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03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7 23:42
旧时,城乡汉民多信鬼,有祭祖、求神、拜佛之习。
清明节 每年清明节前数日,家家户户均备祭品纸钱,由家长率儿女到先祖墓地烧钱挂纸,祭祖。清明这一天,可以加土添坟、修整墓地。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生日,名浴佛节。每年,佛教寺庙浴佛诵经,举办法会。城乡信徒及善男信女多备供品、香火,前往烧香拜佛,祷求佛祖保佑平安、吉祥无灾。
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城乡群众多备祭品供奉土地灵位,祭祀土神,祈祷全年粮食丰收。多数农户如此日不祭,便在秋后,请道士、阴阳诵经一昼夜,专祭土地神,称“谢土”。
十月朝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十月朝。家家备供献、纸钱给祖先亡灵烧化、祭奠,意为送寒衣费用。有民谚“十月朝朝,买纸烧烧”。
冬至 每年冬至这一天,群众各在门前为祖先亡灵烧化纸钱,以示年关将近,给祖先亡灵送钱备年关。
送灶神 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为各家送灶神回天宫日。是日,于灶神灵牌前上供品,烧香化纸,祭祀祈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50
寒衣节;清明节;上巳节;中元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称祭祖节、授衣节等。因为在鬼节这天,祭祀的标志之一就是哭,所以寒衣节又叫“哭节”。与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四大祭祀节日,也是四大鬼节。这天,人们祭奠先人,表达哀思。根据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之际,丈夫被抓服谣役,修筑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历尽艰辛,送衣御寒。丈夫却屈死,被埋城墙之下。其悲痛欲绝,哀号呼喊,感动上天,哭倒长城,用棉衣重新安葬。寒衣节因此得名。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仲春与暮春之交,冬至后的104天,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的日子。清明节开始于周代,距今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受汉文化影响,满族、赫哲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有清明节的习俗。虽然习俗不同,但扫墓祭祖是基本主题。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古称是上巳节,是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诞辰,中原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时期以后,上巳节就改为三月三,后代基本都用这种制度。上巳节是农历三月的首个巳日,也是祓禊的好兆头。上巳节又叫女儿节。 和花朝节一样,被人们逐渐的淡忘掉。
中元节,又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汉称上元佳节,是元宵佳节,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来祭祀先人。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部分可能稍早。民间按照习俗是要祀祖的,用新米祭祀,报告秋成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行礼如仪。七月十五这一天扫墓,祭拜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