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出现夜市,宵禁制与坊市制开始被打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1 05: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12:01
根据众多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国风俗通史》,周朝时期已经出现一日三餐。之后,一日三餐的情况越来越多。 而且一日三餐并不是在宋朝变成普遍化的。
(《中国风俗通史》的作者为宋镇豪、张承宗、魏向东等等众多历史学家的著作。)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夜禁。 宋朝只是汴梁、临安等极个别大城市没有宵禁、或个别大城市宵禁时间变短。但是宋朝绝大部分城市州县乡村依然实行宵禁制度。
夜市从唐朝开始出现。
唐朝的坊内有商铺、市场、酒楼,唐长安城中几乎所有的坊都存在商业活动。长安的坊内有自己的十字街和小巷。
唐朝前期,宵禁只针对坊间大街上,不针对坊内。没有资料显示金吾卫会跑到坊内去抓人。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宵禁制。 唐朝中后期,坊市制与宵禁制(夜禁制)开始被打破,开始出现夜市。
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当时文人记载“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唐代后期,坊市制开始被打破。在繁华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
在许多商业城市出现的同时,在农村中或一些城市的郊区还开始出现定期的集市:草市、墟市。草市多分布在水陆交通的要冲大大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为以后小城镇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旧唐书》卷一九记载唐朝官方下令:“宜令诸道一任商人兴贩,不得禁止往来。”
还有,天朝历来一大特色是:规定和实行是两回事儿。比如唐朝官方多次下令禁止居民从坊里挖口子出来朝着大街直接设铺开店的行为。“多次禁止”本身就意味着民间是屡禁不止。越多次强调,反而越证明民间这种行为的泛滥。真以为唐朝长安只有在东西市才能买卖的人,才是太天真。
“就是唐长安有宵禁的时期也不代表没夜生活.
东西二市只相当于北京上海的CBD*商务区。在全城一百多坊居民区里,各坊都有自己的小型商业服务业设施,相当于各社区的便利店、食堂、裁缝铺、洗衣店、菜市场等等。
而且呢,长安城的“夜禁”主要针对的是主干道,有*巡逻队禁止夜里在大街上走动。各个坊门一关,坊里内部的夜禁就不是那么严格了。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黄昏时候,街鼓响起,大约要分五波击鼓八百下,夜色降临,坊市关门。长安各条大街上唯余月色茫茫,两大CBD里黑灯瞎火人声绝迹,各坊小区里倒还热闹着。
还有一些里坊,例如东市西北的“崇仁坊”,是外地来长安选官考评和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们的居住集中地,附属而生的酒楼饭店等服务业也异常繁荣发达,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俨然长安城的夜生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