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34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24 06:00
少女之所以叫做豆蔻年华,起源于诗人杜牧一句诗,在诗句中杜牧用豆蔻比喻十三岁的女性,赞美对方的举止优雅、姿态轻盈,因此后人称十三岁的少女为豆蔻,但年满十六岁的少女,则被称为碧玉,表示女子像美玉一样无瑕。
少女叫豆蔻年华的原因豆蔻来源于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中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其中豆蔻形容的就是十三岁的少女,举止优雅,姿态轻盈,所以后人将少女称为豆蔻年华,表示年轻美好。
少女被称为豆蔻年华,还有一种解释是说,豆蔻在花朵含苞待放的时期,非常的饱满俏丽,就像是十二三岁的少女,正处于青春正好的时期,娇美动人,因此将少女比作豆蔻。
古人常用各种物体表示年纪,比如十六岁的少女称为碧玉,十二岁的少女称为金钗,除了表示女性的年纪外,男性各年龄段的称呼也不相同,十五岁的青少年被称为束发,二十岁的青少年则为弱冠。
懂视网 时间:2022-09-18 20:42
1、因为农历二月初也就是阳历的四月份,那个时候的豆蔻正含苞待放,即将开花。而且豆蔻有自己独特的一股香味,再这样的情况下用来形容少女是再合适不过了。
2、这种说法最早是杜牧提出的,杜牧三十岁的时候路过扬州,看见扬州的青楼女子。那个女子正处于十三四岁的年纪,杜牧看见她之后就十分的惊叹,认为这种含苞待放的女子十分的美丽。所以就写下了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样一句诗去夸赞这位少女。从此之后,大家就有了就用豆蔻年华这几个字去形容少女的习惯。
3、在古代女子十五岁通常就算是成年了,很多人都是自己一成年就会嫁出去,那么古代的女孩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会去相看自己未来的丈夫,也会有媒婆时常出入自己家,给自己的父母介绍优秀的男子。
懂视网 时间:2022-10-03 05:42
1、这个典故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少女像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此后人们就开始使用“豆蔻”来形容十三岁的少女了。
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赠别》。据说诗人杜牧在扬州偶遇了一位十三岁左右的风尘女子张好好,临别前写了这首诗赠与她。文中描写这位柔弱美丽的女子,像二月里刚发芽的豆蔻花,含苞待放。
3、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诗人所见的应该是中国土生的草豆蔻,一味中药,《图经本草》中记载:“《图经》曰:豆蔻,即草豆蔻也。生南海,今岭南皆有之。”,“二月开花作穗房,生于茎下,嫩叶卷之而生,初如芙蓉花,微红,穗头深红色。”
4、二月的豆蔻像芙蓉花,微红的样子如同少女的脸,这个比喻很美,后来的人们也都开始用这个说法来形容十三岁的少女。而且豆蔻花花蕊两瓣相并,形似同心,这种外形被视为爱情的象征,称为同心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1 04:12
每一个词语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甚至是人生,他们是古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所凝聚出来的智慧。我们都知道,豆蔻年华是形容正青春年少,含苞待放的女子,古稀则是形容七十岁的老人,而古稀的由来正是出自杜甫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1 04:12
豆蔻指的是草豆蔻,草豆蔻在将开未开之际最美,用草豆蔻形容少女,意思是说十三岁的少女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含苞欲放,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