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3 22: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0:32
我是个爱哭的人,每次我妈看到我哭,都会说:你这么爱哭,将来可怎么当妈啊?
当妈妈和爱哭有啥关系?我不以为然!
我妈白了我一眼:你看哪个当妈的人爱哭?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我倒真的疑惑了:好像真是这么回事啊!我妈就没怎么哭过,身边几个小伙伴当妈之后泪点也高了!
难道是为母变刚?
老实说,我是伴着泪水读完了《请照顾好我妈妈》这本书,故事里的妈妈太惨了。
小小年纪嫁人,忍受着头疼的折磨、丈夫的忽视、大姑子的嫌弃、养育孩子的艰辛、孩子长大之后的不耐烦等等,她默默付出着,却在最后失踪了。
也许像任何一个乞讨的老人,衣衫褴褛,在垃圾堆里捡吃的;
也许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梦见自己的妈妈来接她;
也许,......
总之,妈妈没有再回来。失踪变成了永别!
可是即便如此的生活,书里的妈妈却没哭过几次,像老牛的眼睛永远充满着奋斗努力的神采。
妈妈17岁就嫁给20岁的爸爸了。
因为山里下来的人民军会在夜里冲进村子,抢走那些没结过婚的女孩。外婆本来想着再留妈妈几年的,可是出生在这样的山沟里,又遇到这样的事儿,嫁人变成了当下最好的选择。
明亮的灯光下,妈妈穿着麻布小褂子,坐在廊台上绣花,前面放着绣花机。
大雁飞过,妈妈来到一片棉花田,雪白的棉花在风中摇曳。
“妈妈,我可不可以不嫁人?”
“妈妈,我想守着妈妈。”
“为什么我不可以守着妈妈?”妈妈带着哭腔问外婆,外婆拍着妈妈的后背:世道险恶,你没上过学,以后怎么活呢?结婚不是坏事。你们的生辰八字很合适,会有好几个孩子,各个都平安,出人头地,这不就足够了吗?
这是爸爸偷偷来到妈妈的村子看到的,原来妈妈不想结婚。
其实爸爸也不想结婚,他还想着和几个好哥儿们出去赚钱呢。
外婆继续拍着妈妈的后背:我好好弹棉花,给你缝被子,不要哭了。
妈妈没停止哭,外婆也哭了。
当妈妈的人一哭,就是有一种魔力:见过妈妈哭的孩子,一下子就长大了。
爸爸就是因为看到外婆哭了,那种一门心思想去闯的愣头小伙子的劲就憋了下去,他和妈妈结婚了。
大哥也说,妈妈的哭有魔力。
有一天,妈妈对爸爸失望了,离家出走了。爸爸呢,带来了个陌生的女人,每天给孩子们准备饭菜。
大哥很有骨气,不仅自己不吃那个女人做的饭,就连弟弟妹妹的饭也一并倒掉。
这件事让妈妈知道了,妈妈抽出鞭子抽打大哥“为什么不吃饭?你不吃饭我会高兴吗?”妈妈越打越用力,大哥依然很倔强!
直到妈妈大哭“孩子啊,不管是谁做的饭,都要吃饭才行啊,好好吃饭,妈妈的悲伤才能减少。”
那是大哥第一次听见妈妈说悲伤、妈妈大哭。
虽然他搞不清楚为什么吃了那个女人的饭妈妈的悲伤反而减少?不是应该吃了那个女人的饭妈妈更悲伤吗?
但是大哥一下子长大了:我要做点什么,给妈妈一个承诺,当检察官,这样妈妈就回家了!
大哥见妈妈第二次哭是把刚刚初中毕业的妹妹交给他,那时候他还没足够的钱,还没准备司法考试,妈妈一脸愧疚:她是个女孩子,我不能让她像我这样。你想个办法,让她继续读书。
妈妈不敢看大哥的眼睛,但是大哥看到了妈妈眼中的泪。
妈妈说:她有罪。
可是大哥却觉得是妈妈让他一下子具备了男子汉的坚毅。
天下的妈妈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她一哭,孩子们立刻就长大了。
可是天下有哪个妈妈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呢?虽然养育孩子意味着牢牢地被锁死在厨房里,她真的喜欢厨房吗?
妈妈说:有时候真的很烦,感觉厨房就是监狱。于是就自创了一个解压的方式:挑一两个不贵的盖子,故意摔碎,发泄发泄。
虽然两三天后又买来了新的缸盖,盖在上面,是花了冤枉钱,但妈妈的烦恼一下子就没了。
可是如果厨房代表着孩子呢?
