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表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3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53
要想复兴传统文化,这是一个任重道远壮举。
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里,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古老的废纸堆了,现在要把传统文化拿出来炒一炒热一热那是很容易的,而且是非常有市场的,但要让这些文化内涵进驻中国人的心里,那就变得十分困难了。
即便如此,只要中国还有人愿意复兴这些文化,那么他们就要从自己开始修身养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一群人,像滚雪球一样的让这个群体发展壮大,那么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也许就可以看到复兴的希望;还有就是要在复兴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所发展,不能讲究教条主义,要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让传统文化有指导现实生活的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53
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一场诗词嘉年华暂告一段落。然而,由之引发的各种讨论远未结束。
千百年前的诗词何以引起当今民众的浓厚兴趣?我们应以何种姿态面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才能真正走上复兴之路?
一颗颗火热的“诗心”成就节目“火爆”
“这个节目火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人仍有不死的‘诗心’。”节目嘉宾、*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说,诗歌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最古老的方式,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
本届《中国诗词大会》的入选诗词从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开始,包括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名人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传媒研究者靳智伟表示,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中国人对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这构成《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社会基础。“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而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
事实上,本届选手已经展现出诗词对他们精神的“锻造”。冠军选手武亦姝说,苏轼“可以根据人生境遇调整心态”,读东坡诗词会让人有好的心情,不知不觉中,苏轼豁达的人生观也让她有勇气笑对各种人生挑战。选手陈更说,古诗词中关于人性、历史的内容,可以映照在自己当下的生活里,“给你一点引导,让你面对挫折的时候、情绪起伏的时候该怎样去自我修行,像书法一样是修身养性的媒介。”
2月1日播出的节目中,武亦姝在“飞花令”环节以“月”字吟诗,被提醒所说诗句重复了,她脱口而出《诗经·七月》中的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蒙曼随即点评道:“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5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难以在世界上生存,而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对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的伟大复兴必然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为基础的,如果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够站在科学的高度来证实它内在的科学性,那么中国的复兴就失去了它最坚实的根基。

文化当随时代,一个东西再好,如果它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那么它终究会被淘汰,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样。现代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相信科学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潮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是站在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之上。

东方科学注重哲学的思辨,而西方科学注重外在世界的观察,两者本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可在科学的发展道路上两者却一直是分道扬镳的,最早是中国的先人们凭借哲学的思辨创造了中国古代令人震惊的辉煌,可再好的思辨成果也需要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来验证,更需要科学为它提供新的思辨的依据。缺乏了这一点,东方科学的停滞不前便是一种必然了。
西方科学的辉煌靠的是精密仪器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可问题是,微观的世界并不是精密仪器完全能够认识到的,它仍然需要哲学的指引,没有哲学,科学的发展必然也会走向误区。现实的西方科学就是这样,它过于迷信所谓的精密仪器,观察不到就不承认它的存在,更令人不解的是,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否定自然内在的必然性,把自然规则建立在概率论之上,仿佛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必然性,这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科学向前发展的动力。
庆幸的是,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方的哲学和西方科学开始携起手来,而这又将创造一场更伟大的科学*,这已经不是预言,而是即将到来的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