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1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20:28
胆囊炎的膳食,应根据病情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半流质食物或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软食。低脂肪:指脂肪总量以20-30克/日为宜,并把这些脂肪总量分在各餐中。低胆固醇:指忌食用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脑,肝、肾及鱼子等,因鱼油中含大量多烯酸,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所以平日可多食用些鱼类食物; (3)蛋白质:蛋白质食用要适量,每日50-70克,足量的蛋白质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但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利于胆囊炎性组织的修复。 (4)碳水化合物:慢性胆囊炎的病人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利用率亦高。但过于肥胖的人患胆囊炎,同时合并有冠心病或高脂血症时,则需要适当*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包括主食及含糖糕点,糖块的摄入,以利于减轻体重。 (5)大量饮水。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量的摄入,以利于胆汁的稀释,减少胆汁滞积。 (6)忌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浓烈的调味品。 (7)少量多餐。 (8)避免便秘发生,因其能影响胆汁的排出,所以适当用些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9)此外还可采用如下饮食疗法: 金钱败酱茵陈茶: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饮。鸡蛋汁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洗净煎水100毫升,新鲜鸡蛋1个,取汁冲服。萝卜汤:取新鲜萝卜1个,切成小块,适量水,放少许食盐,共煮之,取汁饮用,每周3次服。 4.家庭护理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2)伴有发烧时,除可以用西药降温外,还可采用物理降温,加速散热。 (3)腹痛时,除用止痛的西药外,家人还可以用热水袋在病处作热敷,具有止痛作用。 (四)注意事项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腹痛严重,并伴有明显的皮肤发黄,呕吐剧烈时,应及时送院治疗。 2.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时无症状时,仍应注意饮食,不宜多食用含有脂肪,胆固醇成分过多的食物,以防诱发。 (五)预防常识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发生;当炎症出现时,及时应用有效的抗菌素; 2.合理调配食谱,不宜过多食用含动物脂肪类食物,如肥肉和动物油等; 3.当有肠虫(主要为蛔虫)时,及时应用驱虫药物,用量要足,以防用药不足,蛔虫活跃易钻入胆道,造成阻塞,引起胆囊炎。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20:29
胆囊炎(cholecystitis)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多见,尤以肥胖、多产、40岁左右的女性发病率较高。 急性胆囊炎发病与胆汁淤滞和细菌感染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60%~70%)、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多由肠道经胆总管逆行进入胆囊,少数经门静脉系统至肝、再随胆汁流入胆囊。 慢性胆囊炎一部分为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成,但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史。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由于胆石刺激,加上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有过反复多次的急性发作,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丧失。若胆囊管为结石、炎性粘连或疤痕完全阻塞,胆汁无法流进胆囊,而胆囊内原有的胆汁,因胆色素逐渐被吸收,粘膜仍不断分泌无色水样粘液(白胆汁),即可形成胆囊积水;当继发感染,则演变为胆囊积脓。 临床表征 [编辑本段] (一)急性胆囊炎不少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二)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 一般性治疗和预防 [编辑本段] 急、慢性胆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胆囊疗效最好。 (一)非手术疗法亦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a.卧床休息、禁食 、腹胀者胃管减压;b.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c. 解痉止痛;d.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 素、先锋霉素等;对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二)手术疗法 1.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 缓解再择期手术。 2.慢性胆囊炎:无论有无结石,因胆囊已丧失功能,且为感染病 灶,均应择期手术切除。 胆囊炎胆石症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外,营养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 (1) 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2) 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低热能饮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给热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每公斤体重l~1.2克为宜,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 (4) 由于脂肪能促使病变的胆囊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故在发作期应对其严加*。每日脂肪供给量应低于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转后可适量进食。 (5)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糖。可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给300~350克,特别是在发作期应予静脉补给。 (6) 要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K。 (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20:29
