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9 17: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3:51
你是说现在还是原来啊? 在辛亥*期间有很多人出来主张废除文言文,如鲁迅胡适等人,他们提倡白话文是因为原来的文言文没有标点,很容易使人误解,并且很多的发语词等等是文字拗口,白话文更容易理解,更便于文化的传播,所以提倡白话文而废除文言文.现在有的人说要废除文言文,认为文言文跟不上时代,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实用.孰不知中华文明的精华很多都在文言文中,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可以真正理解文化精髓.试问用白话文你可以翻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吗,翻译出来了会有那种美感吗?所以我个人认为生活中使用白话文是无可争议的,是绝对适宜的,但以此为由废除文言文,是愚蠢之极的,但愿百年之后中国人不要去国外留学,修习什么中国古文化.。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相当于现在的逗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1919年国语统一筹图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标点符号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不是个人决定的.就好像文字从甲骨文发展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等,字体的衍变是大势所趋,同样不是某人的主张和发明.。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第一个“文”,是美好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人 汉语是中国人发明的语文 英语是英国人发明的语文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语文 德语是德国人发明的语文 在准确一点的 中小学的语文,原来并不叫"语文"。
清朝末期废除科举后,全国兴办了"新学",管这们功课称为"国文",当初的内容全是文言文。"五四"运动后,发起了白话文的运动,小学将国文改称为"国语",侧重学习白话文,中学则称为"国文",其读写上虽有白话文的内容,但还是以学习文言文为重点。
1949年6月,当时的华北人民 *** 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通用教材,一些专家们认为中小学都因该以学习白话文为主,同时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于是,在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下,将小学的"国语"课和中学的"国文"课统定为"语文"课。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称为“国文”课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终止。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 *** 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甚至扩张到其他国家的一门主课。
文言文没有“她”这个字。“她”字是刘半农发明的。
“她”字的来由:“五四”以前,所用第三人称,并无性别的差异,一律用“他”,有时语意并不明确。当时的北京大学教授、江苏江阴人刘半农,1920年6月写了《“她”字问题》的论文,明确提出用“她”作第三人称的女性,并说明造这个字的缘由。他的观点并未引起重视。当年8月6日,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写了一首歌词:《教我如何不想她》,诗意缠绵,动人心扉。诗中的“她”表示女性,一目了然。这首歌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名曲,风靡一时。没想到这种无意宣传倒产生了强烈的效果,从此以后,表示女性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就写成“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