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读后感三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1 14: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9:49
【 #读后感# 导语】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源泉,提高人们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读书的妙处可谓无穷,书香更是浸人心脾,引人入境不能自拔。 !
【篇一】
历有一位伟大的充满幻想,充满智慧,在科学上不断追求完美的科学家,26岁就发明了着名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速了人们对物理学的认识。他虽然出自于一个*人家庭,受到过无数人的歧视于白眼,但仍不屈不挠的为科学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他就是爱因斯坦,一位学术上不拘一格的人。
在生活中,爱因斯坦是一个爱思索的人,有一次朋友请爱因斯坦喝茶,他用小勺搅了搅杯里的茶水,水慢慢转起来,茶叶随着水的转动转到了水杯的中心并开始聚拢在一起。爱因斯坦看到了这个现象,开始思考起来,忘记了朋友,忘记了喝茶。还有,爱因斯坦初到普林斯顿市,不熟悉那里的街道,在散步的时候又往往专心考虑问题,因此经常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一次,校长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问爱因斯坦博士的家在哪里。办公室的秘书相当紧张,这个打电话的男人的声音陌生,还有浓重的德国口音,会不会是纳粹派来的坏人?为了保护爱因斯坦的安全,秘书彬彬有礼的答复:很抱歉。电话里的声音变低了,带着更为抱歉的声音说: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把回家的路给忘记了。这就是爱因斯坦,一个时时刻刻都在思考问题的人。
可惜的是,由于过度的劳累,这样一位跨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于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25分,在他定居了22年普林斯顿与世长辞。遵照他的遗言,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火化后也没有保存他的骨灰。原因是他不想让后人膜拜。
【篇二】
一天下午,我读了爱因斯坦的故事,深受感触,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着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有一句熟悉的格言是:任何事都是相对的。但爱因斯坦的理论不是这一哲学式陈词滥调的重复,而更是一种精确的用数学表述的方法。此方法中,科学的度量是相对的。显而易见,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依赖于观测者本身。
【篇三】
寒假期间,我买了一本名叫《爱因斯坦》的书,这本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使我不由自主地翻开,于是,便一口气读完了它。
这本书虽只有短短的127面,但却是爱因斯坦一生的传奇经历。它主要讲了爱因斯坦从小到大的故事,如:建立《狭义相对论》、提出《光量子论》等,他克服了人生道路上一个个大大小小、艰苦卓绝的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被评为二十世纪的科学巨星,真叫人敬仰和佩服啊!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风貌独特、幽默滑稽、带了点孩子气的人。有一次,爱因斯坦在黑板前每隔几秒钟就要提一提臃肿下滑的裤子。目睹这喜剧场面的学生们,只是出于对他由衷的敬意才没有笑出声来。还有一次在爱因斯坦七十二岁的生日那天,当被摄影记者要求在镜头前笑一下时,他却出人意料的吐了吐舌头,后来竟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无人不知。
可他又是一个孤独、喜欢沉默与宁静的人,他说:我总是生活在寂寞之中,这种寂寞在青年时使我感到痛苦,但在成年时却觉得其味无穷。这是因为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过分的赞颂,频繁的信件交往,庞杂的社会兼职,使他感到负担沉重、心情厌倦;而清静与孤独则变成了优美的享受。他生前不喜欢歌颂功德,他死后更需要宁静与孤寂—对他来说,这是无穷的美的享受。别人一心想着如何使自己大红大紫,但爱因斯坦不同,他需要的是宁静,有这样一位不求名利的伟大科学家,怎么能不令人敬佩呢?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何况,爱因斯坦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看来,我们在生活中还是缺少经验,而他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与它周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