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5:05
对于了解“御宅族”涵义的人所指的“宅”可视作“御宅”的简化,进而“宅男”、“宅女”即为专指“男性”或“女性”御宅族的称呼,也有“御宅男”、“御宅女”的用法。通常专指热衷且博精于以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尤其是日系ACGN为主的御宅文化体系的人,亦可泛指热衷于某种次文化,并对该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人。例如“铁道宅”、“军事宅”、“摄影宅”、“技术宅”。 御宅族所说的“宅”并非生活表象方面的特征,而是指思想理念层面,具体特征为:
首先,对其所热衷的领域具有狂热性,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具有深入性。
其次,拥有对映射资讯爆发和信息化的适应性,对资料搜寻与考据的跨领域性,对映射创作者所提示的暗号,一个也不漏的加以解读与研究。
第三,永不满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现欲,对所热衷领域的热爱和见解要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表现出来。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技术条件,不同基础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环境影响下,御宅族会在生活状态方面反映出各种不同的表象,但以上更为深层的特征在所有御宅族*同存在。
与传统词汇相比,这种理念较为接近于“研究精神”、“探索精神”或者“钻研精神”。 日常生活状态上,御宅族与一般大众所认知的“宅男”、“宅女”通常有较大差异,并不一定会呆在家里不出门。
早期的御宅族进行ACGN研究活动所需的电子设备、录像带、书籍等物资价格昂贵,单靠一个普通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全部担负,当时通讯技术也不够发达,交流讨论渠道较为匮乏,这促使“御宅族”需要经常互相拜访或到一些集会场所,共用或互相借用一些物资以减轻经济负担并进行讨论交流。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今御宅族的日常活动越来越多的依靠互联网和家用计算机来完成,对以上活动的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其留在家中使用电脑的频率要高于一般大众,表现出与一般大众所说的“宅男”、“宅女”相似的状态,但目的有巨大差距。其他族类这一表现仅为生活消遣,而御宅族则是为了对热衷领域的追求以及对获取相关知识的需要。
同时当今的御宅族也经常举办一些同人展等大型集会交流活动,例如日本的Comic Market、台湾的开拓动漫祭、美国的Otakon、法国的Epitanime(*地区此类活动相对分散数量众多,知名度与性质等方面各有差异,故不在此列举)。此外,尽管当今随着技术发展这些物资的价格相比当年已大幅下降,但想要维持相关活动对于普通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若非“居家就业者”或家境殷实且家人十分支持,足不出户也难以为继。 中文地区常常将爱好幻想BL(Boys' Love)的“腐女”(ふじょし)与“宅女”混淆,虽然在族群上有很大程度的交叉,但这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腐女子”一词源自于日语,是由同音的“妇女子(ふじょし)”转化而来,为喜爱BL的女性自嘲的用语。“腐女子”的“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而“腐女子”是专门指称对于男男爱情——BL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其中亦有只钟情于现实男男的人),通常是喜欢此类作品的女性之间彼此自嘲的*。非此族群以“腐女子”称呼这些女性时,则是带有贬低、蔑视意味的词汇。在日本一些地方,直接称呼对方为“腐女”是不礼貌的事情。
由于“腐女”喜欢由BL的观点诠释原创作品,所以会有不少腐女亲自绘画和书写相关同人作品。但“宅女”却不一定是喜爱BL作品,“腐女”亦不一定会进行同人创作,因此“宅女”不一定是“腐女”,“腐女”也不一定是“宅女”。 世界各地对男性与女性在传统观念上通常都有重男轻女的情况,在中文地区自然也不例外,这种情况使得一般大众对媒体扭曲下被认为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主要指家里蹲和NEET)抱持不同的态度,这也使得御宅族的“宅男”、“宅女”处于不同的境况之下。
足不出户的男性在一般大众眼中往往会留下“家里蹲”、“废柴”、“懒汉”、“无可救药”、“自闭”、“颓废”等较恶劣的印象,甚至被认为患有精神疾病,虽然时下对居家男有所推崇,但一般大众也并不都把这看作好事。这使得“御宅男”往往受到来自亲友以及社会的巨大压力,许多“御宅族”采取不同策略为“御宅”正名,或仍坚持“宅”这一称谓并向一般大众予以澄清,或作完全切割只称“御宅族”并传播相关文化。但也有一些人迫于压力不得不隐藏“宅”身份,甚至放弃“宅”之名,成为“隐宅”,乃至“脱宅”放弃热衷的文化,放弃理想与追求,而就像不是想当御宅族就能当一样,御宅也不是想脱离就能脱离的,很多人并没有成功“脱宅”而是处在一个尴尬的状态,这对御宅族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
而女性在传统观念作用下常被认为“少外出”是理所应当,“不工作、交际少”也都无所谓,只不过是女性喜好安静或害羞腼腆罢啦,素有崇尚“乖乖女”的情况,传统观念中就认为大家闺秀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守妇道,进而认为“宅女”是件好事。尽管许多“御宅女”也受到和“御宅男”同样的压力或作了同样的妥协,但一般大众总体上对待“宅女”并没有像对待“宅男”那样鄙夷,甚至对此抱有好感,乃至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