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帮忙找找黄瓜、虹豆的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09
大豆栽培技术
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大豆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上不去,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目前,我国大豆年产量约1 300万吨左右,只占世界的10%,位居世界第四。1996年,我国更由大豆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到2000年,大豆及豆饼进口量超过900多万吨,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此,在注重选育大豆新品种同时,必须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新的配套技术的研究、试验与示范;另一方面搞好现有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与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
“十五”期间,东北春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同时在不同生态地区研究组装并推广适宜的高产配套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大豆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与机械化,到“十五”末期大豆平均单产达到180千克左右,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和南方多作大豆产区针对不同的生态气候条件及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推广应用适宜的高产栽培技术,搞好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栽培、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田间病虫害防治及与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合理间种、套种与轮作等,进行菜用大豆技术的示范推广,力争经过5年时间使黄淮海及南方产区大豆单产水平达到150千克,基本满足本地需求。“十五”应重点推广“垄三”栽培及窄行密植技术。
2.操作规程
(1)品种选择与处理选用增产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的优质大豆品种,如合丰35、绥农14、黑农33、豫豆22、鲁豆11、中黄4号等,要求种子发芽率90%以上,纯度98%以上。进行种子播前精选,剔除病种及杂质等,同时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种,增强种子活力。
(2)合理耕作整地与轮作 大豆种植应坚持合理轮作,在东北可与玉米、小麦等轮作,黄淮海及南方产区与小麦、蔬菜等轮作,减少重茬、迎茬面积,同时尽量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整地以深松为原则,东北大豆主产区采用深松旋耕机进行深松耙茬,增强土壤通透性与抗旱耐涝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厘米左右。垄作大豆整地要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 (3)机械化精量播种 东北春大豆产区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黄淮海夏大豆产区6月上中旬播种,地膜大豆可适当提前播种。东北地区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3~5厘米。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厘米小垄种2行,90~105厘米大垄种4行,小行距12厘米左右,亩密度加大到2.5万~3万株,增产15%~20%。 (4)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一般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种肥施在种下4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另外,在始花期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施。这样就满足了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5)进行科学田间管理 重点是防治大豆病虫害,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蚜虫等。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等办法。大豆田间杂草很多,要筛选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尽量控制施用量。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一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结荚期再喷一次除草剂,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学*剂,保证大豆高产。
3.注意事项
(1)品种选择要适当 良种与良法结合才能获得高产,必须选择产量潜力大的优良大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应采用矮秆、半矮秆的耐密品种,不宜选择生育期过长,植株过高的品种,保证在种植密度增加情况下获得高产。
