的平稳气候有利于人的长寿。因为年龄越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就越高。
4、空气新鲜的时间不是早晨。而且恰恰相反,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其中晚七点和早七点为最高峰。一年之中,夏秋季空气最新鲜,春冬的头一两个月空气污染最重;在一天当中,中午下午空气较新鲜清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0 14:23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26-28度,低了会觉得冷,高了又会觉得热,所以一般情况下,开空调的时候都会开26-27度,天冷的时候就开28度。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0 17:21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度。对外界的温度应该是在夏季19℃-24℃,冬季12℃-22℃比较舒适.标准温度是人体体温和0摄氏度的黄金分割点上,约是23摄氏度。范围18-25摄氏度,人都会感觉舒适。但是的话,这个不是绝对的了,这个就是看个体差异的情况的了。不同的人,感受可能不同的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0 20:36
25度的时候是身体最舒适的时候。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1 00:07
20度。这一温度不冷不热,人们会觉得很舒适。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1 03:55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一般在18℃到27℃之间,因为这段温度是人体最舒适的时候。而且我们一般打开空调也是有这种*,应该就是考虑到这种问题。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1 08:00
人体正常的体温是36到37°。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使人体产生不适的症状。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1 12:21
二十五度吧,天气一点也不潮湿是最舒服的了,这个温度既不会出汗,而且因为空气干干爽爽的,二十五度简直是太美好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1 16:59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15度到25度之间,湿度45%-75%之间,27度以上会觉得很热,15度以下会觉得很冷。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1 21:54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应该是在20摄氏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