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杆莫遣旁人惊去老夫近处闲看翻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7 02: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2:05
——辛弃疾《清平乐�6�1检校山园,书所见》赏析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宋�6�1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自孝宗淳熙九年(1182)初春,十年时间,作者一直在江西上饶灵山山麓的带湖新居过着退隐的生活。在闲居期间,词人不仅没有因被南宋朝廷弃置不用而苦恼,反而表现出摆脱官场纷扰的愉悦。为此,他创作了大量赞美带湖风光、歌唱村居生活的词篇。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题目中的“山园”,就是辛弃疾在带湖的居第。本词通篇无一奇字,不用典,不雕琢,清水芙蓉,如话家常,却将主人公的性情特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实在耐人寻味。
上阕写闲居带湖,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心情愉悦,精神上无比的满足: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下阕描写了“偷”和“看”两个特写镜头,表现出长者的包容宽厚与闲适的心情: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注释:
①检校:检查,查核。
②东家:此指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
③分社肉:古代风俗,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然后分享祭社神的肉。
④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老夫难发少年狂,自是爱看稚童顽。
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本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这既有很强的情节性,又具强烈的行动性、连续性。可以设想,如果画家把这场面稍事勾勒、着色,就是一幅生气勃勃的农村风俗画;如果作家用散文把这场面和人物的活动记下来,又可成功为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小品。只是平常的几句话却具绘画的立体美,又具散文的情节美,稼轩运用语言文字功力娴熟,由此也可见一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2:05
——辛弃疾《清平乐�6�1检校山园,书所见》赏析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宋�6�1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自孝宗淳熙九年(1182)初春,十年时间,作者一直在江西上饶灵山山麓的带湖新居过着退隐的生活。在闲居期间,词人不仅没有因被南宋朝廷弃置不用而苦恼,反而表现出摆脱官场纷扰的愉悦。为此,他创作了大量赞美带湖风光、歌唱村居生活的词篇。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题目中的“山园”,就是辛弃疾在带湖的居第。本词通篇无一奇字,不用典,不雕琢,清水芙蓉,如话家常,却将主人公的性情特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实在耐人寻味。
上阕写闲居带湖,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心情愉悦,精神上无比的满足: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下阕描写了“偷”和“看”两个特写镜头,表现出长者的包容宽厚与闲适的心情: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注释:
①检校:检查,查核。
②东家:此指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
③分社肉:古代风俗,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然后分享祭社神的肉。
④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老夫难发少年狂,自是爱看稚童顽。
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本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这既有很强的情节性,又具强烈的行动性、连续性。可以设想,如果画家把这场面稍事勾勒、着色,就是一幅生气勃勃的农村风俗画;如果作家用散文把这场面和人物的活动记下来,又可成功为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小品。只是平常的几句话却具绘画的立体美,又具散文的情节美,稼轩运用语言文字功力娴熟,由此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