(2)保证播种质量 播种不宜过深,也不应太浅,且做到深浅一致,否则都将影响种子发芽及植株的整齐度。
(3)注意平衡施肥 分层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以及不同生育阶段大豆对肥料的不同需求,同时注重硼肥、锌肥等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
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目前总产量占全国的11%。在大豆生产发展过程中,黑龙江垦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使大豆单产和总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1~2005年平均公顷产量达到了2531.7kg,2005年大豆平均亩产达到了178kg,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国家的大豆产量。
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指的是行距为130cm大垄,在垄上采用60cm膜覆膜,膜两边的苗带距膜5cm以内种植方式及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是在总结和吸收大豆行间覆膜、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大豆“深窄密”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大豆生育期降水不均的生态特点,而形成的高产栽培模式,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大豆平均亩产达225kg,比未覆膜大豆增产30%以上。
一、理论基础
对高产栽培技术来说,“良种良法”只是一种大豆从低产向中产转化的有效途径,从中产向高产或者更高产,就得考虑品种、技术、生态三因子。大豆获得高产要有3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品种,没有一个增产潜力大的品种,技术或环境再优越,也不能获得高产。二是生态或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好,能满足大豆优质高产对外界的要求,就能获得高产又优质,环境条件不好它就不能获得。生态条件中对大豆产量和品质有影响的主要是水、温、肥和光。三是栽培技术与栽培措施,栽培技术实际上包含了栽培模式与栽培措施,一个栽培技术与栽培模式应该有其特色,实质上它是在某个生态条件下,对生态条件中某个不符合大豆优质高产生长生态因子进行改变与改善,最后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二、主要技术措施
1、整地 伏秋整地,严禁湿整地。对没有深松基础的地块采取深松,深松深度35cm以上;有深松基础的地块采取耙茬或旋耕,耙茬密度15~18cm,旋耕深度14~16cm。秋起130cm的大垄,垄面宽80cm,并*。
2、品种选择选择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在当地能正常成熟的品种。
3、 地膜选择 选用厚度为0.01mm,宽度为60cm的地膜。
4、播种时期当土壤5~10cm地温稳定通过5℃即可播种,黑龙江东部地区可在4月25日至5月1日,北部地区可在4月28日至5月5日播种。
5、种植密度遵循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每公顷保苗22~26万株。
6、播种方法选用2BM~3覆膜通用耕播机或2BM-1行间覆膜通用耕播机,垄上膜外单苗带气吸精量点播,苗带距膜2~3cm,不准超过5cm。一次完成施肥、*、播种、*等作业。
7、覆膜标准覆膜笔直,百米偏差不超过5cm,两边压土各lOcm,东部地区每间隔10~20m膜上横向压土,西部地区每间隔1.3~1.4m膜上横向压土,防止大风掀膜。
8、播种标准播量准确,正负误差不超过1%,播到头,播到边。
9、施肥每公顷施N、P、K纯量120~150kg,黑土地N∶P∶K为1∶1.5∶0.6,白浆土地为1∶1.2∶0.6。采用分层侧深施肥。肥在膜内种侧10cm,1/3肥施于种侧膜下5~7cm,2/3的肥施于种侧膜下7~12cm。
在大豆初花期、鼓粒期、结荚初期分别进行叶面追肥,参考配方为每公顷施尿素4.5kg、磷酸二氢钾2.25kg。第一遍机车或航化均可,第二三遍以航化为主,要做到计量准确,喷液量充足,不重不漏。
10、化学灭草灭草方式以播前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播前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应根据杂草的种类和当时的土壤条件选择施药品种和施药量。茎叶处理可采用喷雾器,进行苗带施药。喷药量土壤处理每公顷150~200L,茎叶处理喷液量每公顷150L。土壤处理可选择金都尔、异丙草胺、禾耐斯(90%乙草胺)等除草剂。苗后处理可选用精稳杀得、烯禾啶、精喹禾灵等除草剂。
11、中耕管理在大豆生育期内中耕3遍。大豆出苗期进行第1遍中耕,深度为15~18cm,或于垄沟深松18~20cm,要让垄沟和垄帮有较厚的活土层;第2遍中耕在大豆2片复叶时进行,深度8~12cm;第3遍在封垄前,深度8~12cm。
12、化学*大豆生长过于旺盛时,要在初花期选用多效唑、三碘苯甲酸等化控剂进行*,防止后期倒伏。
13、残膜回收在大豆封垄前将膜全部清除,并回收,防止污染。起膜后覆膜的行间进行中耕。
三、应注意的事项
不宜选择过晚熟品种,要选择在本地能正常成熟的品种。种植的密度每公顷应控制在25万株左右。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应选择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应用,不易在水分充足的地块应用此项技术。要选用拉力强度大的膜,以有利于膜的回收,不污染环境。
夏大豆栽培技术
1.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灌水1次,以利播后种子发芽。结合灌水进行大田封闭除草。
