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0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23:43
中国的抗战历史中国民*的宣战时间一直是有争议的存在,当时的国民*在中日两国都已经实际进入了战争状态之下好几年才开始宣战,有相当多的人都是很不理解的。蒋介石也不是傻子,仗都打了好几年,人员损失和装备损失都相当巨大,还不宣战,等着过年?但是通过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战场形势来分析,我们还是可以大致了解到蒋介石对于当时宣战这件事情的考量。虽然国民*宣战太晚,但是也有不得不说道的原因。
当时如果宣战,国民*可能拿不到国外的军事援助物资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之下,宣战可能会让国民*比较艰难。当时中日双方已经交战很久,而中国在那个时候还不能生产足够的武器弹药,而一切关键的战略物资也几乎都缺。几年战争几乎掏空了国民*的老底。当时的国际条约之下,国联对于交战双方国家都会进行武器禁运,这对于不能自给自足的国民*是不能接受的。仗都打不下去,还怎样生存下去呢?日本和中国打下去,对于美国有利,所以美国利用国际规则给中国援助回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国民*在这种状态下,抱紧了美国的大腿,也就不怕后劲不足的日本了,毕竟日本人少,中国很大,不行咱们就拖下去!
蒋介石在依赖美国的基础上,对于日本还抱有一丝幻想
我们来看一下国民*宣战的时间,是很微妙的。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了,美国不会吃这个哑巴亏,马上宣战。然后第二天国民*也宣战了。亦步亦趋就是这样的,紧跟美国的节奏,从国际大形势来看,老蒋这波操作没问题。但是在此之前,一边获得美国的援助,一边和日本干仗的国民*其实也是心态不好。仗着中国战略纵深大,中*队用命将日本人的脚步卡在华中区域,蒋介石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嫡系部队损失惨重,国内经济一塌糊涂,没有美援,日子会相当难过。如果哪一天日本人想开了停战,那么还能继续得到援助发展下去。
这种思想本质上就是不对的,可惜老蒋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在中国的代言人,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之前还对与日本和谈抱有希望,挨揍以后才恼羞成怒,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了。所以这样看,蒋介石的做法就可以理解了。
中国当时的实力已经很难和日本军队进行大规模决战了
经过了和日本的几次会战以后,国民*手中的军队数量减少得比较厉害。在国内经济因战争难以恢复的情况下,国民*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难以有力地去抗衡日本军队。几次大规模会战,都让*军精锐损失惨重,蒋介石也要考虑下自身实力的问题。毕竟*内部派系林立,而有军队才有话语权。部队都为了民族大义在战场拼完了,拿什么巩固自己的权力?
而没有宣战的状态,会不会让日本在进攻的时候放点水呢?也许老蒋也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总结:国民*宣战时间滞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管当时的国民*有什么样的理由,这些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士们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中华人民的*穆,在外地面前使用血肉筑起来新的长城,国民*最终倒台,不仅仅是自己倒行逆施,做美国在华势力代言人的问题,也是全国人民几乎一致的选择。这一点,到了台湾后的老蒋可能也会想明白,宣战时间滞后,只是国民*执政过程中大量昏招的冰山一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23:44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23:44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23:4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