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9 01: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6:06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中国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发展和提高。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动的发展过程,强调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迸发出来,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开拓人才。2、教学现状农村小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差,社会上认为小学英语是小科,家长认为孩子到中学再学也不迟。学生缺少英语视听设备,英语的学习只能靠一周的两节英语课。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开始学习英语,好奇心强,学习内容简单,教材本身趣味性强等特点,参与的状况还很好,但是越到高年级,问题往往凸显,随着知识量、知识难度的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少,不少学生跟不上,有的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英语课堂上,学生学习不主动,告诉写单词时,有的学生写是写了,但却记不住;英语对话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考试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急需从科学研究入手,希望通过引导农村小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探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活动方式的介入,切实提高农村的小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一方面可以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同时可发展学生学习与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可以总结出一些有效引导农村小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更好的进行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教学过程部分提出:教师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为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实际教学提出了行为指南。我国学者余文森指出: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主动性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问题意识,是范例法也是所有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心理学认为,个性情绪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大功能。一旦学生源动力被激活,内因被驱动,他们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坚毅的性格。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则会大大提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善学者师逸而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