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3 23:3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5:20
设 P 是属,S是种。这样," P"的外延就比"S"的外延广,而"S"的外延就比" P"的外延窄;"P"的内涵比"S"的内涵浅,而"S"的内涵则比"P"的内涵深。
这就是传统逻辑所谓词项的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但这不是一条严格的数学规律。如"人"的外延就比"动物"的外延窄,因为凡人是动物,而有动物不是人。
而"人"的内涵却比"动物"的内涵深,这就是说,人的特有属性包括动物,而动物的特有属性并不包括人。
在传统逻辑里,减少一个词项的内涵以扩大它的外延,从而过渡到外延较广的词项,就叫做概括,如把"人"扩大到"生物";增加一个词项的内涵以缩小它的外延,从而过渡到外延较窄的词项,叫做*,如把"动物"缩小到"人"。
扩展资料
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
逻辑上指反映在概念之中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例如“生物”这一概念的外延,就是自然界的独特的事物。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在概念中反映。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
例如:“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它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实体,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由军队、*、监狱、法庭、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组成的暴力统治机器等等。
外延(对照)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者范围。
例如:“国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其中概括了对象的时空范围(数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涵和外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5:20
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