妈妈会觉得十分喜欢,小时候看到孩子们围坐在饭桌旁,争着抢着吃饭,就心满意足了。那时候,孩子们真的很好养,做什么都会被抢光,哪怕只是南瓜酱汤,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孩子们胃口好得厉害,妈妈担心孩子们一下子就长大了了。
“哎呦,我的孩子们,明天吃什么呢?”厨房,一旦变成孩子吃食的魔法房子,妈妈立刻想到的不是辛苦,而是能够变出东西喂到孩子的嘴里,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填饱肚子的时光之所以最幸福是因为那个时候孩子们都整整齐齐在身边,从未把妈妈丢在身后,而是追着妈妈跑。
长大了,妈妈就要经受离别的悲伤、痛苦和牵挂了。
哥哥们每次离开家的时候,妈妈都要擦拭酱缸。
不停地在冷水里浸泡麻布、捞出拧干,忙忙碌碌地穿梭在酱缸之间,然而她哼唱的是“某一天你不会抛下我吧。
突然,就会呼唤哥哥的名字,筋疲力尽跌坐在地上。
她擦拭酱缸是因为她总是把方便面藏在里面,偷偷煮给大哥吃,那是她爱大哥的方式。
可是如今,远在外地的哥哥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和妈妈聊聊天了。
其实对于妈妈而言,当某一天孩子们突然回家,她开始变得紧张:会把掉落在房间里的手巾捡起来挂好,餐桌上的食物吃光了赶紧添新的,院子凌乱或者被子不干净就开始内疚了,那么孩子们就真的长大了,大到他们已经变成了妈妈的客人了。
于是妈妈就变成追着孩子跑的人了。
进了城的孩子和妈妈的说话方式变了很多,总是觉得妈妈啥都不懂,气呼呼地说话。
妈妈呢,总在问:为什么你说话这么着急啊?好吧好吧,听你的吧。
无论你只言片语讲什么,妈妈都会说:有趣啊,有趣啊,还有呢?你到那里干什么去呢?
孩子们却觉得自己干的事情和妈妈无关。
毕竟,我们和妈妈之间,是相互羁绊但又各自独立生长的关系。
当我们长大了,妈妈和我们的羁绊就只剩电话了。
那一刻,妈妈不再哭了,因为孩子已经大到不需要哭就已经可以单飞的年纪了!
《请照顾好我妈妈》分别站在女儿、儿子、爸爸和妈妈自己的角度写“妈妈”的故事,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
在小说里,女儿、儿子和爸爸以第二人称“你”或第三人称“他”来叙说故事,只有妈妈的部分,用了第一人称的“我”。
我深深体会到,当女人成为妈妈后,似乎就很少有“我”的存在。
你不信的话,仔细听听自己和妈妈之间的对话:在每句话里,妈妈都用“妈妈”两个字来指代“我”。
“不用担心妈妈,妈妈很好。”
“妈妈说的话,你要记住啊。”
“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妈妈给你邮了点吃的,记得收。”
“我”去哪里了呢?
当妈妈要离开这个家的时候,回忆就像山间雨后的笋,茂盛起来。从孩子降生到孩子的孩子降生,从年轻的丈夫到年老的老伴都想了个遍。
日子明明过得很长,但是回忆起来却毫不费劲,妈妈把每件事都记得很清楚,因为她曾经那么用心照顾过孩子们每一天。
渐渐地,妈妈把“妈妈”这个身份像脱掉的外衣一样留在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屋子里,失踪的时候,独立站在车站的妈妈就像是三岁那年站在院子里的小女孩。
那一年妈妈失去了她的父亲,可是她还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只看到外婆脸色蜡黄被人搀扶走到外公出事的地方。
妈妈还在笑、还在玩,身边的人说:真是个不懂事的傻孩子。
妈妈见到了外婆生她的画面:一个 健康 的女孩。
妈妈见到了外婆接她的画面:孩子,一个人走累了吧?妈妈帮你把脚上的鞋脱了吧,把双脚放到妈妈的膝盖上吧。
外婆没有哭,也没有笑,可是妈妈却哭了:我的一生,也是需要妈妈啊。
这是妈妈留给她自己的妈妈的哭,她终于可以像孩子一样重新回到外婆的怀抱。
这是她在“妈妈”这个身份之外最本真的心愿,是第一次用“我”表达的心愿:我要我的妈妈!
或许当初因为外婆的哭,让妈妈一下子长大了,太早嫁了人。
于是,妈妈还没来得及告诉家人:我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就不得不手忙脚乱当妈妈了。
在家里,没人记得救了路边生病小狗的女人是谁?
在家里,没人记得给邻居家无人看管的两个孩子做饭吃、并且会给他们准备零食的亲亲奶奶是谁?
在家里,没人记得默默给希望院的人捐款的好心人是谁?
她在“妈妈”的身份中迷了路:我是谁?我该告诉他们我是谁吗?
最后妈妈既然选择了沉默,她把眼泪留给了懂自己的妈妈,因为只有在妈妈那里,她才能暂时不当“妈妈”,做一回自己!
毕竟,孩子们的“妈妈”应该不爱哭!
看完这本书后,我第一个想法就是给妈妈打个电话,聊聊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承认,我很孝顺妈妈,可是我却不敢拍着胸脯说懂妈妈。
因为我们对她的爱早已阉割了她完整的人生,而她,不仅仅只是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