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5:47
一、变形和应变的概念
固体岩石受力后,内部各质点发生相对位移,导致岩石形态、体积的改变称为变形。岩石变形的最基本形式有两种:线变形和剪切变形。线变形是指岩石受力后,表现为单纯的拉伸或压缩;剪切变形是指岩石受力后,表现为内部任意截面都旋转了一个角度,又称为角变形。为了说明固体岩石受力变形的程度,通常用应变量来度量;物体的相对变形量叫应变。与变形相对应,应变也可分为线应变和剪应变(角应变)。
(一)线应变
线应变指岩石受力发生线变形后,纵向上所增加或缩短的长度(ΔL)与变形前的长度(L)的比值,即:
地质构造识别与分析
在构造地质学中,规定由压应力产生的ε压为正,由张应力产生的ε张为负。
当岩石纵向产生线应变时,横向也会出现横向线应变,其公式为:
地质构造识别与分析
一般认为,横向线应变与纵向线应变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即:
地质构造识别与分析
μ为岩石的泊松比,每种岩石都有自己的泊松比,一般不超过0.5。岩石的这种性质称为泊松效应,它对解释岩石的变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岩石的许多张节理,就是因为受到侧向压应力而产生泊松效应,是在其垂直方向上诱导产生拉伸引起的。
(二)剪应变
指固体岩石在剪应力或扭应力作用下,岩石内部原来相互垂直的两条线段所夹直角的改变量。如果原来形状为正方形,变形后成为平行四边形,原来的直线旋转了θ角,其正切值tanθ即为剪应变量(γ),即:
γ=tanθ
二、岩石的变形方式
(一)按受力方式的分类
固体岩石变形按受力方式,可分为五种变形方式。
1.拉伸变形
这种变形是沿物体轴线方向有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使物体内质点间距离拉长引起的变形,这时物体沿轴线方向伸长(图3-6A)。在拉伸中,物体不仅沿轴线方向发生变形,在垂直轴线方向上也发生变形。在描述变形程度时,用拉伸应变来表示。
2.挤压变形
这种变形是沿物体轴线方向有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使物体内质点间距离缩短引起的变形,这时物体沿轴线方向缩短(图3-6B)。在缩短中,物体不仅沿轴线方向发生变形,在垂直轴线方向上也发生变形。在描述变形程度时,用压缩应变来表示。
3.剪切变形
这种变形是物体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外力(剪切力)作用,物体内质点沿作用力方向滑动位移引起的变形(图3-6C)。
图3-6 岩石几种变形方式
4.弯曲变形
物体受到垂直于其轴线的外力作用(包括力偶)可使其发生弯曲变形(图3-6D)。其重要特征是最大弯曲的凸侧受到拉伸,而凹侧受到挤压,其间有一即不受拉伸又不受挤压的中和面。野外常见的褶皱就是岩层的弯曲变形。
5.扭转变形
扭转变形是指物体两端受到一对扭矩作用时发生的形变(图3-6E)。
(二)按岩石变形后的形态分类
岩石的变形按变形后的形状,可分为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两类。
1.均匀变形
均匀变形系指岩石的各个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拉伸、压缩与剪切变形属于均匀变形。
2.非均匀变形
非均匀变形系指岩石各点变形的方向、大小和性质发生的变化的变形。弯曲与扭转属于非均匀变形,褶皱构造就属于非均匀变形的结果。
三、岩石变形的阶段
材料力学实验证明,岩石与其他固体物质一样,在受力变形过程中,应力(σ)与应变(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以应力(σ)为纵坐标,应变(ε)为横坐标,则可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图3-7)。分析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通常将岩石受力变形过程依次划分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岩石的三个变形阶段是依次发生的,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过渡的。由于岩石的力学性质不同,不同岩石的各个变形阶段的长短和特点也各不相同。
图3-7 塑性材料(低碳钢)做拉伸实验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据孙超,1990)
(一)弹性变形阶段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又能完全恢复其原状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如图3-7,当超过B点时,即使去掉外力,岩石也不会再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所以,B点的应力值σB称为弹性极限,OB段称为弹性变形阶段。OA呈直线,说明应力σ与应变ε成正比,符合胡克定律。OA的斜率为:
