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3 16: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3:28
湘潭大学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 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的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211和985的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大学简介:
湘潭大学(Xiangtan University),简称“湘大”,是国家领导人倡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由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入选111计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 1974年,湘潭大学复校。1978年,学校成为全国16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自1958年创建以来,湘潭大学一直坚守着“博学笃行 盛德日新”的校训不断发展,是“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全球eroam联盟、全国红色文化战略联盟等成员。
学校拥有特种功能薄膜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化工过程模拟与强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装备及储能材料与器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党*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等2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旅游局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有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杂轨迹加工工艺及装备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等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现设有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等23个学院、教学部和研究生院,学科覆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艺等9大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0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4个国防特色学科;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10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湘潭大学王牌专业名单如下:
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国*党历史、工程力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经济学、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物理、行政管理、化学、旅游管理、中国*党历史、英语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经济学、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知识产权、化学、物理学、自动化、行政管理、英语、汉语言文学、中国*党历史、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档案学
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工程力学、统计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食品科学与工程、德语、新闻学、广告学、哲学、历史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保设备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学、动画、艺术设计学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法学
全国首设专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可获美国杜兰大学硕士学位)
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师资力量
据2022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645人 ,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76% ;有留学经历的教师达25%,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1人、英国物理学会会士1人、“万人计划”人选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国家杰青、优青基金获得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2人,中国高被引学者3人 ,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 ,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1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湖南省自科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享受**特殊津贴专家52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1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