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2 13: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55
bì shū
upper lateral part of the thigh
acetabulum of the hip join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uántiào GB30 [中国针灸学词典]
髀枢: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髀枢为人体部位名。又称髀厌。指髋关节部。髀,指股骨;枢,指转动之处。体表约当股骨大转子部。[1]
髀枢为经穴别名,即环跳[1]。见《针灸学》(南京)。
穴位 环跳 汉语拼音 Huantiao 罗马拼音 Huantiao 美国英译名 Circular Jump 各环跳为经穴名(Huántiào GB30)[2]。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镮铫。别名枢中(《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髀厌(《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冰注),髀枢(《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张志聪注),膑骨(《针灸大全》),髋骨(《针方六集》),分中(《针方六集·神照集》),环谷(《针灸学》(南京))。属足少阳胆经[2]。环跳是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2][3]。回阳九针穴之一[2]。环即环曲,跳即跳跃,此穴在臀部,当下肢环曲呈跳跃式时取穴,故名环跳[2]。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腰胯腿痛,现代又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湿疹,腰腿痹痛,脚气,感冒,神经衰弱等。
镮铫(《备急千金要方》),枢中(《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髀厌(《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冰注),髀枢(《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张志聪注),膑骨(《针灸大全》),髋骨(《针方六集》),分中(《针方六集·神照集》),环谷(《针灸学》(南京))。
《针灸甲乙经》:环跳,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
环即环曲,跳即跳跃,此穴在臀部,当下肢环曲呈跳跃式时取穴,故名环跳[2]。
环,弯曲,有圈之义。同锣,锣为手镯。跳,跃起。必须弯身环腿方可便于跳跃,指取穴时之 *** 及其能治环而难跳之腿病而言。环,环腿难伸,不能跳跃,为腿病的必然之象。此为治腿病之要穴。且在取此穴时必须侧卧,屈上腿、伸下腿,穴处即出现凹陷,也与环跳之象相符。穴在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之外1/3与内2/3交界处,股骨嵌接之处,侧卧取之,膝微屈,腿微抬,此穴乃现。每见人当跳跃时,必先蹲身屈其胯膝,穴当髀枢,人患腿部风痹则不能伸屈跳跃,针此疾去可使其人跳跃如常,因名环跳。治半身不遂、腰胯痛、偏风、脚气等症。[4]
环跳是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2][3]。
股关节[5]
标准定位:环跳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6]。
环跳穴位于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2]。
环跳穴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侧卧屈股取穴[3]。
环跳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3]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肌肉)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骨骼)
侧卧屈股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取穴。
环跳穴位于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2]。
侧卧屈股,呈单腿跳跃状(伸下腿,上腿屈髋、屈膝),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取穴[7]。
环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臀肌筋膜、臀大肌、坐骨神经、闭孔内肌(腱)与上下孖肌。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外侧支和臀上皮神经的双重分布。皮下筋膜发达,富有纤维和脂肪组织,臀部的后下部有肥厚而致密脂肪形成脂肪垫。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经由骨盆出闭孔内肌上方的梨状肌下孔。该点的体表定位在骨客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向下则投影在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稍内侧。坐骨神经的内侧有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血管及 *** 神经、血管等。神经下方的闭孔内肌腱及其上下方的上下肌均由骶丛的肌支支配。
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坐骨神经→股方肌[2]。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8]。
5.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臀下皮神经、髂腹下神经、臀上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干经过,并有臀下神经和臀下动脉分布[8]。
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其内侧为臀下动、静脉[3]。
环跳穴具有祛风化湿,强健腰膝的功效。
环跳穴有疏经通络、强腰益肾、驱风散寒的作用[2]。
环跳穴为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足太阳经分布于腰、臀及下肢的后面,足少阳经脉分布于髂部和下肢的外侧面。在经脉病候上,足太阳经“主筋所生病”,足少阳经“主骨所生病”,筋和骨关系着人体的运动功能,且本穴居髋部,为下肢运动之枢纽,故环跳穴是治疗腰胯部和下肢疼痛、痿痹、不遂的主穴。[9]
环跳穴具有较强的通经活络、祛风散寒、宣痹止痛之功,另有强健腰膝筋骨之效[9]。
环跳穴系胆与膀胱经之会穴,是利腰腿、通经络的常用穴[4]。
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腰胯腿痛,现代又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湿疹,腰腿痹痛,脚气,感冒,神经衰弱等。
