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2 13: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7:55
zú wǔ lǐ
zúwǔlǐ LR10 [中国针灸学词典]
zúwǔlǐ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v1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R1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足五里为经穴名(zúwǔlǐ LR10)[1]。首见《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1][2]。《圣济总录》始名足五里[1][2]。足即下肢,里,居也,此穴居下肢,为足厥阴肝经倒数第五穴,因名足五里[1]。足五里穴主治以少腹、前阴疾患为主:如少腹胀满,小便不利,*肿痛,*湿痒,肠风下血,四肢倦怠,嗜卧,股内侧疼痛,小腹痛,小便不通,阴挺, *** 湿痒,小腹胀满,股内侧痛,瘰疬,带下,癃闭,少腹胀痛,胸闷气短,现代又用足五里穴治疗尿潴留,遗尿,*湿疹,尿潴留等。
五里(《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足五里,在阴廉下,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
足即下肢,里,居也,此穴居下肢,为足厥阴肝经倒数第五穴,因名足五里[1]。
足,指人及动物行走的器官,由跗、蹠、趾三部组成,在人俗称为脚。五,数名。里,有居里之义里指邑,居意。本穴居脾经之箕门穴上5寸,居大脉之中,《针灸甲乙经》有:“在阴廉下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又里为理,凡肢体病相关五脏者,本穴皆可理之,故名足五里。[3]
股[4]
标准定位:足五里穴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5]。
足五里穴位于股前区,气冲( ST30)直下3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之[1]。
足五里穴位于大腿内侧,当耻骨联合上缘旁开2寸再直下3寸,长收肌外缘,股动脉搏动处[2]。
足五里穴在足厥阴肝经的位置
足五里穴在股部的位置
足五里穴在股部的位置
足五里穴在股部的位置(肌肉)
足五里穴在股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仰卧位伸足,先取曲骨穴旁开2寸处的气冲穴,再于其直下3寸处取穴。
足五里穴位于股前区,气冲( ST30)直下3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之[1]。
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2寸,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连线的上1/6与下5/6交点的大腿根部取穴[6]。
快速取穴:先取气冲(仰卧,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水平旁开3横指处即是气冲穴),直下4横指处即是足五里穴[7]。
足五里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皮肤由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股支分布。大腿深筋膜又称阔膜,是全身最厚而坚韧的筋膜,但在大腿的前内侧比较薄弱,形成隐藏静脉裂孔或称卵圆窝。该部深筋膜有大隐静脉穿过。在窝的外侧缘和下缘形成镰刀形的镰状缘。覆盖该窝的深筋,由于血管神经的穿过呈筛状,称为筛状筋膜,其深面由内向外排列有股表脉、股动脉和股神经。
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1]。
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8]。
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闭孔神经皮支、髂腹股沟神经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闭孔神经肌支、旋股内侧动脉和闭孔动脉分布[8]。
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并有旋股内侧动、静脉浅支通过[2]。
足五里穴具有舒理肝经之气,清利下焦湿热的功效。
足五里穴有理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1]。
足五里穴有通调下焦、理气和血之功。《针灸大成》谓治风痨、嗜卧、肠中满、热闭、不得溺、四肢不举等症。凡穴位之名三里、五里者,均以其能治多经病也。《针灸甲乙经》灸“五里”,左取右,右取左,想其内部经线有交叉也。[3]
足五里穴主治以少腹、前阴疾患为主:如少腹胀满,小便不利,*肿痛,*湿痒,肠风下血,四肢倦怠,嗜卧,股内侧疼痛,小腹痛,小便不通,阴挺, *** 湿痒,小腹胀满,股内侧痛,瘰疬,带下,癃闭,少腹胀痛,胸闷气短,现代又用足五里穴治疗尿潴留,遗尿,*湿疹,尿潴留等。
足五里穴主治以少腹、前阴疾患为主:如少腹胀满、小便不利、*肿痛、*湿痒、肠风下血、四肢倦怠、嗜卧、股内侧疼痛等[1]。
足五里穴主治小腹痛、小便不通、阴挺、*肿痛、嗜卧、瘰疬[8]。
足五里穴主治 阴挺,带下;*肿痛,*湿痒,遗尿,小便不利,癃闭;少腹胀痛[6]。
现代又常用足五里穴治疗尿潴留、遗尿等[1]。
足五里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倦怠嗜卧, *** 湿痒,股内侧痛等[2]。
生殖系统疾病:*湿疹,*肿痛。
泌尿系统疾病:尿潴留,遗尿。
其他疾病:股内侧痛,少腹胀满疼痛,倦怠,胸闷气短。
一般直刺0.5~0.8寸[1]。
直刺0.8~1.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扩散至大腿前侧面[6]。
直刺1~1.5寸[8][2]。
注意:避开血管[2]。
可灸[1][8][6]。
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足五里配气海,太冲,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肿痛。
足五里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湿疹。
足五里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治*湿疹[6]。
足五里配中极、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潴留。
足五里配中极、阴陵泉、三阴交,治尿潴留[6]。
*** 足五里穴,可缓解小便不通畅、 *** 湿痒、浑身倦怠无力等症状[7]。
《针灸甲乙经》:少腹中满,热闭不得溺,足五里主之。病注下血,取曲泉、五里。
《备急千金要方》:主心下胀满而痛上气。
《针灸大成》:主腹中满,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