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2 14: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4:13
红细胞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气(O2)与二氧化碳(CO2)。它就像运河中的船在不停地往返流动着:从肺部把O2运送到全身供各组织使用,再从全身各组织中把CO2运到肺部排出体外。 1、红细胞的来源 妊娠21-28天胚胎出现造血活动,最初发生在卵黄囊的血岛上;妊娠40天后,肝脏进入活跃的造血阶段;妊娠3个月,脾是主要造血器官;妊娠4个月以后,骨髓逐渐成为主要造血器官。出生后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场所,18岁以后,只有在扁状骨、长骨二端的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体内的红细胞是从骨髓中的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经分化、增殖、*而来。 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是铁和蛋白质;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因子是叶酸和维生素B12。 2、红细胞的特征、数量 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由细胞膜及胞浆组成,自身无修复能力。胞浆中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色素)。正常*红细胞的数量:男性每立方毫米400万~550万个,女性每立方毫米350万~500万个。人体内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即每天有1/120的红细胞被破坏和生成,但总是保持一定的数量。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可因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高原居民因缺氧,红细胞数量会代偿性地增多;体力劳动和经常运动的人红细胞也会代偿性地增多。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色素,占红细胞干重的96%。正常*男性每升120~160克,女性每升110~150克。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与血色素量是呈一定比例的,即100万个红细胞约相当于3克血色素。 3、红细胞的功能、临床意义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每克血色素可携带氧气1.34ml。其血色素还参与血液酸碱缓冲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红细胞不仅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还参与免疫*,某些免疫功能是其它免疫细胞所不能替代的。 因此在临床上测定红细胞数和血色素量对诊断贫血的性质有着重要意义。如果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形态、胞质的着色及结构发生变化,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人体红细胞总量减少、红细胞大小或功能异常,就会出现缺氧等临床病症。如: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等;如果重要脏器长期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会出现生理功能障碍,如心脏扩大,肝、肾功能衰竭等。 临床上常见的红细胞类疾病,主要是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先天性和后天性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所说的"血虚"与平常所说的"贫血",是中医和西医体系的两个概念,贫血的所有临床表现都会在"血虚"中出现,而"血虚"的病人不一定是贫血。因为中医所指?quot;血虚"外延非常广,除了现代医学所指的血液系统疾病外,还包括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等白细胞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免疫和防御作用,时刻防止外来病原体和异物对机体的损害。它就像"*"一样,时刻守护在机体的每一个地方,监视着外来的敌人,一旦有外来入侵者,它们会前仆后继的进行殊死博斗。 1、 白细胞的种类 白细胞是有核、能活动的血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液外(骨髓、淋巴及全身相关组织),在血液中的数量较少,血液循环只是白细胞的运输通道。白细胞分三类:即粒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粒细胞又按胞浆内的颗粒染色特征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三种。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为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比例为:中性粒细胞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1%-8%。 2、白细胞的来源 骨髓中的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相关因素的刺激下,经分化、增殖、成熟为各种白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且最重要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由于其发育和成熟的途径不同,可分为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3、各种白细胞的特征、功能、临床意义 机体内不同的白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就像"交警、刑警、派出所的民警"一样,担负着不同的作用。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在骨髓内分化成熟后,大多数仍留在骨髓内,少数释放至血液循环中,只有在急需的情况下才大量进入血液循环。骨髓中的中性粒细胞贮存数约为循环血中的10~15倍。循环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随血液循环,另一部分附着在血管壁上,这两部分粒细胞数量各占一半,并经常随机交换,形成动态平衡。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就像"交巡警"一样,时刻在血管内流动监视识别外来异物,发现情况时,立即发出信号动员其他白细胞前赴后继的将外来物消灭掉。 中性粒细胞在血循环中的时间仅为10~12小时,然后在毛细血管丰富的脏器如肺、肝、脾、消化道等处随机逸出血管壁进入组织,进入组织中的粒细胞不再返回血循环。在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生存期为1~3天,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为血管内的20倍。 中性粒细胞有变形运动的能力,当细菌或异物侵入人体时,局部炎症反应会吸引中性粒细胞游走到达炎症部位,并包围、吞噬细菌及异物,将其杀死分解。一般每个中性粒细胞在处理5~25个细菌后就死亡了,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及其残片构成脓的重要部分。因此,中性粒细胞就像我们常说的"养兵千曰,用在一时",当机体有感染、炎症及异物入侵时骨髓中的粒细胞会大量动员入血,血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会明显的增多。因此,临床上化验血液中的中性白细胞的数量,是判断体内有无细菌感染的重要标志。 (2)嗜酸性粒细胞 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液中很少,大部分存在于骨髓和呼吸道、消化道翟怀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只能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它释放的物质能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化验酸性白细胞的数量,是判断有无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标志。 (3)嗜碱性粒细胞 碱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液中很少,大部分存在于粘膜组织中。和嗜酸性粒细胞一样只能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它主要是参与过敏反应,引起内脏平滑肌收缩,导致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等。 (4)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很弱,在血流中停留1-3天后,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分化成熟为巨噬细胞,其吞噬能力就大大增强。巨噬细胞在不同的组织中具有不同的名称。 巨噬细胞就像"刑警"一样,时刻捕捉和消灭外来物,并经过一定的训练和教育能成为多面手,担负更多作用;它还像"清洁工"一样能清理掉机体自身产生的垃圾。巨噬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聚集于感染灶附近,吞噬并消灭致病微生物;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如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等。 (5)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在人体中分布较广,*约占体重的1.5%。淋巴细胞主要分两类: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骨髓多能干细胞经分化后,在胸腺内发育成熟为T细胞。然后通过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间液进行再循环,以执行其免疫功能。血液中的淋巴细胞,80~90%属于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像"交巡警"一样,常在血液、淋巴系统、组织间隙间往返流动,发现异常情况和外来物时,立即产生反应,将其消灭掉。T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完成细胞性免疫。它和外来物接触后产生反应,可直接将其杀伤;还能释放多种物质,进一步杀伤细菌、病毒、肿瘤细胞以及排斥异体细胞。 B淋巴细胞: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在骨髓内经分化成熟为B淋巴细胞,然后经血流至外周淋巴组织内定居。 T淋巴细胞就象"派出所的民警"一样,平时注守在淋巴组织内,当本辖区内出现异常情况和外来敌人时,就会立即动员起来将之消灭掉。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免疫球蛋白而完成体液性免疫。它在外来物的刺激下产生反应,能合成大量的相关抗体(免疫球蛋白),从而识别、凝集、溶解异物或中和毒素。另外,它还有提呈抗原及免疫调节功能。 因此,我们人体内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形态、功能发生变化,就会出现抗感染能力降低、免疫功能障碍,发生一系列的临床病症。如:急*染、持续高热、恶性肿瘤等。 临床上常见的白细胞类疾病主要有:白细胞减少症、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