[编辑本段] 近几十年来对胆囊炎、胆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饮食营养与胆囊炎、胆结石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胆固醇结石与人们的过度营养有关,而胆色素结石又与食物中蛋白质的缺乏不无联系,胆色素结石的发生还和胆道蛔虫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这些认识,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预防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生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适度营养并适当*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近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由以前的“温饱”型逐渐向吃好、吃精转变,鱼、肉、禽、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些因吃得过好、过多而引起的“富贵病”,如肥胖症、冠心病和胆结石。要预防这些“富贵病”,就要注意营养适度,特别要注意不食用过多的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所谓适度的营养,就是要对人们的饮食的质和量都加以一定的*,要求饮食的质量全面地提供各种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而食物的量则以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为度。 根据适度营养的原则,并参照我国人民目前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我国的营养学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较为合理的食物组成:谷类14kg,薯类3kg,豆类1kg,肉1.5kg,鱼0.5kg和水果1kg。当然,以上标准只是适用于从事一般活动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对防止营养过度也有一定的帮助。 (3)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中蛋白质量已有明显增高,因此我国患胆色素结石的人数已有减少的倾向。但在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胆色素结石仍很常见。 (4)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 (5)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 (6)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20:30
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发作均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引起其发病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使胆囊胀大,里面浓缩的胆汁排不出去,这种浓胆汁对胆囊壁产生强烈的化学刺激,在这基础上较易并发细菌感染.由于细菌的侵袭,胆囊壁水肿,发炎,又可引起胆囊壁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进一步使胆囊壁的炎症急剧恶化. 急性胆囊炎起病多与饱食,吃油腻食物,劳累及精神因素等有关,常突然发病,一开始就出现右上腹绞痛,呈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或胸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及呕吐.在发病早期可以没有发冷及发热,当胆囊有化脓感染时,则可出现寒战及发热.有些病人还可以出现双眼巩膜黄染.当炎症波及胆囊周围时,病情日益严重,腹痛加重,范围也比原来扩大.这时右上腹部不能触碰,稍加用力按压更感疼痛难忍.有时深呼吸,翻身或咳嗽等动作可使疼痛加重,以致病人屈身静卧,不敢活动.约1/3~1/2的病人可在右上腹摸到一个稍微隆起,像鸡蛋大小的肿大胆囊,触压时疼痛加重.大部分病人积极有效治疗后,上述症状能逐渐缓解但也有少部分病人,尤其有动脉硬化的老年病人,可发生胆囊坏疽和穿孔.此时,病人腹痛剧烈,病情发展较快,出现脱水,休克及腹膜炎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一般认为胆囊小结石易阻塞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而较大的结石常无明显的腹部绞痛,反引起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慢性胆囊炎指胆囊的慢性炎症,引起慢性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胆囊内有结石.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胆囊内有结石的病人都有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可以是急性胆囊炎发作过后的后遗症.病人在一次急性胆囊炎发作之后,几乎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慢性胆囊炎.然而,实际上多数急性胆囊炎是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胆囊炎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以前从来没有得过急性胆囊炎的病史.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并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的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B超检查可见胆囊缩小或增大,排空功能障碍.口服胆囊造影剂发现有结石时,则诊断可以确定. 胆囊炎病因病理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往往与胆囊结石同时存在.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胆囊壁的增厚和疤痕收缩,胆囊往往缩小,周围可有粘连.如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有梗阻,胆囊亦可扩大.镜检显示粘膜破坏,为肉芽组织或疤痕组织所替代.囊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以至钙化等改变.这些病理改变都会使胆囊的浓缩和排空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障碍. 忍气吞声易生胆囊炎 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平常食欲不太好,睡眠也比较差,隔三岔五地右上腹疼痛,自以为是胃不好,吃几片胃药敷衍了事,到医院外科一检查,竟然是胆囊炎.医生追问病史,发现她性格内向,不爱发脾气,凡事忍耐,闹矛盾也一声不吭,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现代都市中,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女性遇到种种问题后,找不到合适发泄渠道,只能自己生闷气,久而久之,一些性格内向的人就容易出现身心疾病,胆囊炎就是其中一种“忍”出来的毛病. 这样的病人要康复,最关键就是学会适当地倾诉,与人多交流,少生气着急.除了保持心情舒畅,还有一些特殊的食品如橙子,也可帮助女性预防和减少胆囊炎的发生. 孩子上火实际是炎症所致 日常生活中,家长会发现孩子经常上火.一段时间后,便出现感冒,发烧,咳嗽,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等症,严重的会出现肺炎,心肌炎等症. 上火的现代医学解释即是炎症,多是由各种细菌,病毒侵袭肌体,或是由于儿童积食,排泄功能障碍所致.儿童体内残留的食物没有及时通过大便排出,日久便在胃肠道产生毒素,形成有害物质.有害物质会造成体内炎症,从而降低免疫力,人体易被外界病毒所侵害.所以说,上火是儿童体内潜伏的病因,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除了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儿童的饮食调整,多吃蔬菜和水果,春季更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做户外运动,从根本上消除上火的诱因. 什么叫慢性胆囊炎 一般认为胆囊小结石易阻塞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而较大的结石常无明显的腹部绞痛,反引起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慢性胆囊炎指胆囊的慢性炎症,引起慢性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胆囊内有结石.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胆囊内有结石的病人都有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可以是急性胆囊炎发作过后的后遗症.病人在一次急性胆囊炎发作之后,几乎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慢性胆囊炎.然而,实际上多数急性胆囊炎是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胆囊炎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以前从来没有得过急性胆囊炎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