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4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54
萧山区是国际化大都市——中国杭州市的东大门,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区,综合实力居浙江各县(市、区)之首。萧山历史悠久,境内的“跨湖桥文化”距今有8000年。公元2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经*批准,1988年撤县设市,2001年3月25日,撤市设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55
综合实力:
萧山区属于发达地区,人均GDP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萧山区的经济总量历年位居浙江省90余个县(市、区)首位。萧山是杭州的明珠。改革开放以来,萧山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超过15%的速度增长,多次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县(市)”、“全国十大财神县(市)”、“国家卫生城市”、 “浙江省品牌强县(市、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城市十强”、“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第一名”、“*极具投资地第一名”等称号,是浙江省的首批小康县(市)。近几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居浙江省县(市、区)级前位。2000年和2001年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中萧山分别列第9位和第7位,2002年到2006年再列第七位,浙江省第一位。被命名为中国园林绿化产业基地、中国纺织生产基地、中国羽绒之都、钢结构之乡、中国伞乡、中国镜乡、中国化纤名镇等称号。2007年,萧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0.15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依次为4.4%、64.88%和30.7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829元,增长19.53%,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9320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11.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88亿元,分别增长33.0%和34.9%(原口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均保持全省县(市、区)级首位。
农业基础日益稳固:
全区平原约909平方公里、山地约259平方公里。2006年农业总产值54.70亿元,比上年增长8.21%。粮食复种面积50046公顷,总产量27.51万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畜牧、水产、蔬菜、花卉苗木、茶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5.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生猪饲养量为144.68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达43232吨,比上年增长11.9%。蔬菜种植面积31677公顷,年产量1206577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7929公顷。
围垦钱塘江滩涂是萧山人民的一大创举,自1965年以来,先后围涂30次,至2000年底,围垦造地面积达52.62万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工业经济发展强劲:�
工业是萧山经济的支柱,截止2006年底,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50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工业销售产值24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249.33亿元,增长25.7%,销售产值2213.14亿元,增长25.9%。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29.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实现工业利税总额2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5%,其中工业利润总额124.22亿元,增长33.0%;全员劳动生产率87070元/人,比上年提高11373元/人。
技术创新工作继续深化。全区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5家,累计企业技术中心16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杭州市级54家。技术创新项目38个,其中省级以上11个。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430只,其中国家级4只。
规模以上企业优势明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34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9.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产销超10亿元企业22家,超5亿元企业增至59家,超1亿元企业增至379家。新增2家上市公司,累计达到12家。另有22家企业准备上市。
企业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年末累计拥有名牌产品161只,其中:国家级名牌产品14只,增加4只,省级名牌产品54只;市级名牌产品66只。全区累计拥有著名商标162件,其中:国家级商标5件;省级著名商标66件;市级著名商标91件。
建筑业发展较快。年末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34家,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37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实现增加值26.12亿元,增长2.0%。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15.8万平方米,增长7.5%。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科技综合实力连续5年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名,2006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强区评审。年末拥有各类技术人员51802人,比上年增加3878人,高、中、初*职称人员构成为1:7.4:19.5;全年实施科技项目252项,其中国家级38项、省级22项;全年申请专利1106件、授权专利715件;全年获各类科技进步奖73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17项;累计建有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24家,其中国家级41家、省级50家、市级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