tanθ=σ/ε=E
式中:E称为弹性模量。不同力学性质的岩石,E值是不相同的。AB为一条曲线,应力σ与应变ε不能用胡克定律表示。但是,当外力去掉后,岩石仍然可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状态,所以仍为弹性变形阶段。
从微观角度看,岩石变形是由组成它们的质点受力发生位移,而导致岩石的形态或体积改变,同时质点的位移要吸收一定的位能,在短期内,外力解除后,这种位能又发挥作用,使质点部分或全部恢复其原来的位置,即弹性恢复或弹性回跳。地震冲击波的传播就使地壳内的岩石具有弹性变形的表征。
(二)塑性变形阶段
随着外力的继续增加,变形也相继增大,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弹性极限后,即使将应力解除,岩石的变形也不能完全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叫作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图3-7所示BE段称为塑性变形阶段。
在BE塑性变形阶段中,整个变形曲线呈反S形。其中,当应力超过C点时,曲线变成水平状态,说明在没有增加外力的情况下,变形仍然显著增加,也说明岩石抵抗变形的能力很弱,这种现象称为屈服或塑性流变。C点为屈服点,其应力值σC称为屈服极限。当应力超过D点后,随应力的增加,曲线弯曲向上,说明岩石在塑性变形的最后阶段DE内会不断地受到强化,因而又重新产生不断增长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岩石发生塑性变形的原因:从岩石本身性质来讲,受力岩石在塑性变形阶段内部质点发生位移,在新的位置上达到了新的平衡,当去掉外力作用后,岩石内部质点不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表现在岩石的外貌虽然变了形,但内部质点仍然存在着结合力而连接在一起,使岩石仍然保持着连续完整性。
岩石内部质点的位移,可以发生在矿物颗粒之间的滑动或矿物颗粒内部的滑动。粒间滑动是指发生在矿物颗粒之间的软弱界面上滑动,矿物颗粒本身的大小和形态未发生改变;粒内滑动是指矿物颗粒内部的质点产生平移滑动或双晶滑动(图3-8)。
图3-8 岩石塑性变形时的双晶滑动
(三)断裂变形阶段
任何岩石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总是有一定限度的,若作用的外力继续加大,当其超过固体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内部的质点间的结合力就会遭到破坏而产生破裂面,使固体岩石完全失去其完整性,称为断裂变形或脆性变形。
如图3-7所示,当超过E点后曲线急剧下降,说明岩石失去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达到被破坏的程度。对韧性较强的岩石,当所受的张应力超过强度极限σE时,会出现细颈化现象。随着细颈化现象的出现,岩石表现为所受应力迅速减小,变形急剧发展且直到变形曲线上的K点时,才在细颈化处被拉断。EK区间乃为局部塑性变形阶段。
岩石的变形与岩石的力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影响岩石变形的力学性质主要表现在岩石的脆性或韧性方面。岩石受力后,若在破裂前只有很小的塑性变形的现象(应变量<3%~5%),称为岩石的脆性,脆性强的岩石,受力后很快就会发生破裂;岩石受力后,若在破裂前能承受较大的变形(应变量>10%)而不失去连续完整性的现象,称为岩石的韧性,韧性强的岩石,不易被拉断、剪断或折断。岩石在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一般表现为脆性,但随着围压、温度及变形速率等条件的改变可转化为韧性。
四、岩石的破裂行为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同一岩石的强度极限值,在不同性质的应力作用下差别很大(表3-1)。一般来说,岩石受力发生破裂发生的行为也称破裂方式,其方式有张裂和剪裂两种形式。
表3 -1 常温常压下,一些岩石的强度极限
(据徐开礼等,1989)
(1)张裂:是在外力作用下,当张应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抗张强度时,在垂直于主张应力轴的方向上产生的断裂。
(2)剪裂:是岩石受力时,沿着最大剪应力作用面发生的断裂,此时的最大剪应力也达到或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从理论上分析,剪裂将沿着最大剪应力作用面发生,即剪裂面与σ1呈45°相交,但岩石力学实验和野外观察表明,剪裂面与σ1夹角总是小于45°。究其原因,库仑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岩石有内摩擦角,正是由于内摩擦角的存在,才导致野外与实验中(夹角小于45°)的与纯理论(夹角45°)的夹角不一致。由共轭剪裂面形成一对锐角和钝角,其锐角平分线常为σ1或压力方向,将共轭剪裂面所夹锐角叫共轭剪裂角(2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