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二章》教案及知识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8 22:13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8:59

【 #教案# 导语】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教案:《富贵不能*》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

  2、通过反复诵文章,培养文言语感。

  3、初步感知,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并初步感知“大丈夫”。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文章,培养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理解“大丈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煮酒论英雄》中,刘备谦恭的询问曹操“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两人就此话题进行了讨论。那么在战国时期,同样景春也谦恭的询问孟子“什么是大丈夫?”并展开讨论,那么,古往今来,提到“大丈夫”这个词,出现在你脑海里的人物是谁?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观点和想法)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心中对于“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板书:富贵不能*)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

  二、审题辨体

  理解文章的标题《富贵不能*》确定文章的体裁:

  富:富裕  贵:显贵,禄位高  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

  *:按古语正解,应译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种解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题解:由题目我们可以明确孟子的观点和立场。

  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三、了解作者(PPT展示)

  1、出处(课下 注释中,出处以及对于《孟子》的介绍)

  2、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继承了孔子的“仁、义、礼”并扩展了“智”。

  四、读文识字

  1.快速浏览,自由朗读(整体通读文章,划分停顿,注意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自我纠正读音、停顿(强调“冠”和“女”的读音)

  3.自由朗读一遍,初步感知文章

  五、理解内容

  1.学生分小组研读翻译整篇文章

  参考书下 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小组内组长和其他组员的帮助。

  2.各组之间沟通交流本组不理解的内容

  3.四个小组分别翻译一小段话,展示成果(教师引导补充个别知识点以及个别字的翻译)

  六、探求中心

  按照文章的翻译顺序

  1.为什么公孙衍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为什么他们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因为他们是纵横家,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注意:“安居”的翻译

  教师补充:

  纵横家:

  看课下 注释给到我们是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是:纵横家,那么什么是纵横家呢?在这里给同学们解释一下,《战国策》中这样形容纵横家:“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纵横家能够在时代里起到“虽一人之力,强于百万之师”的作用。现在同学来猜测一下,什么是纵横家?(学生自由回答)

  没错,纵横家是战国时期进行*外交的一类人。

  2、总结第一段

  景春以张仪、公孙衍等纵横家为例,向孟子请教关于“大丈夫”的定义和理解。在景春的眼里,像张仪和公孙衍这类纵横家就是所谓的大丈夫,这也是对于纵横家的一种肯定。

  同时也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什么是大丈夫?

  3、再读第一段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中“是”的翻译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中“顺”的翻译,以及什么是“妾妇之道”?

  古代女子有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妾妇之道”的表现是什么?顺从,在这里孟子用“妾妇之道”来比喻什么?比喻纵横家的行为

  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妻子对丈夫也应该是这样的,“和而不同”。那么这里面的“妾妇之道”的本质是指在权、利面前无原则的行为,如张仪等人,知识顺从秦王的意,就好像以前的太监,婢女之类的,一味顺从,没有原则。

  那么这里,孟子对于公孙衍和张仪这样的纵横家是持什么态度的?(挖苦、深恶痛绝)

  6、接下来,孟子就对“大丈夫”展开了论述,论述了称的上“大丈夫”的人具备的条件?

  注意:“得”和“志”的翻译,以及使动用法的翻译

  大丈夫应该拥有“仁、义、礼”

  要有“得志和不得志”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比较一下:“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8、再读文章,体会孟子的观点

  七、布置作业

  这是一篇议论文,课下小组用议论文的角度分析文章的结构,找出孟子运用的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小组互助学习,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从议论文角度分析文章结构,找出孟子运用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学习难点: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大丈夫之道

  二、理清思路:

  1.景春认为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景春从权势、地位的角度来衡量:公孙衍、张仪身居高位,权倾天下,举手投足间便可以左右诸侯。可谓威风十足,这样的人物自然可称得上大丈夫。

  文章第一自然段用景春的话提出论题(论点),为下文孟子的辩驳树靶子

  2.接下来孟子针锋相对,进行反问:这哪算是大丈夫呢?此语振聋发聩,直接表明态度驳斥对方

  3.孟子否定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往上爬,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其行为不合道义,哪里谈得上大丈夫?

