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0 14:2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5:51
青塘军话是陆丰西南镇青塘一种方言。说到青塘的语言,毗邻的村镇都以讲客家话学佬话为主,但该管区以却讲军话为特色,军话是主要分布于广东或者海南的少数地区,由明代卫所后裔讲的类似于明代通话的一种方言。由于居住地分散,社会经济的变迁,然而这特色的军话目前已濒危,其中青塘军话就是最集中的体,全村同使用这一语言,所以该管区是军话最好的考究团体和地区!具体的军话参考请看丘学强博士的《军话研究》,其中有该语言的音标音调的考究。青塘军话,何以百年来一直流传呢?这源于青塘人特殊的乡规民约.据原大安中学黄华伟校长介绍,旧时村里曾有不成文规矩,青塘人必须讲军话,即使是外出,家乡人也要用家乡话交流.提及,旧时私塾教师到青塘教书,一定要先过青塘军话关,因为课堂传授必须用军话进行,所以呢,青塘小学之前也是用军话授课的,在这点上就是我们为什么感觉老一辈说军话特别准的原因.另外,外村嫁入的女子,必须在四个月内学会军话.否则便会村里人的数落甚至赶出家门.不过这是很久的情况了.虽然青塘人自觉保护军话亿承传,但作为青塘人对军话的生存状况表示担忧的.军话已经濒危!!说它频危当然有它理由的! 其理由是:从语言使用者角度看,军话一般处于其他其他语言的包围中,极其受到影响,不像明代卫所众多,现在说军话的零零星星,现在只有少数几个老军户家族在祭祖时会用军话念祭文.甲子,捷胜,平海三个外所,如今也只剩平海,陆丰青塘管区讲军话,当然青塘的军话是比较特别的.之前陆丰青塘附近的安安村(马鞍山),旱田新村本来也流行军话,但近年来除了很少的几位老人外,其他村民已经不说军话了,说得准不准就不说了.可见其消失得多快.哎… 其二,从语言自身的角度看,不同方言则大多只有几千或者一万多人(青塘居多),有的甚至几百人(如坎石潭,旱田新村军话),在其他有几百万,几千万人说闽,客或者其他方言的包围下,濒危,是很难避免的. 就陆丰地区而言,青塘和坎石潭仅以螺河相隔.在它们的周围,西南镇屯埔乡,西南镇墟内讲客家话,溪云乡的一部分,深坑乡,黄塘乡讲福佬话.坎石潭所在东七乡基本上也都讲福佬话.青塘,坎石潭,大埔,安安,两军等军话点,正好处于福佬话,客家话交界或者混杂的西南,大安,河西等镇---再往北是一大片的客语区,往南,往东则是一片的闽语区.所以,军话区周围的方言分布情况看,所以军话是正处在&uot;方言岛&uot;受到周围各方言的围攻.军话生存,不容乐观! 还有,现在由于大部分讲军话者大多会说多种方言或者普通话,加上与周围其他方言人通婚历来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军话中其他方言的成份日益增多,而陆丰青塘军话原有的特色在其他方言的影响下也已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在青塘军话中较为突出! 在百度青塘吧的青塘人都知道,青塘有很多军话儿,民间故事,然而,现在许多年轻人除了所操方言本身已与老一辈许多不同之处外,能唱或念军话谣的人已越来越少,不少人一首也念不出来.有的地方甚至连中老年人也没能提供任何顺口溜之类的语言材料.这和文化传承上的断裂必然导致方言成份的迅速减少和改变,甚至也可以说这已经等于是军话成份的部分消亡了.军话的童谣你们知道的又多少?这也是我们现在或者是将来的遗憾了…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青塘,离开军话区出外谋生,从外出者的情况看,他们的子女都只是在家里与父母或其中一方讲军话,已经没有继续讲军话的大环境,纯正的军话时刻留在我们青塘人口语中比较难的了.更何况值得肯定的是有些年轻人只认为是&uot;乡下话&uot;荣耀的感觉正在逐渐减弱,希望接下来的我们尽力多一点学习,多一些传承! 同一姓所以该村人甚为团结。每年都有很多包括清明节、中秋节、春节都会盛大庙会的活动,普村齐欢乐。活动主要围绕做地方戏展开。所谓地方戏就是本土陆丰福佬话、陆河客家话为言说的戏剧。形象*真,语言生动,是珍贵的戏剧种。节日每每十五、十六村里的就回领香拜稷,多为长者清明、中秋等节日甚是热闹!每每村内有大事情召开都以广播通知,架势极为特然!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5:52
“老翁”,汕尾话谐音读“老安”(安:丈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