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7:18
[读后感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写读后感的训练,读后感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如何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呢?这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第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以及写读后感的作用.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常会产生一些体会或感想,把这些体会或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必须让学生明白\"读\"是\"感\"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感之间的联系点在哪?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抓住这个点,才能有感而发.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呢?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还有利于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让学生明白写读后感的一些方法.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写读后感可以采取四步走--引、概、联、点.1.引--紧扣感点,引用重点句段.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而成,\"引\"是\"感\"的支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重点句段.在引导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时,部分学生引用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也有学生更进一层,直接引出读后的整体感受--读完这篇课文,我不禁潸然泪下…2.概--紧扣感点,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并不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3.联--紧扣感点,联系生活实际.读后感重在感想,最忌大段大段引用原文,或者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文章流于肤浅,缺乏深度.泛泛而谈,文章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心灵震撼.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呢?联系实际,可以抓住中心,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语言,一边读一边感.比如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时,我引导学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出现什么幻象?为什么有这样的幻象?抓住这几个情节去深入挖掘,不难发现小女孩多么渴望温饱、渴望关爱、渴望幸福的生活啊!同学们,你们有谁在大年夜跑到大街上去卖火柴呀?你们还幻想吃烤鹅吗?卖火柴的小女孩能上学读书吗?通过启发,同学们感悟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与我们的幸福生活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通过引导,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写读后感可以抓住重要情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从生长的社会环境、生活上、学习上对比…),读后感《读后感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着笔;既可以横向比,也可以纵向比.试想想,如果以空间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形成一个面,拓展思维的宽度和深度,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深入挖掘,何愁写不出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真情实感呢?4.点--紧扣感点,点明读后感受.一篇好的读后感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时代气息.点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做到首尾呼应;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呼吁,引起读者的深思.一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倘若卖火柴的小女孩还在,我会把妈妈给我的一个苹果,爸爸给我的一双新鞋,姐姐送我的一些童话书都送给她,让她也跟我们一样,每天生活在幸福、快乐、美好的世界里…不得不佩服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从他们的读后感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另一位学生则写道: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不禁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扼腕叹息.而我们90后生活在新社会,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可以得到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吗?寥寥数语,作者的感点得到升华,读者的思想得到净化…第三.引导学生学会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还要恰当升华\"读\"的感点.在表达方式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要叙述,又要议论,同时适时的抒情又能为读后感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读后如饮香茗,让人回味无穷.综上所述,如何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小学生写作文更多的是一种我手写我心的活动,他们有纯真的童心,有美好的心灵,有丰富的想象力,可塑性强,只要教师引导有方,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掌握读后感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写出既有真情实感而又令人回味的读后感来.作者:彭老师 〔读后感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