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30 07: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36
班昭,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班彪的女儿,班固的妹妹,家学渊源,高才博学,能文能赋。她是东汉的一名姬。>> 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的师兄曹世叔为妻,被称为“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可惜曹寿早死,班昭年纪轻轻就守寡。但她在曹家生有一个儿子,叫曹成,字子谷,还有几个女儿,不知名。>> 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东汉末时的著名学者马融、郑玄都是她的学生。>> 班昭去宫廷给皇后和嫔妃讲课的时候穿着很有个性,有的时候,穿着蕾丝吊带抹胸;有的时候穿着维多利亚高领硬颈长袍;有的时候又穿着古希腊的皱褶纱裙,在保守和前卫之间摇摆不定。于是,嫔妃们也开始模仿她的打扮了。>>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工作,她的父亲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班固,字孟坚,九岁能作文,稍大一点,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 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予了全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在班昭四十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汉书。>> 《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除汉书外,班昭写有赋,颂,铭,诔,哀辞,书,论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大都失传。其所作《东征赋》一篇,被昭明太子萧统编入《文选》,保存了下来。《东征赋》是班昭随同儿子到陈留赴任时,描述自身经历的作品。>> 班昭的文采还表现在她写的《女诫》七篇,此篇文章以邓绥皇后的行为举止为依据引申而做。内容涉及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班昭还有一个兄弟是,我们现在常用的两个成语“”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过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三十年之久。>>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安恩国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三年后朝廷仍不加理会。>> 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产生一股强烈的的依恋、怜悯心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上书,论今说古,直指人心,又说得合情合理,丝丝人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觉得自己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和帝拜其为射声校尉,他离开西域疏勒时本已有病,来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劳顿,回家一个月就病逝了,终圆了叶落归根的夙愿。>> 汉和帝死后,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邓太后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辅佐。史载当时太后的兄长邓骘以大将军辅理军国,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太后,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坞的请求。>>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亲自为多年的老师素服举哀,由使者监护丧事,死后也给予她应得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