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发展历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0 08: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7:25
汉字发展至今,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汉字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又是分阶段进行着。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和简帛,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汉以后的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各自有其鲜明的特征。它们相互间的明显差别,就是汉字形体变化发展阶段性的最好说明。
一、商代的甲骨文
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它是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也称契文;又由于它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市郊区的小屯村一带,历史上叫“殷墟”的地方,因此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多“卜辞”,也有少数“记事辞”,所以还有“卜辞”或“殷墟卜辞”的名称。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二、西周的金文
二、西周的金文
周初甲骨文出土600多,字都很小。谈西周文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代表性上讲,都比不上金文的价值。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主要铸或刻在铜器上。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把这样的文字称金文。由于古铜器中乐器的钟体型最大,乐器中的鼎数量最多,因此也称金文为“钟鼎文”。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
三、战国时期的石刻和简帛
这时期由于*经济文化剧烈变化,文字也进入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应用文字空前广泛,书写形式多样。除金文外,尚有书于竹简与缣帛上的简帛文,刻于玉石上的石刻文以及钤印在陶上的陶文,钱币上的货币文,印章上的玺引文等。
四、秦代的小篆和秦隶
六国地域差异,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不便,对*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着手文字的统一。标准字体为小篆。
1.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2.小篆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五、汉代的隶书和章草
汉隶是到了两汉中晚期在秦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它是篆书形体的归于消失和波磔的开放由竖伸变为横展使字形扁平,体势左右相分的汉隶风格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1.汉隶的特点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变革,隶变的完成,是汉字形体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变篆书圆转线条为方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看不出原来的相形面貌了。(2)对一些繁复的字的笔画乃至部件省并简化。如“雷,屈”两字的部件简省,“书,承,胜”的偏旁省并。(3)部分偏旁因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形分化为若干不同的形体。“冰、浆、注”的“水”旁,到隶书就五花八门了。(4)偏旁的变形,省略与归并,使一些篆书形体不同的偏旁混而为一。如:“丰”,到隶书基本上变得完全相同。
隶书完全抛开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得汉子变成抽象的符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汉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汉字的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章草
它是隶书的快写,实际上是由秦隶中的草书因素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以笔画牵带和借让为特色的隶书快写,后期隶书波磔精美,章草也跟着波磔精美。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章草是隶书的快写,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
六、汉代后的楷书、行书、草书
1.楷书
它是今天通行的正体字,含有楷模,规范的意思它。由汉隶发展而来,大抵出现于汉末魏初,成书于东晋时期。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
2.行书
它是楷书的快写,它的取名从“民间最为流行的书体”而来它,与楷书同时产生。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一方面,它克服了草书过于放肆而难于辨认的缺点而采取了楷书的形体。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草书书写快捷的优点,弥补楷书过于拘谨的缺陷,既易识易认,又简易快捷。所以,在实用方面,都与楷书无本质区别。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行书是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3.草书
它包括章草和今草。“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今草是楷书的草写。这里重点说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是从长草发展过来的,他一方面承袭了章草的牵丝引带写法,并且由字字独立发展到字字相连属;另一方面,它又尽去章草的波磔,变章草的横势为纵势,使草书由隶书的体势转变到楷书的范畴,因此成为楷书的草书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