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齐策四 原文与翻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3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6:07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原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①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②其坏,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书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注释】
①息:繁殖。
②彻:同撤。
【译文】
齐王派使臣去访问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开齐王送来的信,便问使者说:“年成可好吗?人民可好吗?大王可好吗?”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齐王的派遣,来拜见威后,现在您先不问大王,却先问年成和人民,岂不是先卑贱而后尊贵吗?”威后说:“不对,如果年成不好,怎么还会有人民?如果没有人民,怎么还会有国君?怎么有舍本而问末的道理呢?”
于是她进一步问使臣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他可好吗?他为人,有粮食吃时。他给别人粮食吃;没有粮食吃时,他也给别人粮食吃,有衣服穿时,他给别人衣服;没有衣服穿时,他也给别人衣服穿。这是帮助国君养活人民啊!为什么至今还不给他工作呢?叶阳子可好吗?他为人,痛爱鳏寡的人,供养孤独的人,救济穷困的人,补给不足的人。这是帮助国君让人民活下去啊!为什么至今还不给他工作呢?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可好吗?她不修饰打扮自己,已经老了,也不出嫁,而在家奉养父母。她是为民表率,教大家都行孝道的人啊!为什么至今还不封婴儿子为命妇让她入朝呢?这两位贤士没给工作,一位孝女不给加封,您怎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啊?於陵仲子还活着吗?这个人为人,对上,不为国君服务;在下,也不治理其家庭;又不结交诸侯;这是带头要人们做一个对国家不负责任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掉他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6:07
【译文】
靖郭君对待门客齐貌辨非常友好。可是齐貌辨为人不拘小节,因此门客们都讨厌他。有个叫士尉的人曾为此劝说靖郭君赶走齐貌辨,靖郭君没有接受,士尉拂袖而去。这时孟尝君田文也在暗中劝说驱逐齐貌君,不料田婴却大发脾气说:“即使将来有人铲除我们这个家族,捣毁我们这片家业,只要能对齐貌辩有好处,我也在所不惜!”于是田婴就给齐貌辩上等的客舍住,并且派长子去赶车,朝夕侍候不懈。
几年以后,齐威王驾崩,由田婴的异母兄宣王即位。田婴跟宣王合不来,于是就离开首都到自己的封士薛地来住,齐貌辩也跟他一同到了薛城。没多久,齐貌辩决定辞别田婴回齐国去晋见宣王,这时田婴就说:“君王既然很讨厌我田婴,那你此去岂不是找死!”齐貌辩说:“臣根本就不想活,所以臣一定要去。”田婴也无法阻止,于是齐貌辩就去见宣王。
齐貌辩到了齐国首都临淄,宣王很早就知道他来,他满心怒气地等着齐貌辩。齐貌辩拜见宣王后,宣王首先问他说:“你是靖郭君手下的宠臣,靖郭君是不是一切都听你的呢?齐貌辩回答说:“臣是靖郭君的宠臣并不错,但要说靖郭君什么都听臣的那倒未必。例如当君王还是当太子时,臣曾对靖郭君说:‘太子长一副不仁相貌,下巴太大,看起来好像一只猪。让这种人当国王,施政必然违背正道,所以不如把太子废掉,改立卫姬之子效师为太子。’可是靖郭君竟然哭着对臣说:‘不可以这样做,因为我不忍这样做。’假如靖郭君是一切都听臣的话,那么靖郭君也不会遭受今天这样的*,此其一。
当靖君到了薛城,楚相昭阳要用几倍的土地来换薛地,我又向靖郭君说:‘一定要接受这个请求。’靖郭君说:‘从先王那里接受薛地,现在即使与后王关系不好,如果把薛地交换出去,将来死后我向先王如何交待呢?况且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难道能把先王的宗庙交给楚国吗!’又不肯听从我的。这是第二件事。”齐宣王听了不禁长声叹息,脸上颜色变了,说:“靖郭君对寡人的感情竟然深到这种程度啊!我太年轻了,很不了解这些事情。您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请回来吗?”齐貌辨回答说:“好吧。”
靖郭君穿戴上齐威王赐给的衣服帽子,佩带赐给的宝剑,齐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望着他哭泣。靖郭君到了朝廷,齐宣王就请他做国相。靖郭君表示辞谢,不得已才接受了。7天以后,又以有病为名坚决要求辞职,3天以后齐宣王才答应了他的要求。
此时此刻,应该明白靖郭君有知人之明啊!自己能够了解别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议那个人,他也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这也就是齐貌辨之所以置生死于度外、乐于解忧患、急于救人危难的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6:08
齐王派使臣去访问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开齐王送来的信,便问使者说:“年成可好吗?人民可好吗?大王可好吗?”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齐王的派遣,来拜见威后,现在您先不问大王,却先问年成和人民,岂不是先卑贱而后尊贵吗?”威后说:“不对,如果年成不好,怎么还会有人民?如果没有人民,怎么还会有国君?怎么有舍本而问末的道理呢?”
