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法则(八):视角有领域、广度、深度、维度等各层面的不同(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1 13: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1:31
视角法则(8):视角有领域、广度、深度、维度等各层面的不同。
一切皆是视角,而视角是无限的,领域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维度无限。
每一个独特的视角都对应一个独特的世界,视角无限,世界无限。
所以,如果一个人希望看遍所有世界独特的风景,是无法实现的。
但上一篇结尾的时候我们说,智者却有其“通达之道”,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们先以佛陀为例来进行解析。
佛陀,被称为“遍知者”,即遍知所有一切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人、事、物。
对于佛陀的遍知,其遍知的内容是什么?他又是如何遍知的呢?
对于这个秘密,佛陀在《金刚经》中进行了详细的开示。
对于佛陀开示的核心精神,如果用视角学语言来表达的话,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视角法则的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
一切皆是视角,意味着,所有的世界,皆是视角的投射。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有什么样的视界-世界。视角不同,视界-世界就不同。
如果用《金刚经》中句子来表达,即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呢?因为所有的“相”,皆是“世界之相”。而“世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相”的。
视角不同,看到的“相”就不同。不仅如此,当我们用佛陀开示的智慧视角——缘起性空的视角,去观照“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世界”是在因缘中不断变化的,根本找不到固定不变的本质。
所以,所有的“相”都是变化相,因其没有不变的实质,所以称其为“虚妄”。
佛陀所说的“相”,涵括了所有一切现象,没有例外,连“佛陀”自己也包括在内。
佛陀在《金刚经》中开示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陀”这个称呼的本意是“觉者”,其核心所指即是“空性智慧”,也称为“般若智慧”。而所谓空性智慧,就是缘起性空的智慧。
以视角学语言来说,“佛陀”这个称呼的核心所指即是“缘起性空的智慧视角”。
“学佛”,学的就是这种智慧的视角,听闻、学习、实践、训练、契入、安住、应用,最后达到与这种智慧视角完全合一的境界,不仅自己使用,还可以教给他人,这就是最好的“学佛”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能把佛陀的身体、语言、行为等外相当成“真佛”,“真佛”是佛陀的智慧和智慧的心,在经中被称为“如来”。
“见如来”,是指领悟佛陀所开示的智慧,并在自己的心中见到“如来”。
以视角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将自己的视角转变为空性智慧的视角,并体悟到自己的心本自超越于一切世界,究竟自由,究竟解脱,究竟自在,究竟*——它是我们生命中本有的“如来”。
在这种体悟中,我们还会发现,自己生命之中的超越之心与空性智慧的视角是无二无分的,超越之心就是空性智慧的视角,空性智慧的视角就是超越之心。
在这种超越之心——空性智慧视角的观照下,一切世界以及一切人事物的*和真性,皆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没有例外。
这即是佛陀对所有一切世界的“遍知”——不管什么世界,其*和真性皆是“空性”——我们不要误解了空性,空性不是虚无,而是鲜活的变化和不可定义。
佛陀在《金刚经》的最后开示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位大觉者再次提醒我们说,所有的世界,和所有世界中所有的人、事、物,永远都在快速的变化之中,找不到固定不变的本质,对于我们的生命来说,所有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一般了不可得,都像露水和闪电一样很快就会消失,无论如何也是留不住的。这是所有一切的*。当我们明白了这个*,就可以放下对一切的执著,获得心灵的清净与安宁。为了不让自己生起执著,不因执著而烦恼、痛苦,因此我们要时时以这样的视角进行观照,让这种观照变成我们的智慧。
有了这样的智慧,我们的生命就可以获得最究竟的自由——不依赖任何条件的自由——同时也是生命本有的自由。
为什么能够达到这样自由呢?因为阻碍我们达到这种自由的最大的障碍——死亡,在这种智慧的视角里,就像一个冰块掉进了沸水之中一样,完全消融掉了。
生,也消融于空性,死,也消融于空性。生亦如梦幻泡影,死亦如梦幻泡影。而那个超越了生死的、不是梦幻泡影的智慧的视角却前所未有地无比地清晰,从来未曾出生,也永远不会死亡,它永远在我们生命的当下,如太阳般朗然照耀,光明无量。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发现呢?这真是佛陀送给所有生命最最珍贵、最最美好的礼物。
佛陀自己是如何发现这个秘密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答案,视角不同,答案就不同。
笔者尝试用一个新的视角去回答这个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以视角学的角度而言,这其实是“视角”在不断“自我超越”后的必然结果——见到本自超越的自己。
还记得视角法则(6)是怎么说的吗: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
一定要记住,超越性是视角本有的性质,也是视角最重要、最根本的性质之一。
当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视角时,你就同时超越了自己的视角。
当你再次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新视角,你就同时超越了自己的新视角。
当你发现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取决于视角是什么样子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雪漠老师经常会说,世界是心的倒影。
当你不断地去审视自己的视角时,你还会发现,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视角。
真正的自己,不是肉体,甚至不是思想、情感、感受等等所有这些可以被定义的东西,而是一个无比鲜活而且永远鲜活的不可定义的视角!
你还会发现,当你去定义自己时,自己就会被局限在自己的定义里。当你不去定义自己时,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完全自由的视角。
这时你会发现一件非常好玩的事——你随时可以通过一个临时的定义去扮演这个定义下的角色,同时你随时有权利去更改定义,甚至完全推翻它。你还可以不再定义自己而保持完全的鲜活,遇到水你就是水,遇到风你就是风,遇到山你就是山,遇到海你就是海。你可以是一切,但一切都不是你——当然,你也可以说,一切都是你的某一种样子——随你怎么说吧,这是你的自由。
当你的视角转变为一个新的视角,你和你的世界都变了——你该怎么形容这种变化呢?你可以说旧的你死去了,新的你诞生了。你也可以说,NO!NO!NO!只有视角的转变,而没有所谓的生死。嗯,你怎么说都是对的,不同的说法只是视角不同而已。
你就这样一次次地打碎自己,一次次地超越自己,一次次地获得新生。
而当你有一天突然发现,哪有什么打碎,哪有什么超越,哪有什么新生,一切不过是自己定义出来的概念而已!
你还发现,你本来就是完全自由的,你本来就是完全自在的,你本来就是什么都不缺的,所有无尽可能的世界都蕴藏在你无限的视角里——领域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维度无限!这时,你还会想要寻求什么呢?真的是什么都不缺,一无所求!
于是,生命成了你的道具,生活成了你的游戏,世界成了你的舞台。
你在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中,重新体验着自己的无限,体验着自己的超越,体验着自己的鲜活,体验着自己的神奇!
你还看到,所有的世界,都是不同视角下的世界,所有的生命,都是不同视角下的自己。
可是,那诸多的“自己”竟然被困在了每一个“自己”所定义的视角里!
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甚至荒谬至极的事啊!
于是,你轻轻地开始了对“自己”的低语——
嘿!不要被自己制造的幻相所迷,那迷住你的,仅仅是一个视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