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等[2]。
环跳穴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8]。
环跳穴主治经脉病: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腰胯腿痛。
现代又多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2]。
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风疹、湿疹等[9]。
环跳穴主治腰腿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脚气;以及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疾患等[3]。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直刺2~3寸[7][8][3][2],局部有胀重感[7],或有触电感向下肢远端放散[7](沿股后或外侧、胭窝、腓侧、腓肠肌、足底、足趾传导[2]),有时针感至外生殖器[2]。
1.针尖略向下方斜刺2.0~3.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以治疗坐骨神经及下肢疾患;
2.针尖斜向外生殖器及少腹方向刺2.0~3.0寸,麻胀感可达外生殖器,治疗外生殖器及少腹疾患;
3.针尖向髋关节直刺2.0~2.5寸,局部酸胀感,治疗髋关节疾患。
注意:环跳穴深部有坐骨神经主干,故针刺时不宜进行反复多次的大幅度提插补泻,以免造成神经损伤[7]。
5.11.2 灸法可灸[2][7][8]。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图84)[3]。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环跳配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坐骨神经痛。
环跳配居髎、委中、悬钟,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环跳配风池、曲池,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环跳配承扶、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治坐骨神经痛[7]。
环跳配腰阳关、居髎、风市、阳陵泉、委中、悬钟,治下肢风寒湿痹证[7]。
环跳配风池、曲池、血海、三阴交、合谷、膈俞,治遍身风疹[7]。
《黄帝内经素问》:王注: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
《针灸甲乙经》: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瘛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冷风湿痹,风疹,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转侧。
《针灸大成》:主冷风湿痹不仁,风疹遍身,半身不遂,腰胯痛蹇,膝不得转侧伸缩。
《医宗金鉴》:主治腰、胯、股、膝中受风寒湿气,筋挛疼痛。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
《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杂病穴法歌》:脚连胁腋痛难当,环跳阳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阳陵三里烧针尾。
主穴取环跳。配穴取腰夹脊、腰俞、委中、足三里、阿是穴、承山、悬钟。常用穴每次必取,配穴随证而用。每次选4~6穴,常规消毒后针刺。环跳宜深刺,在其外下方1寸再进一针,针尖微斜向环跳,两针形成一夹角,捻转提插配合,使针感放射至腿足;其余腧穴的针感也要求能向远端放射。得气后留针30~60 min,剧痛时可适当延长。每隔5~10 min行针一次,平补平泻,针感迟钝者手法可稍重。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中间休息3d。共治疗24例,痊愈1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100%。[7]
针刺环跳穴,治疗腰痛100例,效果良好。
5.14.2 治疗坐骨神经痛主穴取环跳、委中。疼痛向小腿外侧及外踝前放射者,配阳陵泉、悬钟;疼痛向下肢后侧放射者,配秩边、承山、昆仑;疼痛向足背或胫骨内侧放射者,配患侧髀关、足三里、解溪;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即由邻近组织结构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病等引起者,配双侧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针刺2~2.5寸,行提插泻法,以麻电感传至足趾部3次为度;委中直刺1~1.5寸,行提插泻法,致下肢抽动、麻电感传至足趾部3次为度,不留针;其余各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共治疗168例,治愈106例,显效27例,好转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3.5%。[7]
5.14.3 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侧卧位,健侧下肢在下呈伸直位,患侧下肢在上呈屈髋屈膝位,臀部放平,并尽量放松患侧踝关节。医者位于其身后,屈曲右肘,以右肘尺骨鹰嘴抵住患侧环跳,施以揉运5 min,再逐渐加大揉运之力,至局部酸、胀、痛、麻感觉明显时,嘱患者主动活动踝关节,治疗时间为15~20 min,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50例,痊愈4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100%。[7]
5.14.4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穴取腰突(经验穴),在患侧腰椎棘突旁1.5至3寸之间压痛点处。足少阳经部位疼痛者,配环跳、风市、悬钟、足三里、阳陵泉、丘墟;足太阳经部位疼痛者,配秩边、殷门、承山、委中、昆仑。腰突常规消毒后,用87 mm圆利针呈60°~75°角向脊柱外上方斜刺,深60~75 mm,当针下有韧带样阻力时即停止进针,施提插泻法约30 s,使局部有酸、胀、热感并向下肢远端放射,退针至皮下,再直刺留针;环跳采用齐刺法,用圆利针先直刺l针,并于左右两旁各1寸处斜刺2针,3针齐刺,刺入深度达坐骨神经干,使针感如触电样传至足跟或足趾部。秩边用圆利针直刺75~120 mm,使针感向下肢足跟部放射;其余配穴均用毫针以常规针刺手法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将电针治疗仪正负两极接于腰突、环跳(或秩边)上,每日1次,留针30 min,10次为一疗程。休息2d,继续下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共治疗58例,临床治愈35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
