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19
仅供参考哦,祝你考试成功!心理学论述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氛围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风气、为教师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人际关系等,教师自身的因素包括价值观及自我概念等;2)社会大环境对教师教学效能感起很大的作用。学校周围的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明显的影响;社会大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影响;3)学校中的某些因素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科学与否对教学效能感起者很大的影响作用;其次,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状况也影响着教师教学效能感;最后,校园内的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总之,内部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也就是说科学的教育观和良好的自信心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教师威信是怎样形成的?1)高尚的思想品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教师的道德、才能、教育态度等是形成威信的重要条件;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亲密的交往。教师的威信是在和学生长期交往中形成的;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教师的仪表和他的精神风貌紧密相连,优雅的仪表实质上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也很重要;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师生的第一次见面,特别是开始的几节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首因效应,这是影响教师威信的重要的心理因素;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一个教师要树立真正的威信,还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表率意识,一举一动都要注意自我形象,时时处处要考虑对学生的影响。作为教师要有高度的自我批评精神,应及时克服和避免工作的错误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保持和提高威信。3、怎样促进大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1)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的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2)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学本身应有的新异性,同时跨度应当适当,起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3)其次,应根据大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应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4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要发挥学习竞赛的积极作用,在竞赛标准上应体现出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尽量多用集体或小组竞赛,而少用个人竞赛,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成绩的优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5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1)对象的共同因素。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共同点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通过共同因素促进迁移,一般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经验的概括水平。凡是所掌握的经验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就越好。反之,效果就越差。(3)认知技能与策略。迁移过程是通过复杂的认知活动实现的,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的掌握及其掌握水平影响迁移的实现。学习者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认知技能和策略,以促进学习的迁移。(4)定势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既要考虑所学课题与原有经验的同一性,利用积极的定势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定势的干扰。除上述影响的因素之外,诸如年龄、智力、态度以及教学指导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迁移。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上述主要因素的影响,促进正迁移,提高教学成就。6联系实际,如何有效的促进学习迁移?(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确立系统、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2)的精选教学材料。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3)合理的编排教学内容。同样的内容,如果编排的好,迁移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就省时省力;如果编排的不好,迁移的效果就小,作到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首先把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道德规范(上位结构)的学习放在首位,作为教材的主干。在此基础上,再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不断分化”的原则组织下位结构知识的教学。(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6)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把认知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掌握认知策略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7怎样提高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的效果?(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a,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b,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像直观)的配合。(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运用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实现有效的观察。(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前,教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进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拟定详细的观察计划;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并认真作好观察记录;观察后,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写出观察报告。(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8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一般过程教材的概括与知识的理解过程就是思维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指把事物的整体部分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或各种特征;分为过滤式分析和综合性分析。综合指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特征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分为联想式综合和创造性综合。2)比较。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关系。3)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一般的本质的要素,组合成为概念、法则、思想。心理学论述9如何提高教材概括和知识理解成效?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传递了有利于辨别的信息。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变式就是用不同的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武官特征方面的变化。变式的作用在于促进概括而非取代概括。3)科学的进行比较。首先应进行同类事物间的比较,以促进概括,明确概念与规则的内涵;然后再进行异类事物间的比较,以使相似、相近、相关的概念和规则分化出来。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有2种相对立的教学方法:指导法和发现法。总之,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在概括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和总结。10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效果,识记材料越多,平均需要的时间或诵读次数越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识记的效果随所识记的材料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识记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好;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材料比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差的材料效果好;识记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象材料比识记抽象概括的言语材料效果;识记韵文比识记散文效果好。2)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指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须特殊努力,不用专门方法,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识记。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可使人们的全部心理活动趋向于一个目标,使学习任务从背景中突出出来,人们在进行感知时头脑就能留下较深的痕迹,识记的主动性愈高,识记的效果就愈好。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意义就是联系,识记就是建立联系和巩固联系。在识记材料时尽可能的建立较多的联系。如果材料本身的所指示的联系很少,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加工,运用一定的“记忆术”,找一些人为的联系,使机械识记意义化。4)组块化编码。是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5)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多种分析器同时参加活动是提高识记成效的重要条件,视听结合的识记效果优于任何单一的识记方式。6)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7)识记的信心。11怎样合理复习,防止遗忘?1)复习的时机要得当。在教学中应遵循“及时复习”、“间隔复习”、“循环复习”的原则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集中复习和分散相结合,在教学中指导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与背诵交替进行。综合使用整体复习和部分复习。3)复习的次数要适宜。教材的保持或遗忘与复习的次数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复习的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的愈快。总之,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等方面来综合考虑。12创造思维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教师应当遵守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五条原则:(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4)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教学活动要遵循一下原则:(1)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暂缓评价);(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4)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登技术。即在讨论问题之前向与会者或学生提出完整和详细的问题,但戈登技术只提出一个抽象的问题。13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1、有关的知识经验。