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0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3:08
首先明确一点,清朝的“宗人府”跟皇帝的妃嫔没有任何关系。“宗人府”管不到妃嫔,妃嫔也不够格让宗人府管。所以什么妃子们听到宗人府就闻之色变,宁死不去,完全就是子虚乌有之事。
清朝“宗人府”就是专门用来管理皇族的机构,也就是“觉罗”和“宗室”。其中“宗室”就是我们熟知的“黄带子”,清朝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的儿子们所生的子嗣皆为“宗室”。“觉罗”就是我们熟知的“红带子”,清朝塔克世的五个兄弟,他们的子孙皆为“觉罗”。
当时,身为皇族,他们的事情自然是不能给底下的臣子处理的,这样实在是有失体统,而且也有失威信。所以就这样“宗人府”这个替皇帝管理皇族的机构就应运而生了。
清时,宗人府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几点:
一、“掌皇族属籍”。也就是负责管理皇族族谱,当时上至皇帝,下至旗人,只要是觉罗或宗室一脉的,都能在宗人府所管理的族谱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如生父是谁,生母是谁,爵位是什么、生卒时间、子嗣姓名等等。
二、“编撰玉牒”。“玉牒”就是皇族族谱,当时清朝每十年就会编修皇族族谱,而宗人府就负责此事,它需负责将在这十年内的皇族每个人的事情都简洁的记录下来,包括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谥等。
三、“覈承袭次序”。清时,在爵位的继承上,清朝采取的是“爵位降袭”制,就是如果不是皇帝亲下允其“世袭罔替”的爵位,每次继承都要降一级,即本是亲王,但轮到他儿子继承时,就降为郡王,以此类推,直到降至辅国将军,就无需再降。
而清时,随着清朝皇室人口的越来越多,爵位也随之越来越多,显然这等承袭次序也就越来越复杂,所以此时的宗人府就负责帮助皇帝理清这等继承爵位的次序,来方便皇帝的封爵或降爵。
四、“秩俸等差,及养给优恤诸事”。宗人府首等大事就是负责皇族俸禄的发放,及其他皇帝恩赏、朝廷在节庆日所赏的物品的发放。同时负责对落魄皇族的抚恤一事。
五、“申教诫,议赏罚”。当时皇族犯事,如果没有皇帝特别下令,刑部、都察院等司法机构是没有资格处置的,只有宗人府才有权处置,而即使皇帝下令,也必须由宗人府派人加入,才可对皇族行判决之事。
同时即使皇族被判刑,刑部也无权关押他。宗人府有单独关押皇族的地方,名曰“空房”。此外,宗人府还会负责记录该名皇族所犯的罪行,及如何惩罚。
当然有罚就有赏,而在当时如果皇帝没有亲自决定对那些用功的皇族如何赏的,那么就由宗人府自行决定该如何奖赏,是该升爵,还是该加俸禄,之后上报给皇帝,由皇帝决定是否如此。当然,对于奖赏一事,宗人府也会记录在案。
六、向皇帝陈述宗室的请求。清时,不是所有的皇族都有权利直接面见皇帝的,只有少数的皇族也见京面圣的权力。那么如果皇族有什么意见,亦或者什么要求要向皇帝陈述的,那就需要通过宗人府了。
那时,一般的皇族要先向宗人府提出想要询问皇帝的问题,然后由宗人府向皇帝转述,之后宗人府再将皇帝的意见转达给那位皇族。当然,宗人府也并不是什么要求都会转述给皇帝,如果没有建设性的,或者不是很重要的,他不会转达的。
以上就是宗人府大概的职责。简而易概的说宗人府就是替皇族负责的机构,皇族一生的生老病死,宗人府都要管,无论是皇族犯错,还是皇族受封,也无论是俸禄的发放,还是爵位的升降,都需经过宗人府,总得说就是只要是皇族的事情,宗人府都有权插一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3:08
