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2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4:02
古代皇帝玉玺上面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玉玺指的是古代皇帝专用的印章,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玉玺的使用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在周朝以前,印和玺被统称为印,是用金子或者玉为材料做成的。
到了周朝才开始有了印和玺之分,只有皇帝使用的印才能叫做玺,而普通臣民所用的只能称之为印,皇帝用的玉玺下面刻的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在汉书当中记载的是,玉玺下面刻字为昊天之命皇帝昌寿,虽然两者的记载不一样,但一般指的都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种说法。
扩展资料:
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命李斯用和氏璧铸造玉玺,方圆四寸,上有钮交九龙,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此后能否拥有传国玉玺就成为能否称帝,是否为天下承认的标准。这块本质上只是一块石头的玉玺由此掀起了武林中的腥风血雨。
刘邦从秦王子婴处得到传国玉玺,后传至光武帝手中,汉献帝时,孙坚发现传国玉玺,这块玉玺也要了他的命。
也要了袁术的命,曹魏时,玉玺被曹丕得到,后辗转至东晋手中,贞观四年即630年,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从突厥归附,传国玉玺为李世民所得。
五代时期,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玉玺*,自次传国玉玺失踪,北宋时期,一农夫在田间发现一块玉玺,经鉴定,确为传国玉玺,靖康之变中,传国玉玺再次丢失,此后就再也没现身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玺(玺底印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4:02
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4:03
秦代传国玉玺刻的是,受命于天即位永昌。玉玺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还有就是“传国玉玺”。清代二十五方御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满文“皇帝之宝”、栴檀香木“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钤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4:04
传国玉玺始于秦始皇,由丞相李斯篆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至元灭时遗失,下落不明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4:04
和氏璧上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最出名的便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