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策略和技能,知识经验的不足常常使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2、定势与功能固着:(1)定势。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2)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状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3、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呈现的刺激模式能直接提供适合于解决问题的线索,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途径和方法;4、酝酿效应;5、原型启发。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只有在问题解决者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但又不过于紧张的状态时,才最容易产生原型启发。原型启发常常发生在酝酿期;6、情绪和动机状态。在一定限度内,情绪和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14如何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1、全面认识自我:(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4)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6)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2、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我的态度:(1)要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2)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3、努力完善自我:(1)确立正确理想自我。确立理想自我就是在自我认识、自我悦纳的基础上,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自我教育的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自我最为重要的是:熟悉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人生,理解人生;教师应该向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榜样,以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2)努力提高自我实现。提高自我实现是大学生不断修正自我的行为和相应的心理活动,使之朝着正确理想自我的目标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从“小我”到“大我”,既努力发展自己,又不固守自我。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不仅仅追求个人价值,而是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15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1、遵从。遵从包含两种:从众和服从。遵从的态度和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和情境性等特点。为了促进学生遵从社会行为规范,教育者必须注意群体特征,个体特性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外在压力的影响。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为了促进学生认同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榜样人物的相似性和权威性,榜样行为的性质与后果及其示范行为的方式等。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16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调适:1、以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科学地掌握性知识;2、通过心理卫生课,让学生学会合理地控制宣泄性能量;3、教育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正常的两*往;4、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心理学问答1教师扮演的角色:A,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B,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C,榜样和模范公民D,学生灵魂的塑造者E,教学科学研究人员2教师职业的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A,角色认知阶段B,角色认同阶段C,角色信念阶段3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A,正确认识教师职业B,树立学习榜样C,积极参与教育实践4树立学习榜样应注意的问题:A,首先,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引起学习者的关注,榜样的示范行为是可学习的,可模仿的,不宜标准太高或难以学习B,榜样的示范行为具有可信任性,真实有效C,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的共鸣5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A,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的程度B,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C,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6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其趋势:A,从他控到自控B,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C,敏感性逐渐增强D,迁移性逐渐提高7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及技术:A,角色改变技术B,教学反馈技术C,现场指导技术8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A,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B,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C,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D,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9师爱的心理功能:A,激励功能B,感化功能C,调节功能D,榜样功能10学习的心理实质: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A,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B,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C,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1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E,态度12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13动机具有3种功能:A,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B,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C,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后,动机可以维护和调整活动。1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A,学习动机的多元性B,学习动机的间接性C,学习动机的社会性D,学习动机的职业化15.正向一致负向一致正向不一致负向不一致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16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4大功能:A,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B,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C,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D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17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A,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B,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发,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C,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D,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18学习迁移的分类:A,按照迁移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B,按照迁移的层次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C,按照迁移的先后,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D,按照迁移内容,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19学习迁移的作用:A,学习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的调节人的行为,并能动的作用于客观世界B,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20响学习迁移的变量:A,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B,学生个人的知识的组织特征C,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性21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A,言语前思维阶段B,知觉行动思维阶段C,具体形象思维阶段D,形式逻辑思维阶段E,辩证逻辑思维阶段22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的类型和特点A,教材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B,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3种。23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特点是: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时间、空间和感官特性的*,许多事物难以通过实物直观获得清晰的感性知识。24模像直观。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所谓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特点: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但模像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25言语直观。指在形象化的言语的作用下,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特点:言语直观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可以广泛使用。但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鲜明、完整、稳定。26怎样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A,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B,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像直观)的配合27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A,有关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包括对个体内差异的认识、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关于主体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活动的各种主体因素的认识B,有关任务的知识,包括对材料的性质、材料的长度、材料的熟悉性、材料的结构特点、材料的呈现方式、材料的逻辑性等因素对认知活动的进行和结果有何影响及怎样发生影响的认识C,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包括认知策略有哪些,各种认知策略有何优缺点,他们应用的条件如何,他们有什么局限性等的认识。28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的方式。特点:A,区别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是一种动作经验B,区别于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具有观念行、内潜性和简缩性C,区别于习惯行为,心智技能是合法则的活动方式。29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A,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B,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C,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D,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E,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