自古就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也有官官相护,有了保护伞的皇亲贵族们受到的处罚自然就会很少,而且在清朝的袒护形式更加明显,因为在清朝有个叫“宗人府”的地方,是个很恐怖、专门处罚皇族宗室的地方,皇子们在外面即使犯了死罪,在这里也不会执行,但对后妃们有所区别,她们是闻之色变,宁死不去。
明朝朱元璋时期就开始设立宗人府,清朝建立之后沿用了这一制度,宗人府的主要职责负责皇室宗族的事务。
宗人府有几个主要职能:
记录皇族家谱,学名叫修辑玉牒:就是皇族所有人员相关信息必须登记入册,从出生,婚嫁,生育,去世都有相应记载;
分发皇族俸禄:在清朝八旗子弟躺在家里都有俸禄,更何况皇室子弟,宗人府会根据爵位、亲疏等等定期给予俸银;
管理爵位事宜:皇室子弟一般都有爵位,爵位的传承都要宗人府来确认上报,如果不是铁帽子王,那么后代的爵位都要递减,确认之后需要修改玉牒;
掌管宗室子弟刑罚:宗室子弟犯罪,通常由宗人府与刑部一起会审,当然对于皇帝直接下命令圈禁在宗人府的另当别讲;
宗室子弟教育问题:宗人府会办“贵族”学校,让宗室子弟接受良好教育;
发放救助金:宗人府还有一个突出的作用就是对宗族内贫困的家庭发放补助金,甚至是一手包办孩子出生、上学、婚嫁、去世所有费用
宗人府最初由明朝设定,清朝入关后沿用了这种制度,并从顺治帝开始确认了宗人府的编制,后经雍正、乾隆修改完善。
宗人府作用的*必须是宗室成员,设有一名最高长官叫宗令,必须由亲王、郡王担任。
左、右宗正各一人必须是贝勒、贝子才有资格担任。
左、右宗人各一人,须是镇国公、辅国公及将军兼摄、后择贤,不以爵限。
宗人府的权力既然宗人府是负责管理皇族的一切事宜,那么皇家的人犯错自然也会由宗人府负责审理。既然如此,宗人府真正令人害怕的地方的哪里呢?
关入宗人府,就意味着作为皇族应有的一切特权结束了,这就是宗人府可怕的地方。
对于皇家子弟来讲:“交由宗人府处理,往往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圈禁,另一种是撤出黄带子。当然也有部分皇帝开恩,无罪释放的。
康熙晚年,为了皇位继承权,九子夺嫡,争夺激烈,就有多位皇子被圈禁,其中十三阿哥胤祥就被圈禁了10年。宗人府的圈禁和平时的坐牢没有区别,没有人伺候,没有行动自由,而且被放出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同无期徒刑。
皇室宗亲的传话者,因为皇室宗亲太多了,请求也就太多,要是一有请求皇上就接见,那一天不用干别的了,所以,但凡宗亲们有所请求比如人才的引进或者其他事项,都需要和宗人府汇报,然后宗人府整理之后,向皇上再汇报。
三、监禁。这就说到关人的问题了,当时皇亲国戚太多,而主管刑罚的大理寺还没有权力直接抓人,都是需要宗人府抓起来再联合审理,当然了,不让大理寺直接管的原因,也是为了彰显皇家地位,毕竟是皇上的亲戚。而且审理的尺度也不同,判罚也相对较轻。
那么宗人府到底有没有电视剧里面那么可怕,好像进去之后必死还要惨呢?
并没有,宗人府虽然也有监狱,但是毕竟是关皇上的宗亲,更多的还是阿哥格格这类惹了皇上生气的人,虽然让皇上生气,但是皇上也没有处死他,所以保不齐那天就出去了,没准还会得宠,所以宗人府并不敢随意的用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3:09
宗人府是为了管理皇族宗室而设立的,最早设立宗人府的是明朝,清军入关后,觉得这个制度不错,就继承了明朝的宗人府制度。
我们知道,清军入关之后,对旗人的待遇特别高,旗人不仅不用交税,还有许多的福利待遇,从生到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各种各样的补贴,只要国库有钱,旗人们基本上都不会被饿死。即便旗人犯错,只要不涉及到叛国以及造反等重大罪行,基本上都可以网开一面。普通的旗人尚且如此,何况是身份地位远在旗人之上的皇族宗室呢?