2.精选种子:选择具有良好播种品质、高产、稳产的种子。在播种前进行人工粒选,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和发芽率。力争一播全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
3.种子处理: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可用辛硫磷或多菌灵拌种。也可采用根瘤菌拌种,若用根瘤菌拌种不能再拌杀虫剂和杀菌剂。
4.播期:夏播大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适期早播很重要。播种过早、过晚,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均不利。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发育好,茎秆粗壮。播种过晚,温度高出苗快,但不健壮,如遇墒情不好,还会出苗不齐。
5.播种方法:
夏播大豆多在小麦收割后播种,也有的在小麦成熟收割前,于麦行里套种大豆。套种一般5月下旬(麦收前7—10天)播种。夏直播地块应在麦收后抓紧整地、浇水,随即播种。在劳力紧张情况下,一般采取边收麦、边灭茬,边抢墒播种的形式。土壤旱情严重的播后要立即浇水,以利出苗。
6.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体也得到充分发育;使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合理密植要掌握两个原则
(1)品种特性:品种的植株高度、分枝多少、叶片大小等与密度有密切的关系。凡植株高大,分枝较多,株型松散的大叶型品种,种植密度宜稀;植株矮小,生长势差的品种,或植株虽较高,但分枝少,株型紧凑的品种,宜采用较大的密度。
(2)肥水条件:同一品种在肥水条件较好时,植株生长繁茂,密度宜小;反之,肥水条件差,密度宜大。
一般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亩留苗1.2~1.5万株。肥力中等及肥力稍差的地块,亩保苗1.8万株左右为宜。
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尚鸿雁
大豆栽培技术(1)
2007-03-20
275.垄上精量点播栽培法:
这种方法是黑龙江省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垄上双行精量播种机,它把人工扎眼等距精量点播和摆种的优点融为一体,增产效果非常明显。据1987年明水、海伦、富锦等18个市(县)调查,精量播种比半精量播种每公顷增产121.5kg,增产率为4.5%。精量播种比扣种增产14.9%。据1988年33县调查,精量播种比一般习惯播种法增产11.3~18.9%,减少播种用工0.65个,降低成本每公顷31.5~49.5元,纯收益331.5元。这种方法最初采用的播种机具是2BT-1型。于1987年又相继设计出了2BT-2、2BLD-2等多种型号。,目前此法的播种面积仍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以上。
垄上精量点播法增产原因是:
(1)保证播种质量,提高保苗率 采用机械精量播种,做到了开沟、点籽、覆土、*等连续作业,不但加快了播种进度,缩短了播期,而且保证了播种质量。一般均在4~5cm,且覆土均匀。因此出苗率比扣出高4%~8%。
(2)植株分布均匀,很少缺苗断条 机械精量播种可以做到植株分布均匀。机械精
量点播大豆个体生育健壮,促进了群体的协调发展。明水县调查,精量播种比扣种早出苗2天,早分枝3天,早开花4天,早成熟3天。
(3)化肥作种肥实行深施,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机械精量点播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手掳肥或种肥同位的施肥方法。做到种、肥异位分播,避免了同位烧籽、烧苗的现象。据鸡西市调查,机械精量播种,施肥准确,化肥一般施在种下4~5cm处,由于做到了化肥深施、侧施,从而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垄上精量点播法技术要点是:
(1)细致整地 这种方法在伏秋翻、整平耙细起垄的地块进行播种增产效果最好。因此,翻耙整地要细,坷垃少,茬子扣的要严。由于采用机械化播种中耕、宽66或70cm,起垄后要*。特别是春起垄,更要注意保墒。
(2)精选种子 由于精量点播,种子量有限,必须选择发芽率85%以上的种子,进行精选,除去病、杂、破碎粒,达到整齐一致。一定要做到种子能发芽出全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此栽培法的优越性。
(3)农机具要检修好 播种前机具达到实用状态,调整好间隙,防止喀籽
276.垄上等距穴播栽培法
垄上等距穴播栽培法是以垄作为基础的大豆栽培方法。据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试验,从1978~1980年垄上等距穴播,每公顷产量最高达3600kg,比一般垄上双条增产4%~14.6%;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播种机具2BT-1. 2BT-2精量播种机的推广应用,大豆穴播栽培法的面积也愈来愈大。据佳木斯农校调查,采用2BT-1. 2BT-2(用玉米盘)播种机进行等距穴播比垄上精量点播平均增产5%~10%。
等距穴播栽培法增产原因是:
(1)合理摆布了群体结构 使穴距间增大,造成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可以延迟封垄,对后期的植株生长发育非常有利,延长了中下部叶片的工作时间,减少底叶枯黄,提高了光合效率,从而增加了产量。
(2)出苗齐全 在每穴内种粒集中,拱土能力强,出苗齐而全,前期生长快。根系植株茁壮,后期鼓粒快,成熟较早。
(3)便于管理 穴播由于穴距间增大,铲地时容易消灭苗眼草,省工,便于管理,地净草少。
(4)穴播便于机具改制 穴播容易实现机械化作业,可以利用2BT-1的玉米播种盘进行播大豆,同样实现等距穴播栽培。