于是她进一步问使臣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他可好吗?他为人,有粮食吃时。他给别人粮食吃;没有粮食吃时,他也给别人粮食吃,有衣服穿时,他给别人衣服;没有衣服穿时,他也给别人衣服穿。这是帮助国君养活人民啊!为什么至今还不给他工作呢?叶阳子可好吗?他为人,痛爱鳏寡的人,供养孤独的人,救济穷困的人,补给不足的人。这是帮助国君让人民活下去啊!为什么至今还不给他工作呢?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可好吗?她不修饰打扮自己,已经老了,也不出嫁,而在家奉养父母。她是为民表率,教大家都行孝道的人啊!为什么至今还不封婴儿子为命妇让她入朝呢?这两位贤士没给工作,一位孝女不给加封,您怎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啊?於陵仲子还活着吗?这个人为人,对上,不为国君服务;在下,也不治理其家庭;又不结交诸侯;这是带头要人们做一个对国家不负责任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掉他呢?”
战国策 齐策四 原文与翻译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
文言文战国策·齐策四原文和翻译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于孟尝君告贷。孟尝君曰:“诺。”冯谖故贫,长筹不立门户。且冯谖非有求于孟尝君也,私悉视歌笑之中不缪于家事而已矣。孟尝君乃微察而笑曰:“世之人何独能立门户哉?”乃赐冯谖车马衣被剑甲,令其乘传而见之。冯谖曰:“君...
战国策 齐策四 原文与翻译
《战国策·齐策四》原文与翻译 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四>>的译文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书信,赵威后问使者:“齐国有个复姓钟离的隐士(处士:有道德才能但未作官或不愿作官的士人,钟离子,这里“子”系尊称),他还好吧?他的处世为人,是能对于有粮的人,给他们吃的(食:读si,这里做动词用,即给予食物);对于没有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吃...
<<战国策,齐策四>>原文与翻译
【原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译文】齐建派遣使者...
战国策齐策四翻译
《战国策齐策四》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些政治、军事策略及相关事件。以下是该文章的翻译:译文:在战国时期,齐国采用了多种策略以巩固其地位。其中第四策主要关于齐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部署。齐国通过与各国间的纵横捭阖,既维持了与强大国家的友好关系,又巧妙应对了各国的威胁...
战国策齐策四的意思
原文的意思: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冯谖有何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没什么才能。”孟尝君笑了笑,说道:“好吧。”就收留了冯谖。 那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不太...
《战国策.齐策四》翻译
孟尝君担任相为数十年,没有丝毫的灾祸,就是因为有冯谖为他出谋划策啊。孟尝君要组织合纵联盟。齐人公孙弘对孟尝君说:“您不如派人先了解了解秦王的情况。如果秦王是帝王那样英明的国君,您就是做臣子恐怕也不能够,还有什么条件组织合纵联盟,去与秦国对抗呢?如果秦王是无能的国君,您再组织合纵联盟去对抗,也不晚...
《战国策·齐策四》解释?
叶(音SHE)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
关于战国策齐策四
世上没有千里马,您的四匹马拉的车已经准备好了原文为:王斗曰:“世无骐麟、耳,王驷已备矣。” 出自:《王斗讽齐王好士》选自《战国策 齐策》原文: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