皇族有爵位可以世袭,爵位的等级,从高到低一共共有10级,即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
爵位的继承讲究嫡长子继承制,以亲王的继承为例,亲王死后,亲王和正妻所生的大儿子继承亲王的爵位,亲王和正妻所生的其他儿子则会自动降一级,即只能继承亲王之下的郡王。而亲王和妾室所生的儿子,则要再降一个等级,即只能继承贝勒爵位。
而宗人府的存在,就是负责处理犯错的皇族宗室成员,统计皇室成员的子女嫡庶,应该继承的爵位、俸禄、钱米、生死时间等等。用一句话概括:宗人府就是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各项事务的机构。内部各职能分支分别负责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等工作。宗人府的最高长官称“宗令”,官至正一品,是由皇族宗室中德高望重的王公大臣担任的。
其实从“宗人”两字就可以看出这个机构只管皇家这个宗族的内部事务。一般皇室成员,比如皇子皇孙、贝勒贝子犯了错,都会由皇帝亲自下旨命宗人府进行审理。宗人府虽然有权审理皇族,但却不敢轻易用刑,更不敢在皇帝未明确授意的情况下擅自定罪。这也说明了宗人府就是皇帝用来管理家族事务的私人机构,一切都由皇帝自己说了算。
后宫中犯了大错的妃子,有时候也会交给宗人府审理。因为交给宗人府审理的妃子,要么是犯下大错,要么是后宫争宠失利,而不管是哪种情况的妃子,宗人府在审理这些妃子时,经常会使用一些酷刑。
比如宗人府很常见的拶刑,用拶子夹妃子的手指,过惯娇生惯养生活的妃子们哪里受过这种折磨?自然是疼的死去活来。而宗人府中的其它肉刑有很多,这些都不是娇生惯养的妃子所能承受的,因而当妃子们得知自己要受到宗人府的审理,自然是闻之色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3:09
关于“宗人府”,我们在很多清代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大致的桥段是:某个皇室成员,或者是某个妃嫔因为做错了事被关入了宗人府。但千万别以为这“宗人府”就是清朝独创的,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都设置得有“宗人府”,当然了,不一定都是叫这个名字,不过它们的基本职能都是大同小异的,即——管理皇族事务。
比如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就设立了“宗正府”,北齐的时候则设立了“宗正寺”,后来还被唐宋两朝继续使用。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立了“大宗正院”,而这便是清朝时期“宗人府”的前身。
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帝便沿袭明制设立了“宗人府”,并设立宗令长官一人,在亲王或者是郡王当中选拔。在“宗令”以下,设立有“左右宗正”各一人,且由贝勒或者是贝子兼摄。其下又设立得有“左右宗人”各一人,从镇国公、辅国公或者是将军中选取,且*的任命由宗人府拟奏上报!