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技术要点是:
(1)穴距和每穴株数 一般在黑龙江省黑土平原地区,在垄距70cm或66cm基础上,穴距15~18cm,每穴3~4株为最佳的群体摆布。
(2)选择适宜穴播的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以植株高大、繁茂、茎杆较强、结荚稠密、分枝性较弱的中、晚熟品种进行等距穴播最为适宜。各地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中晚熟品种一般植株高大、繁茂,在生育后期,往往容易造成徒长郁闭,穴播后创造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因而增产效果明显。中早熟品种和早熟品种,由于植株矮小,穴播种植后增产的幅度就不大,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由于封不上垄,反而会造成减产。,
(3)等距穴播的肥、水措施 大豆等距穴播是一种较好的栽培方式,但必须与其他技术措施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是在茬口安排上,要保证不重茬、不迎茬,最好种在小麦和玉米茬上,耕翻土地要根据前茬作物而定,一般不要连年翻地动土。小麦茬可深翻,耙后起垄机械播种;玉米茬视墒情和耕翻基础,可不破坏土层,浅穿耙茬后原垄穴播大豆。
其次是增施粪肥。一般每公顷深施有机肥22500~37500kg,掺施磷酸二铵150kg左右,秋翻前撒在地表翻入土中深施,或在春季翻耙整地时施入,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再次是按需灌水。大豆需水较多,特别后期需水约占整个生育期的60%以上。据测定,当黑土耕层含水量降到最大持水量的65%以下,叶片呈现萎蔫,土壤有龟裂时,就是干旱缺水的表现,可及时进行灌溉。
(4)保全苗 穴播栽培必须在播好种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以保证全苗。
277.两垄一沟栽培法
两垄一沟栽培法,是在70cm垄作基础上,每隔一垄在垄沟增加一行苗带,大行距140cm、小行距35cm,沟、台内稀外密,穴播栽培。两垄一沟栽培法比70cm垄上点播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5.1%~41.9%。在当前生产上密度一样时,两垄一沟比70cm垄增产。随着密度增加增产幅度提高,但在接近40株/ m2时,和 50cm单条比差异不明显。密度不同时,该栽培法密度比70cm垄增加 25%~30%情况下,增产效果最明显。
两一沟栽培法增产的原因是:
(1)增加了绿色面积,改善了冠层结构 据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1991年调查在大豆结荚期、鼓粒期,两垄一沟栽培法比70cm垄上点播叶面积指数分别高1.5684和0.7317。总的幅度是比70cm垄增加1.1~2.0,叶片的密集程度和密集区所处的高度也较低,能够充分利用光能。
(2)改善了通风送光条件 据调查,该栽培方法与70cm垄作相比,风速值占自然风速值百分数增加24.5%~54.1%,光照强度占自然光强百分数增加17.1%~39%。延长了叶片工作时间,能够积累更多的干物质。
(3)提高了抗旱能力 该栽培法在大垄中间行铲趟三遍后,形成很浅的凹形表面,利于接纳雨水,又由于垄体总表面积比两个 70cm垄小,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苗期大沟深松,小行间只铲不松,形成了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由于土壤容重相对较大,大孔隙减少,大量积蓄自然降水,形成了良好的水分循环,水分利用率提高,增强了抗旱能力。
(4)充分利用了热量资源,提高了地温 据调查,大豆鼓粒期0~25cm耕层土壤温度两垄一沟比70cm垄高0.4~1.8℃,土壤上层差值高于下层,沟中土壤温度,高于垄台。并调节了水、肥、气、热四性,促进了大豆根系生长发育。
(5)改进了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 因播种部位不同,根系呈“V”字型分布,对植株吸收养分起到了互补平衡作用。又由于垄沟中的大豆植株在真叶复土后的根茎部分增加了大量不定根和中小根瘤。据调查,两垄一沟单株根容量比70cm垄高0.5ml,根干重增加0.19g,单株根瘤数增加76.1个,这些均促进了养分吸收和根瘤固氮作用。
两垄一沟栽培法技术要点是:
(1)轮作与整地 该栽培法应建立在玉米—大豆—小麦(杂粮或经济作物),“三圃”轮作少耕体系垄作基础上,不重茬,不迎茬。麦茬或玉米茬伏秋翻后及时耙地,无大土块和暗坷垃,用七铧犁起垄,*保墒。有深翻基础的原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拣净残留杆棵,将茬坑耢平,达到播种状态。
(2)施肥与播种 该栽培法提倡三年施一次底肥,翻前扬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每公顷1500~2000kg。化肥作种肥,深施于种下4~5cm,每公顷纯氮18~27kg,五氧化二46~69kg,氧化钾37.5~45.0kg。
该法要采用专用播种机2BX-3型进行播种,也可应用2BT-2精量播种机(用玉米盘穴播),垄沟、垄台各播一次。
(3)田间管理 在大豆拱土时,在大行间(间距140cm)进行垄沟深松,深度20~25cm。小行间(间距35cm)只铲地松土,不深松。要做到一松、二趟、三铲、拔大草。
(4)选择适宜品种 在肥水充足条件下,选用繁茂度中等、株型收敛、杆强品种。如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选用黑农44号、黑农35号、合丰41号等。在肥水条件中等的平川漫岗地,选用高大繁茂中晚熟品种,如黑农37号、黑农41号等。在第三、四积温带选用合丰40号、垦农19号、垦鉴豆27号、东农46号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10
百度上应该就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