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58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9 01:16
荆河戏是湖北荆州地方传统剧种。系以本地弹腔吸收昆腔和高腔的优点融合而成。明代永乐二年(1404),沙市已有荆河戏演出,时称“楚调”。万历四十三年(1615)袁小修曾看楚调《金钗》演出。晚清至民国年间,著名戏班有“三元班”、“泰寿班”。现今茶社、酒馆亦常有当地“围鼓”班子为群众清唱。荆河戏有南路、北路、子母调(南北反)三大腔调,板式有导板、三眼、原板、摇板、三流、平板、一流、慢二流、流水等,行当有生、旦、净、末四种,乐队分文场、武场。常用曲牌约150支,堂曲150支。荆河戏表演重做功,讲究“内外八块”。唱词及念白以荆州口语为基础,京白、苏白、川白夹杂其中。以武功戏见长,尤以各种姿态的“拗军马”、“抖壳子”最具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荆河戏是荆州及鄂西群众最喜欢的剧种,民谣称“汉腔偏是客帮重,调爱荆河本地哥”。荆河戏传统剧目极为丰富,保留下来的有“三杀”、“五图”、“十二山”以及《大回荆州》、《打黄盖》等500余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2:24
澧州荆河戏是在湘西北及湖北荆州、沙市等地流行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名称,抗战期间又曾被叫做“楚剧”、“汉剧”、“湘剧”,1954年正式定名为“荆河戏”。
荆河戏是湖北荆州地方传统剧种。起源于明初永乐年间,系以本地弹腔吸收昆腔和高腔的优点融合而成。明代永乐年间的1404年,沙市已有荆河戏演出,时称“楚调”。明万历四年间的1615年,明代文学家、“*派”领袖之一袁中道曾观看楚调《金钗》演出。
清代初年,荆河戏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至此,荆河戏基本成型。
荆河戏的发展,与相关地区的地方戏剧种联系极为密切。如汉剧,荆河戏旧有“湖南成班,沙市唱戏”之说,而沙市又是汉剧演出的胜地,汉剧艺人要在武汉出名,先要到沙市“唱红”。因而,二者在演出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荆河戏与武陵戏艺术上亦有渊源。一般认为二者同出一源,荆河戏艺人常到武陵戏班搭班演出,早年,生、旦、丑三行二者能够同台合演。
荆河戏的弹腔与川剧的相琴戏亦有联系。一方面,四川的相琴戏直接受到荆河戏的影响,另一方面,早期荆河戏使用的大土锣、大成都钹,都是来自川剧。
另外,荆河戏与辰河戏以及活动于湖北恩施一带的南剧也有密切的联系。
荆河戏形成之初,主要是唱高腔和昆腔。高腔的主要特色是一人独唱,众人后台帮腔,乐器用土锣、大钹、鼓板打节奏,不用管弦乐器伴奏。其来源为弋阳腔改调,仍保持了曲牌体结构,后期帮腔改用唢呐伴奏,很有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
昆腔进入荆河戏比较晚,一般用笛子或唢呐伴奏,所以又称为吹腔。以后逐渐被弹腔所替代。高腔剧目、昆腔剧目保留下来的都比较少。
弹腔是荆河戏的主要声腔,包括北路和南路以及特定腔调3类。其中北路高亢刚劲,南路细腻婉转,特定腔调跌宕多变。一般认为,其北路是秦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
据地方志所载,李自成于1643年攻克澧州,张献忠随后进驻澧州,第二年,李自成之妻高桂英率30万众来澧州,军中的秦陇子弟带来了秦腔,当地民众相率仿歌,从而成为荆河戏弹腔中北路之始。
荆河戏弹腔中的南路和特定腔调形成较晚。一般认为其南路受徽调影响较大。清初之时,徽调即在澧州演出,荆河戏艺人吸收徽调之精华,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弹腔南路声腔。
荆河戏音乐南北交融,别具韵味。荆河戏北路唱腔保留有由秦腔向弹腔演变过渡后期的呔腔,属荆河戏独有的特殊唱腔。
另有荆河戏还有一种北路唱腔,用南路定弦演唱,名为“南反北”,又称“子母调”,母调用以表现人物的思虑、悲伤、恐怖等各种情绪,而子调则表现病危、死亡等情绪,这在其他皮黄剧种中亦较为少见。
荆河戏南北路唱腔中还有很多特殊唱法,如十八板、十三板、正八句、龙摆尾,南路正反“马头调”、正反“老板头”、正反“八块屏”等等。荆河戏唱腔响亮、气势宏大,演员用嗓根据行当不同而有所区别。
荆河戏的角色行当分生、小生、旦、老旦、花脸、丑六行,生分老生、杂生、正生、红生4种,旦分正旦、闺门旦、花旦、武旦、摇旦5种,花脸则分大花脸、毛头花脸和霸霸花脸3种。
荆河戏的表演讲究内、外八块的功夫。“内八块”功夫指人物的喜、怒、哀、乐、惊、疑、痴、醉等内心情感,“外八块”功夫则指云手、站档、踢腿、放腰、片马、箭步、摆裆、下盘等八种外部形体程式动作。荆河戏以武戏见长,尤以各种姿态的“拗军马”、“抖壳子”最具特色。
荆河戏艺人面部表情有生“抖色”和眼功。特别是高方巾、罗帽、扇子、帽翅、须发等结合头、手、腿功的巧妙运用,形成各种姿态的“拗马军”表演,以及花脸的“抖壳子”等,更是荆河戏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
荆河戏基本功有30多大项数百种技法,纷繁复杂,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还有一些是其他剧种所没有的特技,如单洗马、双洗耳恭听马、杀叉、八卦步等,都是荆河戏所独有的特技。
荆河戏的武场以打双钹为其特色。过去多在野地演出,为了招引观众,必须由武场打一通锣鼓南昌这时往往鼓师未到,无人指挥。于是就由操头钹者代理司鼓指挥,编排了一套相互连接的武场曲牌,看头钹的眼神、握钹的姿势、击法等统一指挥,循序不乱。
荆河戏的传统剧目较为丰富,保存下来的有500百多出,其中包括整本戏450多出,散折戏60多出。这些剧目基本出于元明杂剧传奇、章回小说、民间故事,代表性剧目包括《百子图》、《楚宫抚琴》、《大回荆州》、《双驸马》、《沙滩会》、《翠屏山》、《反武科》、《秦雪梅》、《三娘教子》、《一捧雪》、《四下河南》等。
荆河戏故事叙述流畅,人物刻画细腻,道白准确生动,唱词形象精彩,具有很多的文学价值。研究荆河戏的声腔,曲牌,锣鼓经,乐器使用,演奏技巧等,破译音乐旋律中的密码,对解读戏曲音乐、声腔的发展、流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荆河戏以它特有的唱、做念、打,在不到30平方米的舞台上,艺术的再现了历史的兴衰起落,奇闻异事,用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荆河戏形式,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成为荆楚人民自觉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成为湘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寄托。
澧州荆河戏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珍贵的原始曲牌、堂曲、打击乐谱等,在语言学、民俗学、民族音乐史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6月9日,荆河戏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荆河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