  4.孟子在阐述“妾妇之道”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类比、反面论证

  5.孟子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三、教师总结

  1.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2.“大丈夫”就我们现在而言,可以翻译成顶天立地的人。现在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不是说大丈夫就只要求男生。虽然我们都性格不同,但正确的事,也就是“大道”是一样的。

  3.主旨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是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做正确的事,起到引领别人的作用。不要浮躁,做人要这样做,要时刻提醒自己。

  四、读读背背

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教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资料简介: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 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投影显示: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行拂( )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学生讲解课文大意。

  4)师生共同补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解释2遍、课文1遍。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句2句和事例1个。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2)背诵课文。

  二、分析课文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三、内容拓展: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

  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四、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五、谈谈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知识点

  《富贵不能*》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二、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三、字词

  【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古今异义】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真正,确实

  今义:诚实

  (2)父命之

  古义:教导,训诲

  今义:命令

  (3)丈夫之冠也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一词多义】

  (1)戒

  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2)之

  往之女家(动词,到)

  妾妇之道(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词类活用】

  (1)威武不能屈

  使动用法,使……屈服。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四、重点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2.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

  一、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历六个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二、重点字词

  【通假字】

  (1)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2)富贵不能*

  古义;使……惑乱、迷惑;

  今义:* 乱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建

  (4)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军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

  古义:了解,明白;

  今义:比方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2)动作状: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作动:

  人恒过(过:犯错误)

  【一词多义】

  (1)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2)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3)拂

  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4)士

  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0

【教学目标】1.了解词语“秀气”和“状元风范”的意思;2.掌握词语“以退为进”的含义;3.分析文本运用技巧,理解文章主旨;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教学重点】1.词语的理解和运用;2.文本分析和理解。【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文本运用技巧,理解文章主旨;2.如何运用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背诵词语:“秀气”和“状元风范”。2.出示一幅画作,让学生进行品读。3.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描述这幅画作。并引导学生回忆上课所学的“意境翻译”方法进行解释。4.导入本课“章”文本,让学生自己阅读,掌握文章大意。二、词语解析(15分钟)1.词语“秀气”和“状元风范”在文中有何作用?2.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己动手尝试寻找“秀气”和“状元风范”的具体描写。3.老师解释“以退为进”的意义,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具体例证。4.让学生自由组合使用“秀气”、“状元风范”和“以退为进”等词语。三、文本分析(25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运用技巧,理解文章主旨。2.让学生进行訽剖,探讨小说中的教育方式。3.让学生在班内表演一段文本,鼓励课内同学对其进行批评和修改。4.以“文化熔炉”为主题,自由进行文本寻找,并进行解析。四、课堂讨论(15分钟)1.让学生就上述学习内容进行自由思考,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消化。2.对上课内容进行回顾,并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呼吁班级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其中。【教学板书】秀气、状元风范、以退为进。【教学评价】本堂课的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识别,在知识点方面则展开证明、解释、运用等技能点。虽然这是一堂难度较大的课程,但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效果不会差。由此,我们可以预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他们的语感与文化素养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急,小弟该学哪种街舞呢? 少儿街舞popping好还是breaking好 急!!!我适合学breaking还是popping?现在身高165,体重115 。 我该学什么街舞舞种?适合我的 卧龙生的武侠小说,当年各种被撕页,省略号让人记忆犹新 电信话费用了700多,可是没欠费,这是什么情况? 电信交网费送手机说是最低消费69除了这69外还会再乱扣费吗谁用过 我的GPRS/3G数据流量套餐费是20元,小计22元是什么意思?有没有知道... 为什么我都没怎么用,并且没打电话,只是用QQ浏览器浏览网页就欠费了... 劳动关系确立证明有哪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白杨礼赞》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背影》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飞天”凌空》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使至塞上》教案及知识点 网上下载的”天正建筑2014”当时没有用注册机注册,后来就提示试用已过期,现在必须把电脑上的时间手 天正建筑2014补丁不能访问文件可能正在使用中 凭可以定位对方位置吗? 对方可以定位到我的,怎么做到的?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含金量 上海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专业介绍-上海在职研究生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硕研究生几年 上海师范大学自考本科学历可以报考上海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吗? 上海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上课时间? 充电宝看什么参数表示可以带上货车 刘邦清除了不少有功之臣,你是如何评价的? 邓艾作为一个有功之臣,司马昭为何要杀死对方? 有功之臣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英文翻译是什么? 祭司jìsī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镜子摆放位置确定镜子摆放之七大禁忌 做脑部 CT 要多少钱 梦见媳妇和人跑了的预兆 专家释疑京津冀现不明黑色昆虫家中出现中华婪步甲该如何应对 婴幼儿游泳活动策划方案5篇 我想用i54590的核显不装显卡能流畅运行cfnba2k吗不开特效 急急急 请问一下,各位大哥大姐这套电脑配置可以玩NBA2k21或者NBA2k22吗? amda85600k能带动nba2k21吗 梦见为什么自己要死了 适合作为朗诵的背景音乐的歌曲有哪些? 油炸鸡蛋糕用硬米还是用软米 喜欢吃软米和硬米的性格特点 ui设计培训费大概是多少钱 美团充电宝怎么还 两江新区专项维修基金中心办公室地址 昌图县维修基金管理中心地址 上海车位维修基金在哪交 三门峡房屋维修基金地址 购房发票与维修基金发票地址不一致怎么办 住宅地址和维修基金票地址不一样影响办理房产证吗 这是什么植物,是中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