5.14.5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模型、假模型、电针、假电针5组,每组10只。制备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NI)模型。于造模前1日,造模次日,第4、7、9、15日,测定大鼠自由状态下损伤侧机械和热痛阈。第9日开始,电针组(2 Hz,起始1 mA,每10 min增加1 mA,共30 min)和假电针组(插针不通电)分别取“环跳”和“委中”进行干预,每日1次,共7d。第15日收集样品,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兴奋性氨基酸(EAAS)神经递质含量。结果:电针可显著使SNI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下降(P<0.01);假电针也有显著效果(P<0.05),但与电针仍有差异(P<0.05)。模型组脊髓微透析液中EAAs显著增加(P<0.01);经电针或假电针干预后,透析液中谷氨酸( Glu)显著减少(P<0.01),电针引起的变化大于假电针(P<0.01)。模型组脊髓组织匀浆中Glu含量显著增多(P<0.01),电针可显著降低之(P<0.01),假电针也有类似作用(P<0.05)。脊髓组织匀浆中天冬氨酸(Asp)含量的变化及电针、假电针干预后的结果与Glu类似。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 SNI模型有显著镇痛作用,该作用与电针显著抑制脊髓背角EAAS神经递质的释放密切相关。[7]
5.14.6 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灶局部皮肤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的影响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炎症组、腧穴电针组、非腧穴电针组及对侧腧穴电针组。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关节炎模型。对腧穴、非腧穴及对侧腧穴电针组大鼠隔日针刺,腧穴为“环跳”、“阳陵泉”,非腧穴为两穴旁开5 mm处。观察背屈踝关节疼痛试验评分、足部肿胀程度,以及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GDNF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结果:炎症组大鼠注射足出现了明显的痛觉过敏和局部肿胀,同时外周局部组织GDNF表达增加。电针患侧、对侧腧穴可以显著缓解疼痛,加速炎症足肿胀的恢复,并显著降低炎症侧踝关节真皮层及皮下浅层组织GDNF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百分比;而非腧穴电针对照组没有显著疗效。结论:电针可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病灶局部皮肤组织GDNF的表达,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腧穴与非腧穴之间存在作用的差异。[7]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14.7 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灶局部皮肤组织IL1β、IL1ra mRNA表达的影响将完全弗氏佐剂50μL注入SD大鼠左后肢外踝关节皮下造成单侧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电针“环跳”、“阳陵泉”( *** 参数为0.5~1.5 V,4~16 Hz,30 min),应用跖、背屈关节评分连续观察大鼠7d内痛反应曲线,应用苏木精伊红(HE)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病灶局部皮肤组织炎性病理反应,应用 RTPCR技术检测IL1β、IL1ra mRNA表达情况。结果:电针可明显减少炎症痛大鼠的疼痛评分,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灶局部炎性病理反应,并抑制病灶局部皮肤组织IL1β mRNA表达,促进IL1ra mRNA表达,使IL1ra/IL1β比值上升(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炎症灶局部致炎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从根本上解除局部病灶免疫细胞的激活状态,达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从外周途径缓解疼痛。[7]
5.14.8 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组织中乙酰胆堿酯酶的影响造模成功后第2日开始治疗,选取“环跳”、“委中”,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左手拇指或示指切按腧穴,右手将针直刺入穴内1~2 cm,行针至针下有沉紧感后,接电针治疗仪,负极接“委中”,正极接“环跳”,采用疏密波 *** ,强度以针刺部位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度,留针20 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休息2d,开始下一疗程。结果:电针治疗3周后,电针治疗组AChE强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 *** 可增加坐骨神经损伤后AChE的表达。[7]
5.14.9 对实验性坐骨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单胺递质的影响大鼠造模后第3日开始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取穴:双侧腰4、腰6“夹脊”,患侧“环跳”、“阳陵泉”。进针深度约1 cm,轻提插捻转后,针柄接电针治疗仪。给予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以大鼠腰肌及后肢轻度抖动为度。结果表明,针刺后7~14 d产生镇痛效应时,大鼠脑组织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增高,但后者与针刺干预无关,可能与造模有关。随着电针治疗后神经根损伤的修复、疼痛的减轻,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提示电针可以通过对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和良性调节作用,有效地参与镇痛及神经损伤的修复,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7]
5.14.10 治疗带下病针刺环跳穴治疗白带,用强 *** 手法,若行针时针感能达到足跟,则能提高治疗效果。
5.14.11 调整胃液分泌功能针刺环跳穴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使低者升高。
5.14.12 调整甲状腺功能有实验报道 用甲状腺粉或硫氧嘧啶分别造成小白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后,电针环跳穴,能调整甲状腺功能。
5.14.13 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