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6 11:4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7:08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短暂的时期,指的是公元304年至439年间,北方的十六个政权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十六个政权,包括后赵、前燕、后燕、西燕、前秦、后秦、成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南燕、北燕、东晋和西晋,这些政权都是在北方的混乱局势之下崛起的,其中前段时间局势较为混乱,政权不断更迭,直到五胡乱华后稳定下来。许多政权特别是北方的政权都是由少数民族崛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在十六国中,前赵是最先出现的,后赵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前燕是少数民族慕容氏崛起的政权,其经济和文化非常发达,文化生活也十分繁荣。后燕则建都长广,多次发动对前燕的战争。西燕由氐族刘氏建立,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军事实力。前秦则以伐楚灭唐,南攻巴蜀,北击代、鲜卑为主要特点,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权之一。后秦则逐步取代了前秦的势力范围,成汉则是由汉族李雄夺权建立的政权。
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政权都是由氐族崛起,共同组成凉州政权。凉州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历史上曾经是中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东晋和西晋都是南方王朝,与北方的政权格格不入,但二者对于十六国时期北**治和社会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
总的来说,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和混乱的时期,也是中国*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有许多的混沌与变革,也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探究的历史经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7:09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的政权,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建立的十六个政权为主,因此称之为“五胡十六国”,简称“十六国”。
但事实上入侵的少数民族不仅仅只有五个,政权数目也远非十六个。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汉赵(后称前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北魏帝国统一华北,135年的五胡乱华时代结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南北对峙,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军事制度
十六国时期的北方诸国多实行异族分治制度,或称为胡汉分治制度,在一国之中,实行两种不同的军政*。对汉族人民,仍按汉族的传统方式进行统治。
对胡族,则按各自的部落传统进行统治。在军队形式上大致同西晋兵制,具有中军、外军组织及都督、将领等职务。中军直属*,编为军、营,主要保卫京师;外军为*直辖的各州都督所统率的军队。
在兵役制度方面,则是实行本族全民皆兵制度,并兼有魏晋世兵制的特点。只要是凡识于战斗的本族人民,皆作为军队基本兵力。
其他人民方面皆实行征兵制,征发各郡、县的各族人民补充军队。其中汉族兵的来源,还包括来自投降的坞堡和招募的农民,一般都是终身为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7:09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