总的来看,宗人府在*的设置上面,从最初设立到清末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是对宗室集团管理的特殊机构,其本身也有着其独特的一套制度体系。
此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清代时期将皇族宗室集团大致分为了左右两翼,每翼划分二十族,每族设立一个族长负责管理族务,继而又根据各族人数的多少设立一到三名“教长”。
总而言之,所谓“宗人府”就是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特殊机构。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中,宗室集团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要比一般的人高贵,因此他们即便是犯下过错,也不能由一般的衙门处理,而须交由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宗人府管理!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对于涉及宗室成员的案件,宗人府基本上都是有完整的司法审判权的。
宗人府在成立之初,宗室成员涉及到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统一归于宗人府主持审理或者是陪同审理。不过自乾隆朝之后,宗人府对宗室成员的司法审判被逐步压缩,并且将该项权利转移给了户部和刑部。
当然了,不管是自行审理还是交由其他部门审理,总而言之,它都是一个令那些宗室成员及嫔妃们闻之色变的地方。
因为被圈禁在宗人府的皇亲贵族们,基本上都是犯了大错,比如康熙晚年时期大阿哥为争夺皇位,欲将太子胤礽处死,随后便被康熙下令永久圈禁在了宗人府。而十三阿哥胤祥也是被圈禁了十年之久!除此之外,一些妃嫔若犯下大错也会被圈禁在此地。
被圈禁在宗人府,虽说不会像直接处死那样残酷,但进了宗人府,就等于是和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没有自由,更没有人说话。严重的,甚至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虽不会让你快速死去,但却也能让你备受煎熬!
况且,只要有过圈禁宗人府的“案底”,那么基本上也就不会得到皇帝的重视。特别是对于妃嫔来说更是如此,暂且不说后宫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说为了简单的生存问题,这些妃嫔们都得要使尽浑身解数让皇帝看到自己。对于她们来说,皇帝就是她们的衣食父母,只有获得皇帝的宠爱,那么自己乃至是她的家人才会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一旦被关进了宗人府,那基本上就与这些无缘了,说不定自己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因此,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皇帝的妃嫔,都对宗人府闻之色变,宁死都不愿去的。但有时事实就是那么残酷,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哪还有什么愿不愿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3:10
关于“宗人府”,我们在很多清代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大致的桥段是:某个皇室成员,或者是某个妃嫔因为做错了事被关入了宗人府。但千万别以为这“宗人府”就是清朝独创的,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都设置得有“宗人府”,当然了,不一定都是叫这个名字,不过它们的基本职能都是大同小异的,即——管理皇族事务。
比如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就设立了“宗正府”,北齐的时候则设立了“宗正寺”,后来还被唐宋两朝继续使用。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立了“大宗正院”,而这便是清朝时期“宗人府”的前身。
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帝便沿袭明制设立了“宗人府”,并设立宗令长官一人,在亲王或者是郡王当中选拔。在“宗令”以下,设立有“左右宗正”各一人,且由贝勒或者是贝子兼摄。其下又设立得有“左右宗人”各一人,从镇国公、辅国公或者是将军中选取,且*的任命由宗人府拟奏上报!
总的来看,宗人府在*的设置上面,从最初设立到清末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是对宗室集团管理的特殊机构,其本身也有着其独特的一套制度体系。
此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清代时期将皇族宗室集团大致分为了左右两翼,每翼划分二十族,每族设立一个族长负责管理族务,继而又根据各族人数的多少设立一到三名“教长”。
总而言之,所谓“宗人府”就是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特殊机构。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中,宗室集团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要比一般的人高贵,因此他们即便是犯下过错,也不能由一般的衙门处理,而须交由专门管理宗室事务的宗人府管理!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对于涉及宗室成员的案件,宗人府基本上都是有完整的司法审判权的。
宗人府在成立之初,宗室成员涉及到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统一归于宗人府主持审理或者是陪同审理。不过自乾隆朝之后,宗人府对宗室成员的司法审判被逐步压缩,并且将该项权利转移给了户部和刑部。当然了,不管是自行审理还是交由其他部门审理,总而言之,它都是一个令那些宗室成员及嫔妃们闻之色变的地方。因为被圈禁在宗人府的皇亲贵族们,基本上都是犯了大错,比如康熙晚年时期大阿哥为争夺皇位,欲将太子胤礽处死,随后便被康熙下令永久圈禁在了宗人府。而十三阿哥胤祥也是被圈禁了十年之久!除此之外,一些妃嫔若犯下大错也会被圈禁在此地。
被圈禁在宗人府,虽说不会像直接处死那样残酷,但进了宗人府,就等于是和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没有自由,更没有人说话。严重的,甚至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虽不会让你快速死去,但却也能让你备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