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造成耳石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1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09:01
1、遗传性因素 耳硬化症患者直系先辈后代中有相同病的较多,约为54%有家族史,有人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半数以上病例可以发现异常基因。
2、内分泌紊乱因素 本病多见于青春发动期,以女性发病率高,且于妊娠、分娩与绝经期都可使病情进展加快,被认为与激素水平有关。
3、骨迷路包囊发育因素 人类出生时骨迷路包囊已发育完成,唯独在前庭前边缘的内生软骨层内遗留有一发育和骨化过程中的缺陷,称窗前裂。裂内有纤维结缔组织束及软骨组织,成年后可继续存在或发生骨化而产生耳硬化病灶,临床及颞骨病理所见之耳硬化症病灶,亦多由此处开始。
4、自家免疫因素及其他 Arslan与Rieci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耳硬化症病灶进行研究,发现在活动性病灶中,有粘多糖聚合作用改变及组织纤维、胶原纤维减少、断裂现象,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理变化相似,Chevence用电子显微镜和细胞化学的方法再次证实,耳硬化症病灶属于胶原性疾病或间质性疾病。此外,还有人发现酶代谢紊乱,是使镫骨固定形成的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09:01
你好,耳石症的引发主要是耳朵内的平衡石移位导致的眩晕症状,引发平衡石移位的原因包括:1、外伤等病理状况引发的突然震动导致平衡石脱离黏液,进入特殊的位置而刺激神经;2、失眠、着急、上火、生气、过度劳累等引发植物神经系统紊乱,造成血管痉挛,导致细胞发生缺血功能下降,分泌的黏液质量下降,黏性差使平衡石易脱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09:02
这个病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因复杂不明,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钙代谢紊乱有关,也可继发美尼尔综合征、中耳炎、耳聋等疾病。劳累、生气、上火均容易诱发此病。一旦明确诊断,首选是复位治疗,结合营养神经、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大多都能痊愈,少数病人会复发。平时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禁忌喝浓茶、咖啡,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09:02
搜索词条
耳石症
权威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 提供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
分享
病因
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特发性称之为耳石病,另一类为继发性,继发于梅尼埃病、突聋、病毒性迷路炎、内听道动脉缺血、偏头疼、头部外伤、中耳和内耳术后,人工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及颈性眩晕等,上述各种疾病导致了半规管的炎症或缺血损伤而致耳石脱落。
临床表现
多发于中年人,女性略多,发病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检查
1.Dix~Hallpike变位试验
为前、后半规管耳石症的检查诊断方法
2.rolltest滚转试验
可诊断外侧半规管的耳石症。
治疗
1.前庭抑制剂的应用,如脑益嗪、非那根等。
2.继发性耳石症应进行病因治疗。
3.体位疗法。
4.管石解脱法。
5.管石复位法。
6.Epley复位法:本法一般只需一次,简单效果佳。
7.CH~BPPV耳石复位法。
以上各种治疗有效率不等,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如上述治疗无效,且影响生活、工作质量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09:03
耳石脱落,目前医学还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大概是疲劳,脑部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的,可以到北京首大耳鼻喉问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